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

定义

壶承,主要是作为承载包容主泡茶器的容器。既然称为“壶承”,更多的是以承载茶壶。

作用

壶承在茶席中主要起功能性作用,最直接的便是使紫砂不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及保持茶席的整洁美观。

演变

壶承的兴起,可能借鉴于工夫茶使用的茶盘,又因上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的“干泡法”而促进繁荣,近来因茶席布境造境等美学考虑而广为人识了。

壶承按照材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竹、木材制

鸡 翅 木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

树皮褐黑色,纹理直行,不甚耐腐。

重竹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

重竹又称重组竹,是一种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竹制新材料。其特点是久泡不朽,久晒不开裂不变性,具有古朴高雅的色泽与纹理,做茶具再合适不过。

石材制

歙 砚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

四大名砚之一,歙砚遇冷遇热都不干裂不变性不褪色,不易沾茶垢,易清洗,歙砚刚使用时会有不规则白斑且无光泽,但是经过茶人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变得光亮。

端 砚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5)

也是四大名砚之一,与水相亲,湿水后晶莹剔透、温润如玉。

火 山 石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6)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7)

石 砖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8)

年代久远的石料制壶承,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9)

乌 金 石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0)

陶、瓷、土材质

紫 砂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1)

哥 窑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2)

哥窑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脂的釉面间迸裂大小不一的网纹,用于壶承聚水,简便耐用。

汝 窑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3)

玛瑙入釉,温润如玉,汝窑使用一段时间,经过泡养后会形成金丝铁线般的开片,美不胜收。

弟 窑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4)

一款弟窑与紫金土结合得壶承,创意且精美。

青 瓷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5)

青 花 瓷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6)

白 瓷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7)

粗 陶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8)

原 矿 陶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19)

其他材质

锡 制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0)

草 编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1)

玻 璃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2)

壶承按照工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陶瓷工艺

珐 琅 铜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3)

彩 绘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4)

柴 烧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5)

窑 变 釉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6)

釉色工艺

金 属 釉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7)

兰 花 釉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8)

绿 釉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29)

绿 棕 釉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0)

黑 釉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1)

铁 锈 釉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2)

其他工艺

石 镶 铜 钱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3)

壶承按照款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无 壶 嘴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4)

带 壶 嘴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5)

封 闭 式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6)

开 放 式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7)

双 出 水 口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8)

壶承按照形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正 方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39)

圆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0)

椭 圆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1)

碟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2)

石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3)

石 磨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4)

水 壶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5)

鱼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6)

圆 木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7)

荷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8)

葫 芦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49)

金 蟾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50)

莲 花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51)

梅 花 形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52)

不规则如意纹

喝茶人必备壶(喝茶人不可错过)(53)

了解更多普洱茶选购、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评茶师红傧个人dydy20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