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京味话剧特点(再现老舍前半生)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雪花飘落,时光交错,年轻人常顺开启了追寻自我的旅程……4月3日晚,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在南京国民小剧场上演。该话剧改编自老舍先生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奇妙跌宕的人生故事,充满京味的戏剧表达,引发观众对生命的思考。

老舍京味话剧特点(再现老舍前半生)(1)

有别于其他剧作,小剧场话剧《我这半辈子》没有选择单一作品改编,而是根据老舍先生一系列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视角更聚焦于年轻时代的老舍,讲述了一位与老舍同时代的青年小说家的个人成长史。剧中,青年人的名字叫舒常顺,因在腊月的小年夜出生,因此乳名叫小年。

老舍京味话剧特点(再现老舍前半生)(2)

舞台上的小年饱尝人间辛酸,处世卑微,却认真而努力地生活。9岁的小年因家境贫穷,菜多肉少的饺子是他记忆深处家的味道;22岁时,小年开始混迹社会,在与表哥福海相遇后唤醒了他迷途中的心……

在这里,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文学青年的成长,每一次现实的冲击,每一次美好的破碎,每一次成长的困顿,都照亮了主人公灵魂的“寻根”之旅,也引发观众的思考。

老舍京味话剧特点(再现老舍前半生)(3)

据了解,《我这半辈子》的创作历经6年,从结构到内容,都有若干次推翻和重新铺排,这也是编剧、导演黄盈职业生涯中的第51部戏剧作品。在黄盈看来,“老舍的杰出除了思想上的睿智和笔端的力道之外,还因为他深深扎根在生活中的那份决绝,还有能从现实中跳跃出来的心怀。”黄盈说,这种写作观,实则也是一种人生观,放在当下,也同样有意义。在2023年春天的剧场跟观众相见,可以看作是黄盈让“一万个老舍在这个春天复活”的期望。

老舍京味话剧特点(再现老舍前半生)(4)

《中国戏剧》编辑孙竹认为,《我这半辈子》从剧本语言、人物造型、舞台设计上,充分还原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风貌,与观众共同感受那个辛酸、苦涩的时代。然而,与舞台上那一大片刺骨的冰面交相辉映的,是火热的青春,温暖的亲情,以及一代文学巨匠与当代戏剧人所共同秉持的人文观照。

(主办方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