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排放标准(南宁划定噪音排放标准)

南宁出台文件,划定噪音排放标准

记者实地测噪音 不少地方都超标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段钦中 彭宁莉 邹财麟 文/图

南宁排放标准(南宁划定噪音排放标准)(1)

9月23日晚,朝阳广场上,一群市民放着音乐跳“小苹果”,噪音已超100分贝。

9月21日,南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公共场所噪声污染防治有关问题的通告》。《通告》提出明确要求,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段,噪声排放超过规定的分贝值,受到干扰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拨打110电话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投诉,公安机关将及时处理并予以回复。

我们周围的噪音到底有多大?市民报警后,警方会不会及时出警?对此,南国早报记者手持噪音计,对南宁一些“噪点”进行实地监测,并对一些“超标点”进行举报。

需要说明的是,记者使用的3台数字式噪音计是新购置的,在进行手动校准后,还拿到建政路文化大院内的噪音测试公告处作对比,读数一致。在每个测噪现场,记者均按照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测量原则摆位测试,超出规定分贝5~10个单位以上的选择报警

广场舞

一跳“小苹果”,分贝一百多

时间:9月22、23日晚

地点:朝阳广场东面(靠民族商场)

测试分贝:99.7

报警时间:晚8时47分

出警时间:晚8时58分

现场情况:民警、协警乘坐电瓶巡逻车来到现场,第一时间要求关掉音乐,说:“你们要小声点,又被人投诉了。”演唱者表示会降低音量,民警再三告诫后离开。

据了解,该地点因噪音问题,曾多次被群众投诉,出警民警基本上都及时赶到,但有时因另有紧急警情,未能及时到场。

23日晚同时段,记者再次来到朝阳广场,现场依然很吵闹,有几个人拿着乐器练歌。记者站在3米外测量,声音为90分贝左右。在广场中央,一群人在放着“小苹果”跳舞,声音非常大,记者站在两米外测量,分贝值突破100。

有人对广场噪音“置若罔闻”

地点:民族广场

测试分贝:85

报警时间:晚9时

出警时间:无警员回电话询问情况,无人出警

现场情况:广场上大约有10个舞团在练舞,其中广场西侧的空地上,有5组左右,每组播放的音乐都达到85分贝以上。在附近的区人大宿舍,仍能听到广场舞的声音。

记者在现场报警后,等待了20分钟,见无人出警,便向广场西侧的警务站反映情况,民警却让找广场管理处,并未出警。

当晚9时30分,广场管理处一工作人员说,舞团的人已经散了,以后会跟对方协调。这时,一名拎着喇叭的女子走进广场管理处,她也是舞团的一员,她说,广场上有太多舞团,大家为了听清音乐,都开得很大声,“稍微开小声一点,就听不清了”。

晚10时,记者回访时,仍有人开着喇叭练舞。

商场夜市

店员关掉音乐还道歉

地点:东葛路96号黛富妮家纺

测试分贝:85分贝(站在喇叭前1.5米左右)

报警时间:晚10时41分

出警时间:晚10时45分回电话,并立即出警

现场情况:当晚10时46分许,黛富妮家纺打烊了,并将门口的音响收回,警员尚未到达举报地点。

隔壁一家药店的音响也比较吵。记者进店询问店员为何将近晚上11时还在放音乐,店员称忘了关掉音响。店员关停音乐后,还表示歉意。

出警民警逐户关音响

地点:农院路(火炬路与明秀西路之间)

测试分贝:102.3

报警时间:晚10时9分

出警时间:晚10时26分

现场情况:已过晚上10时,农院路上的夜市依然热闹,人流密度不小,车辆通过比较困难。4个商家用喇叭播放音乐或招揽生意,声浪此起彼伏。

民警赶到高校电子科技城楼下,第一时间关闭了放在一楼门口的两个落地音箱,并找到相关人员进行劝阻。随后,民警来到隔壁的博仁眼镜店,要求店家关闭促销音频,店家关掉声音后,便拉下卷闸门打烊。

民警开电瓶警车继续往明秀西路方向“清扫”,叫停了另外两家商家的促销大喇叭。

小区

跳舞者准备换掉低音炮

地点:长湖路69号维也纳森林小区内

测试分贝:95.5

报警时间:晚7时52分

出警时间:晚8时10分

现场情况:当晚近8时许,记者一走进小区,就听到一阵强劲的音乐声。在29栋一楼的空地上,有八九个人跳舞。

3名凤岭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后,对跳舞者进行了劝说。随后,有人主动关小了音乐声,并承诺以后会尽量将音量调小。

在该小区中心的小花园里,也有一摊“小区广场舞”,音乐声比前一摊有过之而无不及。经过民警劝说,其中一名女士立即将音量调小,但站在一米外测试,分贝仍达到90以上。另一女士说,她们会尽快更换一个没有低音炮的设备,以免影响其他住户。

《通告》要求

1 午间(12时至14时30分)、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噪声排放不得超过50分贝

2 夏季7时至9时和19时至21时30分、冬季7时30分至9时30分和19时至21时,噪声排放不得超过80分贝

3 以上规定以外时段,噪声排放不得超过65分贝

4 任何受到社会生活噪声干扰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以拨打110电话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投诉,公安机关将及时处理并予以回复

声音

有人支持: “可以理直气壮报警了”

《通告》出台,市民有何看法?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

市民林女士称,她一直被广场舞困扰,多年来总感觉投诉无门,“我打过城管、环保等部门的投诉电话,但结果都是不见人管。跟小区物业说也是收效甚微”。从网上看到《通告》的内容后,她很高兴:“再遇到生活噪音问题,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打110报警了,希望广场舞的超分贝音响能因此收敛。”

有人建议:

“治噪还得看配套”

市民梁先生建议:“南宁市有好几个户外噪音检测器,朝阳花园附近好像就有一个,但是距离朝阳花园还是有点远,有关部门能否在类似这种噪音频发的区域安装几个检测器?”梁先生认为,有了检测器提供的噪音数据,警方再进行执法,会更有说服力。

另有市民称,《通告》中详细注明了夏季、冬季各个时段的噪声排放量,但是公安机关并没有相关的测试工具。为了避免由此引发的争议,还需要对《通告》进一步细化。对此,南宁警方人员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制定相关细则。

南宁兴宁警方整治噪音4个月,共罚款拘留43人

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最高可罚500元

南宁排放标准(南宁划定噪音排放标准)(2)

9月23日中午,朝阳商圈一带,声音大致在75分贝左右,噪音主要源于车辆和人流。

今年5月起,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在辖区内开展了整治噪声扰民专项行动,时至今日已有近4个月。警方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记者探访 兴宁步行街不算吵

9月22、23日,记者来到南宁一些平日比较嘈杂的地点,但实测并未超出《通告》规定的分贝值。

23日白天,在新朝阳商厦门口某KTV设置的大型喇叭机器人处,记者站在3米外测试,分贝值只是在《通告》规定的该时段上限——80分贝上下浮动。当天中午,朝阳商圈的实测分贝值为75,主要音源来自来往人流和车流。

22日晚9时30分和23日中午12时,记者还来到了兴宁步行街。由于近期兴宁警方针对性的整治,这里已经没了几个月前的喧嚣景象。记者观察发现,现场没有一家店铺将音响挂在门口或门外,也没有店员头戴麦克风在门口招揽顾客;店内即便开着音响,音量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但由于步行街的人流较大,测试数据还是略微超出“上限”。

警方介绍 拘留5人罚款38人

“亲!如果你一定要搅得四邻不安,警察会找你哦!第一次给你警告,第二次起,警察会对你处以罚款哦!这样你就留下了违法纪录,这可是一个小污点哦!”这段超“萌”的提醒,出现在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印发的一份治噪宣传资料上。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兴宁警方已经向辖区群众发放了两万份这样的宣传资料。

作为南宁市整治噪音的“领头羊”,自5月13日起,兴宁警方在辖区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整治噪声扰民专项行动,从整治滋扰居民区群众生活的商业、生活噪音扰民问题开始做起,分阶段、逐步将整治面和整治对象(如广场舞、工地等)扩展至朝阳商圈和整个兴宁辖区。

警方在做好说理执法、教育劝导的同时,对经警告仍屡教不改的,一律依法按“噪声扰民”、“扰乱公共秩序”等打击处罚。截至目前,兴宁警方共检查各类噪声扰民地点500余处,收缴高音喇叭、音响设备30余件,下达治安警告50份,行政罚款38人,行政拘留5人。

处罚办法 警告后不改就开罚

记者了解到,在兴宁警方的整治噪音行动中,朝阳花园、步行街、高峰路等商业、娱乐噪音,都是整治的“重中之重”,警方还借鉴了外省的一些成功经验,对于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对象进行整治:一是被市民投诉扰民的;二是经民警现场走访,确认在距离声源3米外仍能感受到噪音困扰的。

其中,兴宁派出所与解放派出所的做法,均是通过前期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商家动员会以及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等举措,向辖区商铺进行先期普法宣传。兴宁派出所还与步行街管委会、步行街保安、朝阳花园管理站等部门人员联动,随时掌握整治重点的噪音动向,并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即出警作出处罚。

警方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法》第58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