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老陕西特色风味(这个陕西味道谁不说一声)

陕西,

有哪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味道?

有羊肉泡馍的醇香厚重,

有肉夹馍的软烂浓郁,

有油泼辣子的回味无穷……

众口难调,不过有一种味道,

谁能不说一句“嘹咋咧”?!

那就是,

三秦人民互帮互助、同舟共济的人情味儿!

公开数据显示,

从2015年起,陕西省慈善协会

联合省内外204家社会组织,

先后在腾讯公益等多家互联网公益平台

发起筹款项目5000多个,

收获8000多万人次爱心捐赠,

直接受益人次近3000万,

累计互联网公益筹款10.5亿元。

手机为媒,科技牵线,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一个个具有浓郁人情味的帮扶故事,

让三秦人民的生活变得更有味道。

“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

让延安苹果飘香全国

53岁的张春德种植苹果20多年,

十来亩果园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如今,

在数字化工具的带动下,

延安苹果触网上线。

“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公益助农项目

将普通卖苹果变成“卖果树”,

实现苹果“产前销售”。

“认养”客户通过手机可查看果园长势,

体验休闲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

被“认养”的果树收获后,

鲜果将被快递送达客户家中。

张春德的腰包鼓了,

年收入增长到了十几万元,

原来外出打工的同村人也回乡种植苹果。

张春德说:“果树管理上来了,

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外婆的礼物”

送给大山外从未谋面的“外孙”

品老陕西特色风味(这个陕西味道谁不说一声)(1)

在秦巴大山里,80多岁的刘仕英

在院子里养了几十只土鸡,

困难的时候,鸡蛋都舍不得吃,

攒起来留给孙子孙女。

像刘仕英一样的“留守老人”还有许多,

她们缺少陪伴、少有经济来源,生活清苦。

“外婆的礼物”改变了这种情况!

之前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的外婆们,

如今在直播间分享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当年一枚鸡蛋也要攒下来的刘仕英

每天将新鲜的鸡蛋打包、装好,

送给大山外从未谋面的“外孙”。

她用一口地道的陕南方言,

意气风发地说自己“要活100岁”。

梦想成真的“幸福院”

让老太太吃饭更香了!

简单的日常三餐,和身边人聊聊天,

为晚年生活增添色彩。

不过对于82岁、腿脚不便的马茹兰来说,

却连一顿热乎饭都难以“凑合”。

在政府和家人的建议下,

马老太太住进了“幸福院”。

曾在一个月内吃过四箱方便面的她,

如今被“幸福院”里种类丰富、

营养均衡的美食环绕着!

休息时可以看书、下棋、打牌、跳广场舞,

此外,“幸福院”会定期为老人安排体检。

马老太太逢人就说:

“我做梦都没想到,

竟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当时!

张春德、刘仕英、马茹兰们的生活更有味道,

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

互联网公益成为数字化小助手。

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助力下,

“人人公益”“指尖公益”的理念

和相应的基础配套不断深化。

国内相关的互联网公益活动

汇集了数亿网民和爱心伙伴的向善之力,

也被海外视为全球公益领域的“中国样本”。

品老陕西特色风味(这个陕西味道谁不说一声)(2)

7月27日至29日,

“乡村振兴·陕西专场”公益嘉年华上线。

这是腾讯公益支持的

又一个全国区域性公益专场。

活动立足乡村振兴,

围绕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重点聚焦特色农业帮扶、养老帮扶、

教育帮扶、扶弱济困帮扶等

多个公益慈善项目。

腾讯基金会共提供5000万元配捐资金、

信息公开和联合劝募激励等资源,

并用互联网公益和公益数字化能力,

支持这些公益项目获得更广泛关注和参与。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

在“输血式助农”转向“造血式助农”的同时,

作为科技创新领头羊的数字经济企业,

也纷纷下沉农村,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高“三农”信息化服务水平,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织密数字乡村发展“高速网”,

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腾讯去年起启动了“共同富裕专项计划”。

结合自身的数字和科技能力,

在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

基层医疗体系完善等民生领域,

充分发挥企业在“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品老陕西特色风味(这个陕西味道谁不说一声)(3)

乡村产业振兴需久久为功。

从重庆到湖北再到陕西,

腾讯公益正通过这样的区域活动

探索从以往“爆发式”的公益

进一步升级为细水长流、可持续的公益共创: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

而是很多人做了一点点。

来源:央视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