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短用什么软件(短这行变化怎么这么快)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短视频行业对外的主流宣传名词一直都在变化。

2011、2012年时,市场上的主流短视频形态叫“微电影”。后来又出现了“UGC、PGC、短视频”,现在的“Vlog”又再次火热起来。那么你有没有想过,短视频行业的内容形态名词为什么一直在变化?这些名词到底是谁在推向市场?

vlog短用什么软件(短这行变化怎么这么快)(1)

今天怒豆渣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大家都看过赵本山的小品,最经典的两部莫过于《卖拐》和《卖车》。当时看完一乐之后,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发现当中其实蕴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

vlog短用什么软件(短这行变化怎么这么快)(2)

第一部《卖拐》中,赵本山的目的是要把他的拐卖出去,腿脚本来没什么大问题的范伟硬生生被他忽悠瘸了,于是成功地把拐卖了出去。第二部《卖车》要卖的是一辆轮椅,赵本山如法炮制又成功地卖给了范伟。在小品结尾,他把轮椅卖给范伟后又把拐拿回了家,老伴儿高秀敏问他:车都卖了,拿拐回来干啥啊?赵本山的回答是:用这副拐改个担架,来年还卖给他。

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里蕴含着的核心商业逻辑是——创造需求。

范伟一开始完全不需要用到拐杖,但是“商家”赵本山用一些手段给范伟硬是创造了这个需求,解决需求的方案就成功推销给了范伟。

到了第二部小品,如果赵本山还是卖一副拐给范伟,那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他已经完全不需要了。这时赵本山把这个需求再次升级,于是又成功再次卖给了他一辆轮椅。

这其实是两个“制造需求”“需求升级”的故事。

vlog短用什么软件(短这行变化怎么这么快)(3)

回到问题上来:短视频行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名词?这些名词到底是谁创造出来的?

首先要想想,在短视频市场上,谁可以不断地推动这些名词更新迭代?在怒豆渣看来,其实是因为平台方的推动,包括短视频网站、长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站等平台。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核心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

例如在2011年,当时的广告主如果要做视频广告进行投放的话,一般都在电视广告、视频网站贴片等这样的传统投放位置。但是这种投放对于用户来说并不是非常友好,大家都不想看到这类浪费时间、消耗耐心的广告。

于是,视频网站应运推出了“微电影”的概念。其实就是换了一种新的形态来承载广告,告诉广告主和用户,这种形式在网站上比较好推荐,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可以被更多你的潜在消费者看到。广告主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的需求,但是在视频平台创造了这个概念之后,自然也产生了需求。

于是在疯狂的2011年,绝大多数的广告主都要做一个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的微电影,来用作自己的广告载体推到用户面前。但是时间过去几年后我们回头再看,这样故事片的形态真的是一个好的广告载体吗?当然并不是。所以做了一两年后,“微电影”的形式已经被大多数的广告主消费过了,它也慢慢地销声匿迹了。

vlog短用什么软件(短这行变化怎么这么快)(4)

《Gucci 勇气》微电影广告

对于视频平台来说,如果过了两年后还在推销微电影这个概念,当然不会有人继续买单。就像赵本山如果第二年还推销拐杖,那当然也卖不出去。于是视频平台要继续推出新的概念,来吸引新的广告主,“UGC、PGC、短视频、Vlog”不断应运而生,不断地完成需求升级。

形式总在千变万化,但对于制作者来说,一方面要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要了解市场上广告主能买单的、市场需求更大的、在当下阶段更好售卖的广告形态是什么。另一方面,本质还是要制作好的内容,内容永远都是核心,这一点是无论概念怎么更新换代都无法代替的。

vlog短用什么软件(短这行变化怎么这么快)(5)

从拍宣传片的影视民工,到身价千万的影视公司副总裁,怒豆渣走到今天,自然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方法论。这些关于短视频的思考,都已经被他整理成体系,放到了《影视从业者的职场与创业课》中。

在本课程中他将把自己这6年的创业经验、行业观察、成长心得分享给大家。

课程共包含四大模块,第一模块讲6年影视行业创业心得总结,为你解答要不要创业,如何切入,如何做大?第二模块将站在行业前沿,带你看懂影视公司 广告、短视频、网大等各类常规业务。第三模块从影视行业常见的新人发展路径做分析,带你从上帝视角看透自己,为你的发展剥除阻力。第四模块带你找到创业团队,发展壮大的破局思路。

怒豆渣积累的行业经验,会让你比大多数同行站的更高,看的更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