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婴儿电影搞笑(养儿育女唬人的)

每当拉上窗帘,一切就绪,准备按下播放键时,我俩总不忘齐声说一句——“演出开始了。”那真是最享受的时光,世界坍缩成一间放映室,有时安静得让我能听见朵毛的心跳,有时则陷入互抢零食的闹腾。

天才婴儿电影搞笑(养儿育女唬人的)(1)

(新华社/图)

屡试不爽,但凡偶尔听朵毛聊过电影的亲朋好友,都难免被唬住,止不住啧啧啧地感到惊奇。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初中生朵毛已经确立了自己“电影大师”的地位。

以前,我也可以说自己是个电影爱好者,并偶尔以大人的口吻对朵毛发表一点看法。现在,在朵毛面前,我只能闭嘴。和朵毛海量的电影知识比起来,我就是一个小学生。

最近,在看李安的新片《双子杀手》时,他告诉了我这部片子每秒的“帧数”,威尔·史密斯用的狙击枪的价格、口径、全球产量,人设的安排,情节的槽点……然后,还给片子做了整体评价,打了分……不消说,我只能傻傻地听着,然后,似乎为了挽回颜面,我假装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被另一个自己杀死,这个片子的主题好像还是蛮深刻的……(说话的同时,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平庸的家长和乏味的老师给孩子做“思想教育”时的嘴脸……)

看完《决战中途岛》后,朵毛给我介绍了不少二战时期各类军舰和战斗机的情况,指出了哪几个镜头还可以处理得更好,之后说“总体上不错,但还是缺点东西,最多只能给8分”。我问,和《拯救大兵瑞恩》比呢?朵毛指出了两部片子“叙事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观看体验的差异后说,更喜欢后者。

最新的《终结者》上映,朵毛为我介绍了这个系列的前世今生,说是电影史上首部破10亿美元的片子,有多方面的开创性……

看完“惊悚片”《骡子》,朵毛给出的评价是“温馨”。是的,温馨也许是表达残酷的最好方式。朵毛告诉我:“伊斯特伍德近年特别关注家庭题材,总体风格都比较温情。”难怪,片子不但不惊悚,简直是一部温暖至极的励志大片。

对于近日重返银幕的《海上钢琴师》,朵毛则拒绝去看。“去看看吧,很经典的,当年老爸看得泪流满面的片子,不想试一下吗?”回答依然很干脆:“不想。”

前几天,看完《冰雪奇缘2》,朵毛点评了一些特效后说,比第一部好。(我则完全不记得第一部的剧情了。)

朵毛是怎么喜欢上电影的?我已经记不清了。也许是被我拉下水的。多年以来,看电影一直是我逃避工作的一个手段。以前朵毛还小,我就躲起来自己看,近几年朵毛大了,我就拉着他一起看。除了电影院,我们更多在家里看。记不清多少个周末了,每每我都要和朵毛一块“看个片子”。(“看个片子”已经是我和朵毛之间的一个“术语”。)有时是朵毛负责选片,我安排零食饮料。有时则由我选片,朵毛搞“后勤”。每当拉上窗帘,一切就绪,准备按下播放键时,我俩总不忘齐声说一句——“演出开始了。”那真是最享受的时光,世界坍缩成一间放映室,有时安静得让我能听见朵毛的心跳,有时则陷入互抢零食的闹腾。记得最疯狂的一次是2017年寒假,我和朵毛一口气看完了6部《魔戒》和《霍比特人》,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昏天黑地,难以自拔……

今年四月初的某个周末,朵毛突然对我说他“写完了一个剧本”,并且打算“拍出来”。尽管朵毛几年前就开始宣称要“当导演”,可是谁又会把小孩子的话当真呢?结果,一不小心,他真的拍成了。这事我得另外写一篇小文来详细记录。总之,2019年4月,朵毛完成了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小电影。这是他生命中第一部独立完成的个人电影作品。为了表示对他的祝贺,我俩又及时地复习了一遍那个“术语”——“看个片子”。

上周,听朵毛的校长说他有篇文章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赶紧勒令朵毛给我也看看。只见结尾一段是这样写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一直有这么一个问题:“那些不懂得欣赏、不懂得创作艺术的人,是如何过日子的?”这个问题让我困惑,但也让我明白了不同人的本质。

这话够唬人的,也容易被误读。不过我理解朵毛,我知道他在说什么。我一直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大师”,但作为我心目中的“电影大师”朵毛,独一无二。

(作者为北京出版人)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之“养儿育女”,欢迎来信分享为人父母师长的你在孩子成长路上经过的风景和领悟的道理。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

子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