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稿和写稿的区别(我用文科黑话完成写稿KPI)

编稿和写稿的区别(我用文科黑话完成写稿KPI)(1)

“黑话”通常指行话,圈内人懂,圈外人不懂。“文科黑话”,是指少数文科人懂,多数文科人不懂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显得很高级,你不懂,显得你很LOW。

为了完成本月的写稿任务,我决定用“文科黑话”写一篇稿……

由学术延续下的“黑话”建构了近期的大众文化。考略到“黑话”的话题,在去中心化平台上收获了正向反馈,以及在日益内卷化的生活中,我需要完成本月的写稿KPI。因此,我向编辑部提出选题。

编稿和写稿的区别(我用文科黑话完成写稿KPI)(2)

数据监视下,我不得不提交选题

编辑批评道,“黑话”的选题重复度高,珠玉在前。一旦失去了对该范式重构,平台化媒体难以进行就此话题和读者进行端对端的直接沟通。这样写出的文章,必然会沦为法兰克福派所批判的复制化的大众文化。

编稿和写稿的区别(我用文科黑话完成写稿KPI)(3)

马尔库塞,“文科黑话”的源泉之一

编辑部掌握的绝对话语权力异化了每一位记者。在把关人凝视和建构出的选题标尺下,我和其他记者一样,陷入了集体无意识中,失去了反抗意识和批判意识,沦为单向度的人

在话语争夺中,由于我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占绝对少数,我注定会失败。流水线的生产注重效率,校园媒体也一样,都被理性化所裹挟。我只能扼腕叹息。

吊诡的是,作为内容生产者,我竟然坚守着自己的“黑话”选题。长期的数字劳动对我来说成为了一种惯习。马尔库塞说,人在驱力水平上的必要劳动,相当于基本压抑,剩余劳动相当于剩余压抑。为了在编辑部生存,我不得不为了KPI努力工作,导致自己的快乐被压抑。

胡塞尔提出“侧显”一说。我觉得应该换个角度,“侧显”看选题。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我不应该先构想文章的“本质”,再去写作,使它“存在”。在选题的生命周期内,互联网的赋能,使得内容广受关注,而每个人对此的解码都是不同的。我不该陷入编辑部意识形态所形成的信息茧房刻板印象

编稿和写稿的区别(我用文科黑话完成写稿KPI)(4)

“黑话”中提及胡塞尔,会让文章“看起来”高级很多

祛魅之后,我的自我意志占据了支配地位。我对这一选题产生了具身感,进行“撒播化”而非“对话式”的传播,且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哪怕不理解,我也并不尴尬。一方面,这种用“透明性”看待世界的视角,恰是梅洛庞蒂后期哲学所批判的。另一方面,“黑话”阅读起来存在高门槛、高简洁的特点,不能利用“元媒介”实现“灵肉合一”的哲学状态,读者本就很难理解本文的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

文章到这里即将收尾了。我猛地意识到,在沉默的螺旋中,我不敢发声抵抗编辑部。而在这一过程中,我的抵抗也被主流文化收编了。具体体现在,编辑发现了文章,并认为它经修改可以刊登。

编辑要求,为了使文章形成完美闭环,文章需要进一步确定抓手。这恰恰在意义之网外,完成了对我劳动力的剥削异化。我的意义实践再度受到规训。尽管编辑连“茴”字有几种写法都不知道。

附:“黑话词典”(非权威版)

文科黑话:

建构:主要应用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的分析上,有建立的意思。

框架: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

考略:对文史类某个主题的某项具体内容进行的较为简略的考据。

去中心化: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权级平等的全体网民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

内卷化: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数据监视:权力掌控者利用新媒介对每个人的控制形式。

范式: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理论框架。在该范式内的理论、法则、定律都被人们普遍接受。

重构:解构后的重新建立。

话语:根据福柯的研究,话语是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异化:指原本自然互属或和谐的两物彼此分离、甚至互相对立。在哲学上,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把关人: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控制者,尤其是在大众传播的媒介组织内承担信息采集、选择和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制作者和传播者。

凝视:指携带着权力运作和欲望纠结以及身份意识的观看方法。观者是权力的主体和欲望的主体,被观者是权力的对象,可欲和所欲的对象。

集体无意识:由荣格提出。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单向度的人:由马尔库塞提出,指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造就的,只有单向度的“肯定”思维,对社会没有批判维度的人。

生产资料: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理性化:由马克思·韦伯提出。指的是用以方法、规则、程序、形式以及“手段-目的”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观念和信仰体系的漫长社会过程。

吊诡:出自《庄子》,意为奇异,怪异。

数字劳动:用于描述大众传媒、文化产业、互联网等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状况中劳动生产模式的新变化。

惯习:由布尔迪厄提出。指社会行动者要想在特定的场域中积累相应的资本并占据一定的位置,必须心照不宣地接受由这一场域的特有逻辑与必然性所决定的“玩法”,形成行动者的性情倾向系统。

驱力: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机体内部便会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使需要得到满足。

必要劳动:劳动者为生产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那部分社会产品而耗费的劳动。哲学意义上指维持个人和共同体之存在的必要的自然理性。

剩余劳动:指超过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需要的劳动。

侧显:源于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大致是对象的多个维度的呈现过程。侧显处在前谓词经验的根基处,是知觉的一个必然过程。(小编也不太理解。)

解码:指受传者将接受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信息的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信息茧房:由桑斯坦提出。指公众选择信息时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使自己感到安慰和愉悦的传播世界,如同置身于蚕茧般作茧自缚的现象。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祛魅:源于马克思·韦伯,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自我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对人格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

具身:强调人与世界本初的默默地相会,人的心智聚集于肉身。

撒播与对话:指两种不同的传播观。

透明性:指世界就是完全无遮拦的透明显现。

元媒介:由延森提出,是一个针对新的数字媒介的特定概念。它涉及了新兴数字媒介对于旧的模拟媒介技术和机构的整合。

沉默的螺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 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

抵抗与收编:源于英国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的研究。当时英国的亚文化是对主流大众文化的抵抗和反叛,但这种反叛也会成为资本利用的商品文化工具。大众文化会吸收抵制的模式和风格,将它们融合在主导意识形态之中。

意义之网: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比喻。出自“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剥削:指生产资料的投入者并没有付出劳动,却得到了剩余价值的行动。这是一种“无偿占有”和“剥削行为”。

规训:由福柯提出。“规训”不等同于一种体制,也不等同于一种机构。它是一种权力类型,一种行使权力的轨道。它包括—系列手段、技术、程序、应用层次、目标。它是一种权力“物理学”、权力“解剖学”和技术学。

互联网黑话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缩写,指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

端对端:端对端传输指的是在数据传输前,经过各种各样的交换设备,在两端设备间建立一条链路,就像它们是直接相连的一样。链路建立后,发送端就可以发送数据,直至数据发送完毕,接收端确认接收成功。

生命周期:指产品从准备进入市场开始到被淘汰退出市场为止的全部运动过程,由需求与技术的生产周期所决定。

赋能: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

底层逻辑:指每一件事物或者问题最原始的出发点与最人性的真实反馈。

顶层设计: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闭环:指从顺序变成循环的业务流程。

抓手:抓手有时是重要工作、重要举措的意思,有时只是一般的工作途径、方法、契机、手段、凭借、载体等含义,有时又指突破口、切入点。它的流行主要来自于党政官员、官方媒体、文秘人员的争相效仿,在某些讲话和文件中有滥用之嫌,甚至引起一些争议,被部分网民讥为“新八股词语”。

来源:公众号 新潮

作者:陈俊沂

●斯坦福教授:为什么很多人名校毕业,却终身碌碌无为?

●南大教授:如何避免写论文不是像作文就是像社论?

●北大副教授反思: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这十六个经典哲学问题,你和哲学家的回答相同吗?

●敷衍的表情包背后,是当代人无处不在的自欺欺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