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裸辞的七种理由(如何看待年轻人辞职)

1

如今95后,往往平均在职7个多月,很多就辞职了,裸辞的现象越来越多。

有时候要动员父母让孩子肯上三年老,因为青年的生活是不连续的,不能说工作一年我就明白我自己是什么样了。往后还有几十年的生活,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其实有时候需要一个空白期。

我就希望大家面临辞职,甚至是裸辞;我们能够微笑着去告别,而不是怒吼着离开。

年轻人裸辞的七种理由(如何看待年轻人辞职)(1)

2

如何看待辞职,裸辞?

辞职在我们当今社会是个普遍的现象,最近的社会学调查里面,显示出我们现在的中国青年,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是在逐年递减。

80后大致上是3年半,90后是19个月,95后往往在职平均7个多月,裸辞的现象越来越多,下家还没找好就辞掉了。

在我们现代生活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规律,就是人是很难一次就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所以人的第一份工作在很大概率上不一定合适,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关键的问题?

你到底发现了什么你要辞职,你的内在需要有多少感悟,然后你要决定去改变生活,从辞职开始,它是有发现的,发现自己内心真正需要什么。

所以这种辞职是比较有价值的,就不是冲动性辞职;冲动性辞职看起来很任性、很潇洒,但实际上是人生的某种碎裂。

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无独有偶》,就是写一个人,30多岁了,坐在写字楼里工作,老板突然拿出一叠文件给他,说是叫他在下班之前一定要把它整理好。

但是文件内容很多,这个人就觉得特别的烦,本来这个工作就是每天在熬日子,现在离下班时间也不太长了,突然又冒出个这事情来,他一烦之下,脑袋里豁出去了,不写了,然后从办公室跑出去,跑到一个酒吧,就去好好的喝杯酒,潇潇洒洒不管时间了,也不管这个工作能不能完成。

结果等他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老板已经怒气冲冲的在等他了,于是便大声的斥责他,这个人一看干脆不干了,朝着老板大声的说,我不干了。就辞掉了。

看起来很痛快,让老板都愣住了,但是接下来干什么呢,一点也不知道,然后他又去了酒馆,去了酒馆以后变得更加失控了,去了以后还在大声说:“今天你们的就都是我包了”,你们尽管喝,他其实也没多少钱,结果把带的那块表给了店老板。

这样算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好像非常的潇洒了一番,回到家里,家里人这一天还在等他 买回来的面包,家里冷火秋烟的还在等待他,因为比平常回来得晚,家里人都饿坏了;结果呢,他手里两手空空,钱都没有了。

所以这种冲动性的,他不是说对自己有个自我认知,对社会有个认知,对自己该做什么有个认知,这样可以说是一种对自己的不尊重。对自己的放弃。

如果说你只是因为觉得这里人际关系不好,我想换一下,或者这里收入低,想换一下。其实不要误解,以前有句话说的很难听,“天下乌鸦一般黑”,那是说的黑暗势力。

但是其实有个规律,就是人类发展它没有一个很理想的地方,总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总有各种各样的艰难,如果你想通过移动去换得一个好工作,这个事不一定的,这个概率也不大。

因为你要知道你在那个公司或者单位,你的各种不适,其实是你的必修课。

就是要让你学会去承受,然后学会到这种有难度的工作里面去学会如何生活。

因为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你设计的,你生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不是为你诞生。所以遇到不适用,其实也是很正常。

这是我们对自己的预期,就不要有那种特别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要风调雨顺。一旦不风调雨顺就是外部世界的不对。这样的辞职其实我是不太赞同的。

3

但是我们在中国,现在出现的一种情况,特别是九五后裸辞,裸辞也分两种,一种是原来的工作彻底的不能再继续了,觉得没意思,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还有一种剥夺感。要去转换,然后有没找好下家,自己裸辞掉了。

这种裸辞里面有个特定的含义,他是释放出自己某种内心的能量,要探寻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是种很珍贵的力量,它是突破我们社会常规的一种激情。

这种值得肯定的裸辞,还是要支持。

年轻人裸辞的七种理由(如何看待年轻人辞职)(2)

我们现在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很多家庭对社会,对这种裸辞容忍度是非常低的,我们中国社会原来就是循规蹈矩,那种按部就班;生活里面觉得有个稳定工作就好,所以在整个社会氛围里面有时候觉得这个裸辞不太合理。

但是年轻嘛,有时候就是要做点不合理的事情;等大了,生活就完全合理了,然后一切都在这个常规里面。

年轻是有点意外,意外里面有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有时候我们把生活像个账本一样,得得失失算来算去。

就像美国作家,梅尔维尔写的《白鲸》,捕鲸船上船员发现,这个阿哈布船长路上遇到那么多鲸鱼不打,遇到那么多可以赚钱的捕捞不去做,一个劲的在追,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最后大家意识到不妙,他要去找那个大白鲸报仇;有一次把船员召集起来训斥,说,你们都是一些只会算小账的人。

年轻人裸辞的七种理由(如何看待年轻人辞职)(3)

4

其实很多人一辈子就在算小账的生活,辞职有时候是一个大帐,是生命的帐,他是追求一种内心的价值,追求一种本质性的东西。

所以生活就像一本小说,它有它的起伏。

有那种各种各样的因果,我们就已辞职为起点,然后就开创新的因,你就不在原来的逻辑里,然后就打开了新的情景。

在这个过程里面你可能就释放出很大的力量,但又不是所有的辞职都好,就像刚才说的冲动性辞职,还有就是自己力量不足,觉得世界要顺应自己,觉得世界不适应,觉得一生气就辞职,这都不算,这些都是另外一种。

特别的称赞为了改变,为了寻求新的生命的亮度,然后我们辞职去探索。

如果父母理解你,社会也理解你的话,那整个社会打开的可能性就很多。

一个年轻人一定要给自己可能,不要不给自己机会,一个人最可怕的是不给自己机会,自己把自己消灭掉。

人如果泡化掉了就麻烦了,今天已经是现代社会,不是以往了,要保持我们的新鲜度,这样的话也是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问题。

公众号:凡间十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