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散文故乡的初春(当代散文故乡春雨)

文/关峰

情感散文故乡的初春(当代散文故乡春雨)(1)

花瓶不懂芍药心

芍药被和煦的春风吹乱了碧绿泛着墨色的叶,错落有致,素雅的有些修长。花期在每年的五月初,每年四月花蕾绽在枝头,蓓蕾一天天长大,绽出了笑脸。花蕾多被人采撷,放在花瓶里,瓶里兑上水。芍药花在花瓶里享受着水的润育,花开的无拘无束,怒放且热烈。芍药花的美丽不只是花瓶知道,春天也知道。这正应了宋朝诗人戴复古在《陪厉寺丞赏芍药》诗中写的那样:“酴醾压架垂垂老,芍药翻阶楚楚春。

芍药花的美令古人观为观止,元朝诗人元好问在《浣溪沙.芍药初开百步香》诗中称赞:“芍药初开百步香,小阑幽拚隔长廊。……好花都属富家郎,高烧银烛照红妆。”老家门前那片芍药地年复一年的种着,花开花落。浓郁的香味弥漫在乡村,映衬着农家生活,把自己的粉色、白色、红色、黄紫色呈现在春天。它不嫌弃土壤的贫瘠与肥沃,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单生于茎顶端,花梗较长,花形有单瓣、重瓣之差。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系多年后可入药。以张仲景常用代表方剂为依据,具有七大特点:调和营卫、敛营解痉、疏肝和胃、通结缓下、止痢解热毒、活血祛瘀、安胎止漏。经现代科技的提炼,拓宽了芍药的适用范围,使其更好地用于临床应用。

芍药花的天生丽质,雍容华贵更让历代诗人为之倾倒,它从不与国色天香的牡丹争雄,芍药甘居在牡丹花开之后盛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唐代诗人韩愈被芍药的美态陶醉了,他曾写过一首七言绝句《芍药》:“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多年,也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品种。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位列草本之首,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宋朝苏辙同陈述古舍人观芍药

芍药无论把它种植在何处,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发芽、长叶、抽条、开花都让人敬畏,状如聘婷妖娆的女孩,不仅香清粉澹,而且高贵迷人。宋朝诗人苏辙在《同陈述古舍人观芍药》诗中写道:“蔼蔼堂西十亩园,晚凉迎步绿繁。共惊春去已多日,争看花开最后番。未许狂风催烂漫,故将青幄强安存。请公作意勤欢赏,趁取残红照酒樽。”从而看出苏辙对芍药花也是情有独钟,不然对芍药花的那份情也写不出来。

每年在芍药开的时候都要回老家几次,采些含苞待放的芍药花插在花瓶中,摆在案头,儿子一瓶、孙子一瓶。我要摆上两瓶,一瓶置于案头,一瓶置于床头。日日与芍药花相伴,仿佛误入芍药园里,闻到芍药花蕊飘出的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心灵得以净化。芍药花是需要花瓶装扮的,无论花瓶美丑,芍药花从不嫌弃。花瓶你懂芍药花也好,你不懂芍药花也好,芍药花是为大自然盛开的,也是为春天绽放的。

追春何不来太和

春天的太和充满着柔和,半座城被沙颍河包围着。站在沙颍河大坝上细细打量这个世界,耐闻的花朵把幽香洒向空旷。沙颍河湿地的的确确是个花的家园,樱花收敛了许多,油菜花努力地绽放,桃花带着淡淡的清香让你我靠的更近更近。昨夜的一声春雷把大地惊醒了,各种花争相把含的苞献出来,把河畔染得姹紫嫣红。我迷恋太和的春天,太和就给了我一个花的春天。

追春来到太和,不看樱花算没扺达这座城。艳丽如滴的樱花绽放是带着微凉和温暖的,春风吹拂,散发淡淡香味的粉色、白色、黄色的樱花粉若红霞。纷纷飘落的樱花仿佛织成一块幕布,犹如闯进一个完美且残缺的童话世界,唯美到心痛。这万点飞红的感觉,我暗伤高贵优雅、纯洁脱俗的樱花生命是短暂的,即是凋零、枯萎也果断地离去,只给这个世界留下幸福和温暖,成为令人羡慕的美好信念。这简单和纯洁也算是太和的一个标志,盛开时轰轰烈烈,凋谢时不污不染。每年春季绽放的樱花把太和点缀的更美了,蜜蜂、蝴蝶在花海中翩翩起舞,把争芳斗艳的花海当成了舞台,惹人喜爱。当你满身落满樱花走出树林,自己活脱脱的就是一朵樱花。别忘了,明年我在太和等你看樱花。

太和是我的故乡,想到太和便想到太和香椿。春天是绿色的,太和香椿绿色中充满着美好。椿芽带着泥土的芬芳从唐朝一路走来,因质感好成为“贡品”。椿芽在沙颍河畔适应的土壤中生长,把翠绿色呈现给春天。早有明万历二年(1574年)《太和县志》记载:“每届春季,各地游人都到太和尝鲜(指椿芽)。”“春初芽发,早采者贵,晚则质老味淡,尤以谷雨前后为佳。”太和椿芽以黑油椿、红油椿等三个品种口感好,黑油椿被誉为椿芽中的“极品”,这也是沙颍河湿地的土壤赋予其浓郁的幽香。吃上“豆腐拌椿芽”、“椿芽炒鸡蛋”,让齿唇生香。别忘了临走带上腌椿芽,椿芽酱,让你吃着吃着就想到太和了,也想到太和的春天了。

你知道樱桃是怎么红的,是春雨洗润的、是春风陶醉的。当樱桃似珍珠玛瑙般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份晶莹剔透、璀璨耀眼是经过春雨的洗礼,由花到青绿,再由淡黄变成淡红。当你捧着大红的成熟樱桃时,那樱桃一碰就碎,溢出的甜美轻轻的滑落到你的手心,鲜红欲滴,甜甜酸酸的味道沁入心田,心里美极了。这就太和樱桃给你的想象,忘记了看樱花,可别忘了去太和吃樱桃,这味美形娇、富含保健的美容佳品,只有追到太和才吃到这等酸酸的带有清香的味道。

还不来太和吗?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太和在等着你,一场春雨荡涤着太和的风景,温馨的阳光洒过窗口,阳光依旧明媚,春天仍然灿烂。有人说:“春天最先不是看到的,而是闻到的。”在这宛若童话的春天里,何不追着春天奔跑,那里是暖人心脾的地方,推开窗帘,太和淡雅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再不来太和,春天又要走了。

情感散文故乡的初春(当代散文故乡春雨)(2)

一口椿芽咬春光

守了一冬的清淡,一篮翠色的香椿芽摆在眼前,唇齿间流露的尽是春光。带着春色清香的椿芽味道独特,可口的芬芳勾起食欲。吃一口椿芽,不说是春光满怀,但也能品尝到春天的味道。

香椿芽顶着翠嫩的红,在晨曦中带着露珠一尘不染,它不属于花的序列,仿佛一朵花迎着春阳而来,温柔的任春风吹拂。香椿是属于农家的小院吗?那是以前乡村庭院的特有标志。如今路两旁、坝两侧、野外到处都是绽开的香椿芽,到处都能闻到清香的气韵。正如古代诗人牟融在《送徐浩》诗中写的“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金末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更爱香椿的清香,有诗《游天坛杂诗五首·其三》中写的那样:“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家乡的太和香椿历史悠久,是安徽省名特产品,相传已有1000多年历史。唐代用作贡礼,清朝时被御封为“贡椿”,名扬天下。太和香椿生产基地分布在沙颍河沿岸,沙淤两合土和少量沙土为香椿适生土壤。太和香椿资源丰富,分为黑油椿、油椿、清油椿等3个优质品种。椿芽的采收节令性强,要求严。一般采收两次。谷雨前2-5天采收第一次,称头茬椿芽,品质最佳。谷雨后5-7天采收第二次,产量高,品质稍次。《太和县志》对椿芽有记载:“肥嫩、香味浓、油汁厚、叶柄无木质,清脆可口。”尤以谷雨前椿芽品质优良,芽头鲜嫩,色泽油光,肉质肥厚,驰名中外。腌制后的椿芽经久不变质,畅销国内外,受东南亚人的喜爱。

香椿的吃法很多,炒、拌、蒸、炝都可以。典型的菜肴有“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等。我忘不了奶奶摊的香椿饼,她把香椿去根切碎,用水加适量面粉搅成糊状放入香椿搅匀。把饼锅放火上加油,将面糊摊入饼锅,两面烙熟即可出锅。我忘不了母亲的香椿炒鸡蛋,她把香椿切碎,鸡蛋打在碗内,倒入香椿拌匀,待炒时再加些盐和香油等佐料,油热后倒入锅内炒熟即可。我更忘不了妻子腌的香椿,她把香椿洗干净,凉干水分,加适量精盐一起搓揉,使盐渗进去。再放到干净的容器里盖好,过3-5天即可食用。

香椿芽不仅是一道佳蔬,也是大自然馈赠的一道良药。太和椿芽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要的B、C、蛋白质、磷酸盐、铁、钙、钾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尤其在谷雨前采摘的椿芽,更是香鲜脆嫩,清香扑鼻,食之让人提神、明目。既可沏成椿芽茶,又可调拌成面食。据《中国中药大全》记载,椿芽可防止咳嗽、嘶哑、水土不服及妊娠反应等症状。

咬一口带有春味的椿芽,难以忘怀的鲜成就了春天的美味。香椿芽的芬芳,摇曳在心灵深处,是那样的幽远和持久。如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写的那样:“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香椿带着自己的硬气来到春天,岂能错过这一季的鲜味。体味春天,同样也是让身体感受春天。对谷雨时节的特殊情感,便来自香椿。谷雨,就是春天的最后品味期限,何不趁谷雨时节满足口福,吃一口香椿,便能闻到家的气息,一口咬下一个春天,感觉阳光的温度是那么温暖。

等待春天的荷塘

谁把春风带入一个美丽遐想的梦境,让心情拨动春的音符,任思绪在荷塘畔慢慢沉淀。一池残荷败叶在春风中摇曳着,望着那曾经被风雨摧残倒立在水中的残荷,我忘记了感伤。我只记的那是一抹雍容华贵的粉红,谁把它诗化成了残枝败叶?我感念岁月的无情,感念风雨的肆虐,感念冬天的冷漠,让一池艳丽淡化成了寒塘残影。

春,如期而至。面前的荷塘,已香消玉殒。没有宋代诗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婀娜多姿,也没有杨万里描写的“映日荷花别样红”般灿若云霞。剩下只有唐代诗人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凄美颤影,以及宋代诗人秦观“菡萏香消翠叶残”的衰残悲亢。残影满塘,让人感到残荷深处是凄凉。

揽一缕春风入怀,顿觉眼前一亮。顺着夕阳的余辉,残枝败叶在逆光的衬托下,显露卓有意趣的抽象线条,犹如一幅水墨画。我感谢姥姥家留下的这面荷塘,让我有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淡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感觉。沿着荷塘边走边看,惨淡的夕阳透视中的残叶败荷,在涟漪中投下了幽寂的颤影。

采一缕春风入怀,沿着春的足迹在荷塘畔漫步。小时候大多事情已记不清楚,我只记得与大人一起看别人采莲的事,可谓人生最幸采莲人,在梦境中曾梦想乘上一叶扁舟,携上一帆清风,载一船馨香。我与荷花在炎炎的日子里邂逅,粉红的色泽摇曳着迷恋的光环,风雨过后,荷花谢了,望不尽的绿叶红莲已成碎影。荷塘里溢满了春水,遥望一池残枝败叶,伤感之情油然而生。我在梳理着已经被凉风打扰的思绪,凝望着时光轮回的曾经,勾起我对生与死的对比,记忆与泯灭的思念。

谁在演绎春的乐章,我仿佛闻到荷花的芬芳。姥姥轻轻把我推醒,看到我在梦中因伤感流下的泪水,她把我带到荷塘边,我被眼前荷塘的景色震撼了,正像在梦中一样,那曾经开满荷花的荷塘,如今一池残荷,满地萍碎。怎不令我感伤,心中充满凄凉之味呢?姥姥拍拍我说:“人生就像这样,鲜花过后是凋零。就像人生,掺杂着成败。你应该用微笑面对繁华,不能独自面对凄凉,这恐怕就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吧!”姥姥虽识字不多,讲得多有哲理。

听罢姥姥的话,顿生暖意,给我一种如沐春风之感。此时,真想站在荷塘边奏上一曲,赞美残荷,让春风吹去我的迷蒙和魅惑。残荷虽残,残的是那么风流,以坚强的枝叶守望着严冬,任风雪摧残,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守望着一种崇高的涵养。残荷酷似萧条的死亡,把生命的另一面蕴育在污泥之中,虽然残荷冬眠在泥塘里,新的生命之芽正悄悄润育着。残荷虽残,残的是那么的悲壮,用残缺的枝干昭示着顽强,衬托一种功不可没的美,把大自然的神话铭在荷塘的冰冷的水中。

谁把对荷花的相思跌落到春天里?有段时间,当读过李商隐的那句“秋阴不散霜已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感谢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引用一句改得好,“留得残荷听雨声”,一个“残”字恰到好处。再去看那面荷塘,心情真是落到谷底,只剩下一声叹息了。面对失去往日风致的荷塘,心中的确有一种湿漉漉的忧伤,埋怨起秋风的冷漠,埋怨起寒风的无情,埋怨残荷如此孤独,埋怨起春天来得太晚,埋怨起夏日来得太迟。我更埋怨荷花在水中冬眠的太久,别在春水中做梦了,既然冬天过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时姥姥走过来,她悄悄地对我说:“荷花的美,在于生命的轮回。花过了,残荷不也是很美吗?在败落中积蓄沉淀着生命的成熟,蕴藏着信念和勇气。人生的悲壮,在于生命只有一次。”

我喜欢在寒塘残影的境界里独享其静,我想残荷以这种形式呈现在我面前想证明什么?它在昭示着生命的沉寂和坚强,一种挺拔的自信,一种昂扬的意志,一种高亢的力量,那是一种生命的延续,那是生命最后的一种凄美姿态。能在百忙中,去荷塘边聆听一曲雨打残荷的旋律,可谓人生之快事。你的心,可能要收获一种对生命流转的期待,也许会收获一种心灵的纯洁与宁静。在生命的守望与等待中,显得如此坚强和勇敢。残荷无言,让我们用平静的心态去赏荷吧!或许你正在月晓风清的荷塘边无语听荷,可别与残荷演绎那种湿漉漉的伤怀,让你在满目清寥的氛围中,生出一缕淡淡的柔情。别让纷乱的思绪打扰残荷奏出的美妙音符,耐心聆听那荷花叙说的心事。

春天来了,残荷等待有些不耐烦了,它在春风中独舞,袒露出暗香的浮动,向人喻示着娇嫩欲滴的不羁。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轮回,承载着无语的前世与今生。残荷败叶,昭示着枯萎,并不意味着死亡。它用那种厚重和内敛,在污泥中蕴藏新的生机,聚集着等待春天的能量和养分。看荷,犹如看人生,总会有那么多起起伏伏。放下忧伤,在美丽的荷塘边,去等待春天的到来。

情感散文故乡的初春(当代散文故乡春雨)(3)

春风里,聆听一场花事

徐徐的春风掀起皱皱的衣角,把一季花事飘散。去安徽太和“樱花小镇”看樱花,又在濛濛烟雨中,那份空灵只有春天知道,仿佛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烟雨滑过樱花的边际,宁静成深深的思念。位于沙颍河畔的“樱花小镇” 樱红柳绿、花香四溢。置身于幽香艳丽的千亩樱花之地,万亩生态林点缀着绿色的画面,去聆听“樱花小镇”一场花事。

种满期望的春天,处处樱花呢喃,在鸟呜的伴奏下,聆听一场花事。用一季的花香,把自己醉在记忆的深处。太和“樱花小镇”的樱花花期很短,漫天花雨,犹如盛宴。绚烂的让你眼花缭乱,烟雨中花瓣随风飘散,仿佛落下一场纷纷洒洒的雪。樱花掩映着白墙黛瓦的半开放式农家小院鳞次栉比,花开花谢,绿植相伴的道路绵延至村子深处。政府投资6000万元提高绿化、亮化、硬化、彩化等基础设施,不段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了“樱花小镇”的“颜值”。“樱花小镇”的樱花虽然娇艳,掩映重迭,却弱不经风。窥一朵,有独特的艳;窥一树,有四溢的美。春天去“樱花小镇”赏樱花,别错过了最绚烂的时间。沿着樱花铺就的小路,风景另有一番。身在“樱花小镇”的樱花丛中,自然做了一回赏花人。

“世间本无林黛玉,何处寻觅葬花人。”“樱花小镇”的樱花凋零的无声无息,给人以美的感觉。纵然我等有颗葬花之心,怎忍心这落红随春水漂散。岂能有卖弄葬花的心情,体会这般心思的大有人在,只能用镜头保存了这美好的记忆。被誉为“樱花小镇”的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吴营社区王付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当地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实施“三线三边”绿化提升工程的机遇,在吴营社区谋划了万亩森林公园项目。借助项目实施的契机,吴营社区将所有土地统一流转给种植大户和企业,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为社区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随风散落的樱花,花开花谢,季节的轮回,展示自己的奇和美,不免让人有些遗憾。“樱花小镇”的樱花微微一笑不是倾国倾城,怎能将我等笼罩在春雨的季节里?当地政府充分发挥村居毗邻万亩生态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探索乡村振兴之路。每年3、4月份,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呈现在游人面前,万亩生态林中的千亩樱花会迎来大量游客。在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的基础上,吴营社区因地制宜,从道路、墙体、院落、绿化等多个方面对王付村进行了全面改造,“樱花小镇”如今的模样吸引游客留连忘返。

“樱花小镇”满树的烂漫被春意包围着,心境犹如这雨中的樱花。怀着那份纯洁的期望,别在窃窃私语,别在低吟浅唱。留给樱花绽放的只在春天里,一生终该相见几次樱花才不觉得遗憾呢?当地政府深入挖掘“樱花小镇”资源,完善村里的水、电、气、路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让村民们享受好生态带来的好收益。每年春天,“樱花小镇”的樱花都会绽放,都会芬芳。每个人都要珍惜每次遇见,珍惜相遇中的收获。春天里,我在樱花丛中为春风执笔,谁在等待这场花事,换成浅浅的凝望,痴守一份温馨的安然,去聆听“樱花小镇”一场花事。

春雨从线装书里飘向故乡

春雨从线装书里飘向故乡,让那份相约定格在春雨中,使我感受到春雨的魅力。只想好好捡起春雨的足迹,踩着春风的节奏,去点缀大自然的美好,温暖富有诗意的一地花香,绚烂一个季节的相守。在相约相守的日子里,忍不住和春雨亲吻,享受春雨那轻柔的抚慰。仰望春雨在天地间划过的一道弧线,我的心弦在颤动,仿佛心与春雨相互交融。感受到春雨是个画家,又是个诗人,更像个音乐大师,把大自然绽放的那么风情万种,把人世间美化的柳绿桃红。我经不起春雨的诱惑,只想投身于春雨的怀抱。

春雨从线装书里飘向故乡,喜欢在春雨中徘徊,领悟到那无声的雨滴,恰似上帝的泪珠。春雨是春天这个季节不可替代的使者,为春天添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这飘飘洒洒的春雨落下,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犹如一首优美的诗,好像一曲动人的歌。让人感到生命中有了春雨变得丰富多彩,大自然有了春雨变得绚丽多姿。在春雨中踟蹰,心中产生一种超越的境界,把灰色的忘却了,把彩色的沉淀了。随着岁月慢慢变迁,经历的是是非非逐渐淡去,而对春雨喜欢的那份挚爱不能忘怀。

春雨从线装书里飘向故乡,春天的美,最美恰如烟雨中。烟雨把大自然唤醒,放飞思绪去寻找春雨最有价值的落点。春雨纷纷,这是记忆的画面。那飘落的不仅仅是雨滴,还是回忆和思念。再婉约的文字,也难以描写此时的心情。寻找春雨落下的地方,去寻觅一首恬静而悠然的牧童小调,那里贮藏的仍是相守一场的春雨故事。

情感散文故乡的初春(当代散文故乡春雨)(4)

春雨从线装书里飘向故乡,感悟颇多。春雨有春雨的色彩,赐大自然以生机,馈人世间以生命,给大地带来希望。每个人心海上都会飘过几多春雨,每个人回忆中都会掠过几多春风。春雨有春雨的温度,春雨成就了初春的孕育,完成了希冀的播撒,所有的美丽从这里萌动,来得是那样的自然。春雨有春雨的性格,春雨是那么宽容而附和、从容而热情、和谐而自然,人生岂不是如此!

春雨从线装书里飘向故乡,在原野上刻下了季节的灵魂。聆听春雨的心跳,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春雨既是我们心灵的体会,也是我们心灵的感受。释放春雨的情愫,我们永远感悟春雨的期许与和谐,把一份幸福快乐的心情融入浓浓的春意中。此时此刻,想把自己变成一个拾荒者,收进春雨中一切美景,完成一段生命的壮举。春雨是缠绵的,犹如天空在倾诉,真情执著地洗涤大自然累积的污垢,洗尽人间铅华。春雨又是有灵性的,往往文人一句哲思妙语,把大自然点缀的五彩缤纷。春雨恰到好处的下着,滋润着大地万物的繁荣。听着春雨深邃透彻的吟唱,将一份震撼的美定格在视线的尽头,成为心中一段抹不去的印记。

春雨从线装书里飘向故乡,春雨在我的思绪中停了下来,一场春雨会不会淋湿我那颗感伤的心。人世间的悲喜剧每天都在发生,自己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演员。在这充满激情、满载希望的季节里,读懂春雨需要时间,雨落时寻思着雨停,雨停时静候着雨落。落雨的声音依稀在耳畔回响,春雨是充满激情,又是充满魔力的,刷新了活力,美化了大千世界,滋润着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带来了春天的祝愿,带来了春风的祈福。把一颗疲惫的心,交给久违的春雨,收拾一下沮丧的心情,领会生命中的那份执著。隔窗听雨的感觉是那样的惬意,可以排遣心中的忧伤和惆怅,享受春雨的静谧、安详,我仿佛听到的不仅是雨声,还有心声!在夜幕降临之际,春雨也许困了。我非常羡慕春雨从不选择土地的贫瘠和肥沃,总是随着春风而来,伴着夏天而去。更加敬佩春雨制造的动听音符,使那颗受伤的心在大自然中得以升华。

春雨从线装书里飘向故乡,假如没有春雨,何来姹紫嫣红的花蕊;假如没有春雨,何来春意盎然的温馨;假如没有春雨,何来丰衣足食的生活。如果我是春雨,我会唤醒大地沉睡的生灵;如果我是春雨,我会滋润万生生长。春雨是春天的灵魂,缺少了春雨,春天就没有神韵。我想用春雨编织着对大自然的爱,对人世间的一份亲情,让春雨洗尽冬天的印迹,点染一个明媚的春天。握一指春风,签约一单温暖的希望,相约一场赶往春天的雨,把经年过往的红尘抖落,用耕耘装订春雨,让那份相约定格在春天里。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电话:13210570289 (入会) 18765312921 (投稿)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