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直升机坠海遇难者(厦门直升机坠机)

上周5下午4点40分左右,北京泛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贝尔206B飞机(机号B-7720),执行空中游览飞行任务时,坠落在厦门观音山附近海域。包括机长在内,机上共载有4人。

经过救援队的全力搜救,当天从失事飞机内找到3名遇难者遗体,最后一名遇难者遗体也在20日,也就是周六的下午找到。机上4人全部遇难。

厦门直升机坠海遇难者(厦门直升机坠机)(1)

事故发生后,民航华东局官网发布了《关于一起通航不安全事件的情况通报》,通报内容显示,民航华东局已针对这一次“厦门直升机坠海”事件立调查组,将依法展开事件调查。

厦门直升机坠海遇难者(厦门直升机坠机)(2)

这架直升机坠落海域时,有监控视频拍摄下了全过程。

厦门直升机坠海遇难者(厦门直升机坠机)(3)

从这段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直升机应该是已经失去了动力,整个机身呈45度角的方向,机头朝下,快速插进了海面,砸起了巨大的水花。

从视频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海上的雾气比较重,厦门市气象局在当时,也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预计未来12小时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部分街镇和近海将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大雾天气,局部能见度低于200米。

现在,坠毁的直升飞机已经被打捞上来,剩下机身碎片还在打捞之中,而厦门观音山这项直升机观光项目,目前已暂停运行。

厦门直升机坠海遇难者(厦门直升机坠机)(4)

直升机坠机事件,这不是第一次。去年1月27号的时候,篮球明星科比,也是因为搭乘的直升机坠机遇难,当时,科比搭乘那架直升机,机上一共有9人,无人幸免于难。

英超莱斯特城俱乐部老板维猜同样也是遭遇直升机坠机事故遇难,这一件件直升机坠机事故,让人唏嘘。

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15年直升机事故率是,每十万飞行小时大概有5起事故。

对比一下,民航的事故率,是百万小时0.039起事故,相比之下,直升机的事故率,是要高上不少。

同样是飞机,那直升机的安全性,看上去要比民航客机差上不少。

直升机真的安全系数不高吗?

只要是我们生活这个世界上,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更先到来。直升机在安全性上,有它自己不足的地方。比如尾桨,还有旋翼,都是直升机容易出现机械故障的地方。军事专家宋心之认为直升机的故障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机械故障,而机械故障当中呢,尾桨的故障是占一定比例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尾桨能保证直升机不会打转,因为旋翼朝一个方向转的时候,受反作用力影响,机身是会朝反方向转的,而这个反方向转的力矩,就要靠尾桨克服,如果一旦传动上出了问题,尾桨失效的话,直升机就会在空中打转。

还有就是旋翼容易出故障,旋翼就是一个狭长的机翼,在机身的上面在转圈,这个过程当中,旋翼跟固定翼飞机一样,要求这个旋翼有一个正向的迎角,才能产生正升力,如果产生负向迎角的话,那么就会出问题。

当然,大部分的直升机的座椅底部,都有一个滑轨设计,在受到垂直冲击时,座椅向下滑动,吸收冲击能力,虽然这种防护方案并没有很完美,但是好像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直升机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

中大型直升机都有不止一台发动机,一台失效也可以保障直升机安全降落。这次厦门直升机坠海事故中的直升机,也就是贝尔-206直升机,是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在OH-4A轻型观察直升机的基础上发展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但双发动机对这种轻型直升机来说,是属于选配装置。也就说,像汽车那样,有些配置,不包含在标准配置里。

不过现在故事的调查报告还没有出来,我们还没办法得到,出事的这架贝尔-206直升机,是单发还是双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贝尔206直升机一直是受到好评的,被称为最安全、最可靠的直升机。

去年科比搭乘的那架直升机的安全系数也很高,科比乘坐的那架西科斯基S-76B型的直升机,自推出以来,35年间,这个型号的直升机仅坠毁过3次,共造成13人死亡。

通常导致直升机坠机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直升机坠机的原因,非常复杂,去年科比坠机时,从飞行路线来看,飞行员阿拉控制着直升机在15分钟内至少盘旋了10圈才坠毁,而阿拉的朋友和同事都形容他是一位十分熟练、冷静并且经验丰富,具备一切高水平的飞行员,而且,他还在教学生如何开飞机。

操控直升机,并不是像电影那样,只要是主角,找到一架直升机,随随便便就可以跳上去开走,逃出升天。

一般的民用客机,比如波音客机,从起飞到降落,全程都有电脑系统的参与,而且在平飞过程中,机长几乎不用人工操作,机上的电脑系统,就可以按照设定好的航行,自动的把飞机安全的带到目的地,但直升机上,并没有这样的系统。

比如科比乘坐的那架西科斯基S-76直升机,是直升机经典造型,整个直升机的前进、后退、悬停、转向等动作,都主要靠主旋翼的动作来实现。

主旋翼的操控特别复杂,需要通过操纵杆,来改变整个机身的姿态。此外还有脚舵,在飞行员的下方,有脚舵控制器,飞行员要通过踩脚舵来调整直升机尾桨的攻角,也就是角度,从尔改变尾桨的推力大小和角度。所以,要开动一架直升机,需要手脚并用。

直升机基本都是低空飞行,面对的起降环境也更复杂,即使飞行员全程操作不出问题,但一旦遇上天气情况的变化,比如侧风、大雾这样的问题,就会影响直升机的姿态,就需要飞行员马上作出反应,要求很高。

所以,一个直升机飞行员比固定翼飞行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熟练掌握驾驶技巧,而且几个月不碰直升机,飞行技术也会下降。从这个角度来讲,直升机的安全性,确实要比民航航班差上一些。

直升机出了问题,该如何逃生?

首先,直升机和战斗不一样,没有弹射逃生的系统。像俄罗斯的卡-52共轴反转双旋翼式直升机,这是有弹射系统的,但它是属于军用机的范畴,和我们日常见到的民用直升机不一样,这里就不多作讨论。

直升机在空中出了问题,因为飞行高底很低,所以下坠的时间也很短。科比事故中,飞行员全力挽救,最后也只是把下坠过程,撑到了1分钟,而我们从厦门直升机坠海事故的视频中看到,整个坠机过程,只有几秒钟,对普通人而言,面对这种情况,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一切就结束了。

而且直升机上,不会配备降落伞,这和民用客机是一样的。通常直升机的执飞高度都不太高,达不到开伞的高度要求,而且直升机的旋翼会产生强大的气流,这也会让跳伞的过程,超出控制范围。

另外,跳伞也同样也是一个技术活儿,并不是一个没经过训练的普通人,马上就可以上手操作的,没受过训练的普通乘客,基本不可能安全地完成整个跳伞的过程,与其考虑跳伞,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飞机的整体安全性上面,来得更实在。

厦门直升机坠海的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砸起了很大水花,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飞机在水面迫降,机上人员还是有生还机率的,但这一次,从视频上我们可以看到,直升机基本是45度角下落,在接触水面的时候,基本是整个飞机砸向水平的。

就像跳水运动员,他们如果入水姿势不对,整个人拍向水面,那他们也是会受伤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