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出八不归有什么含义(中论八不中道不)
虽然佛教各宗派都主张“空”的思想,但各宗有自己不同的解释。不仅佛教以“空”为根本思想,外道也主张“空”为万物之本。比如,外道主张断灭空、小乘主张人空、大乘主张人法二空。由此可见,诸家虽然皆说诸法是空,但仍然有个“空”而存在,既然有个空即非是毕竟空。而今言《中论》所说的“空”与诸家主张截然不同。不仅说一切法是空,而且空亦是空。此“空”并不是外道所在地说的“虚无空”,而是对有、无的双重否定,说虽有非真有,虽无非真无;有不是真有,因无而说有,无不是真无,因有而说无;这种非有非无的中道思想即是“空”。因此,《中论》所主张的“空”是一种中道思想理论。在《中论》中观“空”的意义可从三个方面展现。首先开篇明“八不”,因此八不中道是体现当体空的意义。
《中论》开篇明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之八不偈颂。表明了本论的中心是阐述“中道”。所以名为《中论》者,“中”即是正而不偏的意思,凡是有无、生灭、断常等皆是两边之见,非是中道。唯有“八不”理庥才是不偏二边的中道正观,故名《中论》。因此,八不中道是对《中论》最好的释题。今所言“八不”者,是否定之意,否定一切诸法的实有自性,标明诸法的中道第一义。学人若能如此体悟诸法缘生如幻、自性不可得,即是体悟了诸法实相。
“八不”是对治四种执著,破一切邪见而开显中道实相。今言不生不灭者,是对治凡夫的有无之见而言,凡夫认为诸法之生灭是实有,故今言虽生而实无所生,虽灭亡而实无所灭。不常不断者,是对治声闻人之涅是常见。因为声闻二乘怖畏生死而急断烦恼,证得永恒常住涅。而今言烦恼本空无可断,涅无性非可证。不一不异者,是对治外道人我见,因为外道执有神我与阴一体或异体。今明人法二空,故不可说是一或是异。不来不去者,是对治初学大乘有所得见。初学大乘之人执著于诸法有所来有所去,而不知诸法实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故今明八不对治此四种邪见明一中道实相。所以《华严经》云:“文殊法常尔,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更无异趣也。”
虽说“八不”,其实只说不生不灭二不,虽说不生不灭,关键在于“不生”。如果一法不生,则法无所灭,即是不生不灭。若一法不生不灭,则一切法无有生灭、断常、去来等一切是事。扫以说“不”是总破一切邪见。今言“不生”者,是说一切法本来不生,横遍十方、竖通三世。所言“生”者,是对“灭”而言。从世俗谛讲,诸法是相待缘起,假名言说,诸法假缘而生,假缘而灭,即是生灭法。有生灭则一切法成,非断灭之见。若从第一义而言,诸法本来清净,虽生而无所生,虽灭而无所灭。离生灭则无法可生。如《中论·去来品》中说:“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不可得。”说明诸法若已有去,则无有去法,因为已经去过子,则不名为去。如果说还没有去时也不名为去法,因为未去之时不名为去。若诸法离开了已去和未去而有去法者,则一法有二去。一法有二体者无有此法。所以说诸法在已去、未去、去时三法皆不可言有去,岂能言有法生。又如《中论·成坏品》云:“法不众自生,亦不从他生,不从自他生,云何而言生。”说明诸法自己不能生自己,法若能自生则生生无尽。故不自生更不从他生。因为,对自而言他生,若无自何有他,自他相待而言,更何况对自而言他生亦是自生,自生不名为有生。因为两法相待才可言生,因此他亦不生。自他合为共生,今三法皆不能生,那有生法可言。以《肇论》云:“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大智度论》亦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皆说明动静去来不相离异,动中求静者,动而常静,因静不离动,来不离去,来去动静本自不生,名为法空。
若能如此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者,则为中道观。《中论》所明空观即是中道观。因此《中论》的八不中道意义就是渚法实相。故《肇论》云:“性常自空谓之性空,性空曰法性,法相如是,故曰实相。”所以说诸法实相即是空相,空相即是中道实相。因此《中论》所说的“空”即是中道实相。(作者,理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