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看懂山东省八大战略(山东五国是怎么掉进自己挖的坑里的)

经过不懈的努力,山东五国在一次次的合纵制约秦齐之中渐渐掉进了自己挖的坑里去了,反倒是秦国,被诸国制约之中越来越强。

上篇说到诸国合纵连横的第一阶段,魏国处于“核心”位置,双方都要拉拢魏国才能行动;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bug——齐国干啥去了?之前说过,马陵之战后,齐国击败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者,可以与秦国东西对峙,那各国又是合纵又是连横地打得这么热闹,齐国几乎都没有参加过;就连前318年公孙衍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五国伐秦”齐国都没有参加,齐国在忙啥?

齐国此时跟之前的秦国一样,一直在忙自己的事业。

前316年,燕国内部出了问题。先是燕王姬哙把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后来燕王的太子发动了叛乱,燕国都城一片混乱;前314年,齐宣王趁机入侵燕国,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让燕国灭亡了。此后,齐军虽然回撤,但是,齐燕的梁子是结下了,自古燕地多勇士,齐国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后话。

一、孟尝君攻楚与垂沙之战

前306年,齐相孟尝君田文策划合纵攻秦,就捎信给楚怀王一起干。至于为什么要发动这次合纵,史学界推测可能是齐国想宣誓一下自己的地位。

恰巧这时秦昭襄王继位,秦楚关系密切:因为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是楚国人,在宣太后的主持下,秦楚联姻,昭襄王娶了楚人为王后,楚怀王派了人去秦国当相国,双方又是会盟又是归还土地又是互换质子,亲密的不得了。

前302年,在秦国当人质的楚太子横杀了一个秦国大夫之后逃回,秦楚关系又发生了变化。这俩一翻脸,秦国跟韩魏两国关系又紧密了,双方又是一通会盟归还土地以示友好。没了秦国的盟约,孟尝君又组织韩魏齐攻楚,这次为了以防万一秦国又来救援,就先使了离间计,派人对楚王说要出兵攻秦,你楚国要是愿意出力,到时候咱们把秦国攻下来,之前你丢的汉中郡啥的就都能抢回来。楚王上当了,三家联军半路掉头来攻打楚国。秦国之前听说了他们的密谋,虽然现在楚国危机,但难保他们是装的啊,说不定正张好口袋等我钻呢,也不敢发兵来救,最后三家联军在沘水旁的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大败楚军,宛、叶以北的土地也为韩、魏两国所取得。史称“垂沙之战”。

一图看懂山东省八大战略(山东五国是怎么掉进自己挖的坑里的)(1)

秦国一看,楚国这次是真的虚了,也趁他病来要他命,接连两年攻伐楚国,楚国内部又有人造反,还把郢都都攻下来了,差点就灭国了。

楚国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向齐国求和,把太子横送到了齐国当质子。秦国紧接着也送了秦昭襄王的弟弟泾阳君到齐国当人质,防止齐楚联合。这就像三角恋爱,本来就是两个钻石王老五,如果一个示爱另一个没有表示,那就可能倒向示爱的那一个,如果两个人同时示爱,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总要权衡一下利弊,秦国要的就是这个权衡利弊的时间。

齐国的权衡让楚国更加内外交困。前299年,秦昭王趁机邀请楚怀王到武关这个地方来举行首脑会晤,探讨一下合作进攻韩魏两国的事。

当时的楚国贵族兼高官——屈原就劝怀王,咱两国还在战争状态呢,你去访问秦国,那不是羊入虎口吗?怀王早年还是很信任屈原的,可惜现在屈原在怀王眼里已经如人老珠黄一般,不再受宠。怀王不听。结果刚到武关就被扣留了。

秦国逼楚王到咸阳去称臣,还要割让两个郡。楚怀王说,我好歹是个王,你这样太不讲武德了,搞得我不光要失去土地,还要失去面子,就不给。

国王被扣留,国内的人肯定要另立新君,就像后来的大明朱祁镇被瓦剌活捉,于谦就拥立朱祁钰当皇帝,反正谁当皇帝都一样,重要的是得有一个,免得对方觉得奇货可居,漫天要价。

楚怀王的太子横当时在齐国当人质,楚国大臣怕齐国趁机要挟,就伪造怀王去世的消息让齐国放人回家奔丧。这边齐国也开出了两个条件,要么用太子换楚国割让土地;要么给我土地我把太子杀了,你们国内再立谁都可以。太子横回到楚国后又不愿意割让土地,但又怕齐国来报复,就分三步走:一路去齐国献地,一路派军加强防守,还有一路去秦国求救。

秦齐两国再次因为对楚国的争取而对峙起来。

二、孟尝君攻秦

前307年,赵国的武灵王推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发展骑兵。六年后,赵军实力大增,灭了中山国。此后,赵国开始跟秦国缓和关系。

这时,在垂沙击败楚军的孟尝君名声大噪,前299年,秦昭襄王召孟尝君入秦为相。一方面是看中了孟尝君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有跟齐国缓和关系的计划。

赵国原本夹在齐秦中间,现在赵国决定倒向秦国,一定不能让齐国更秦国联合起来。所以赵武灵王斥重金请秦昭襄王免去孟尝君的相国职务,派自己的重臣楼缓入秦为相。

正巧又有人进谗言说孟尝君一心只想着自己的母国,不会真心为秦国谋划,昭襄王就想杀了孟尝君,毕竟有魏惠王放跑卫鞅的前车之鉴在嘛。孟尝君手下那群三教九流无所不有的门客这个时候又发挥了作用,有人扮成狗子偷了白狐皮衣去贿赂秦昭襄王的妃子,有人学鸡叫骗开了城门,孟尝君得以逃脱秦国。

回到齐国的孟尝君立马着手组织齐、韩、魏合纵攻秦,此次大规模伐秦,历时长达三年之久,三国联军攻破了函谷关,迫使秦国归还了河西、武遂才退兵。诸国的合纵终于成功了一次!

三、摇摆不定的齐国

就在孟尝君入秦的同一年,赵国开始作死了。自视武功卓绝的赵武灵王自称主父,沉迷军事,让他的小儿子继位,引起了其他儿子的不满,举兵夺位。前296年,叛变的公子成逃进赵武灵王居住的沙丘宫,小儿子率军围困,致使赵武灵王活活饿死。帝王家的生活真是残酷啊!可怜赵武灵王也算一代雄主,最后落得这么个死法,几乎可以算是战国君主中死得最惨的之一了,当然,比他更惨的还有齐湣王,是被吊起来抽筋扒皮杀死的。

多说一句,赵武灵王的谥号意味深长,一个“灵”字说明后世对他的评价其实很一般。《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关于他的一个故事:说他自称主父之后,想率军从云中这个地方南下偷袭秦国都城咸阳,为了万无一失,他亲自到秦国化装侦查,偷偷查看了秦国的山川地理和秦昭襄王的为人处世。等到秦国发现这人气度不凡之后再去追杀,他已经金蝉脱壳了。用北京话说,这哥们真是个顽主啊。

赵武灵王一死,跟秦国的关系就不那么紧密了,楼缓在秦国也就没有了什么地位和作用,昭襄王罢免了楼缓,重新启用魏冉为相。齐国这边孟尝君因为好友劫持了齐湣王而被猜忌,被迫逃去魏国;两国主政的人都没有了互相敌对的战略部署,达成了高度的默契,几乎同时停止了互相去对方的地面上闹事,开始各自闷头吃窝边草。秦国的目标依然是击败韩魏向东发展,而齐国的就像之前一样,丝毫没有预见到来自秦国扩张的威胁,只想着吞并赋予的宋国。

前294年开始,秦国在向寿、白起、司马错、魏冉等名将的推动下,攻占韩国武始、新城、宛;魏国的轵、邓、垣、蒲阪、皮氏等;迫使魏国进献河东400里地;连克韩国河内61座城邑,进献武遂到平阳的200里土地。但是,魏国后来又把黄河中游的重要渡口 河阳 送给了赵国,引起秦国的不满,为后来秦国称帝,五国伐赵埋下伏笔。

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立为“西帝”,并给齐湣王送了“东帝”的称号,他俩约定一起攻赵。

这个时候,苏秦该登场了。

关于苏秦,历史上的记载差别很大,现在也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苏秦是一个大间谍,是兵家讲得“死间”的杰出代表,算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现身了。是他看到了燕昭王想要灭齐报仇的雄心,于是提出自己的构想:疲惫齐国,借五国之手灭齐。具体操作:燕昭王派苏秦入秦,游说齐湣王四处出击,燕国派军援助齐国,尤其是灭亡各国都虎视眈眈的宋国,引起各国对齐国的不满,从而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在秦昭襄王送“东帝”称号给齐湣王的时候,是苏秦劝说齐湣王不要攻赵,因为,灭亡了赵国,齐国实力大增,会增加灭齐的难度;如果是攻秦就好办多了,就算是侥幸成功,秦国远在西北,对齐国的好处没有那么大。苏秦因此被齐、赵、燕同时任命为相国,同时封为“武安君”,后世用夸张的手法描述说苏秦 配六国相印 !其实只有三国。

于是,齐赵魏楚加上不请自来的燕国一起出兵伐秦了。

虽说表面上是五国攻秦,其实齐赵魏三国都想趁机拿下宋国。

所以,五国在给秦国造成损失的同时,也激化了合纵五国内部的矛盾:齐赵魏都想要富裕的宋国,互不相让;齐国的意思是,我把宋国灭了之后可以给你们分点儿土地,你们别亲自上手啊,这样让我这个老大很没面子;赵魏两国内部原本就存在的攻齐派如魏相孟尝君和赵将韩徐又开始发力,敌对势力的转变让齐秦两国继续联合起来,还是各吃窝边草:秦攻取魏国的旧都安邑,齐继续攻打宋国,互不干涉。

四、五国伐齐与秦楚获利

前287年左右,齐灭了宋,秦也攻占了魏的安邑。

吞并了宋国的齐国让大家都很没有安全感;原本都盯着宋国的富裕城市陶邑,现在谁也没得到他,也都想把这块肥肉抢过来,比如秦相魏冉,赵相奉阳君。秦王又说他跟宋国很有爱,齐国这么干让他很受伤。于是,五国愉快地决定攻齐,统军主帅是乐毅。至于为什么是乐毅,大概率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齐燕有仇,燕国将军来统军一定会对齐国下死手,到时候诸国可以坐收渔利。

前285年,秦将蒙骜率先攻齐国的河东地区;乐毅率五国联军先攻占黄河北岸的灵丘,并以此为依托越过黄河进攻济水。齐国征发全国之力在济西迎战,齐湣王急需一场胜利,就对齐军主将触子说,你要是不出战,就灭了你的宗族,刨了你祖坟。触子心里估计都开始骂娘了,等到两军临阵,触子鸣金退兵,五国大胜,史称济西之战。齐湣王有没有刨触子的祖坟不知道,但是,齐湣王的祖坟差不多是被乐毅给刨了。

联军越过济水,直取齐国首都临淄。齐将达子在临淄西边的秦周防守,让齐湣王多发点奖金给士卒,齐王不给,齐军大败,联军攻入临淄城,史称秦周之战!

一图看懂山东省八大战略(山东五国是怎么掉进自己挖的坑里的)(2)

临淄城被攻破,齐湣王逃到莒国(就是现在的莒县)。当时,楚国没有参加伐齐的行动,派淖齿率军来帮助齐国,其实是为了方便取回当年被宋国夺取的楚淮北地区。淖齿跟齐湣王发生冲突,杀死了齐湣王。

一图看懂山东省八大战略(山东五国是怎么掉进自己挖的坑里的)(3)

齐国战败,最富庶的陶邑被秦国占领,成为魏冉的封地。魏国和赵国因为直接跟齐国接壤,也分得了很多的土地,相比较而言,反倒是秦国只得到了陶邑一块飞地,倒是有点出力不讨好的意思,不过,秦国跟李云龙一样,是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的。

乐毅在前方攻齐的时候,秦国在后方开始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秦军攻势凌厉,几乎灭亡了魏国,魏相孟尝君临危受命游说赵燕两国:如果魏国屈服与秦国,那燕赵将面临秦魏两国的围攻。

次年,为了避免赵国再次救援,秦军先把赵国削了一通,然后才派白起进攻魏国。

秦军也没想到赵燕还敢来救援。就被两国联军围困,战败求和,这恐怕是战神白起一生为数不多的失败。不过,秦国此时虽然强盛,但还没强大的可以灭亡一国。前前后后,秦国攻魏20余年,“秦七攻魏,五入囿中”,就是说秦国七次伐魏,五次攻到了魏王的后花园里,兵临国都城下,始终没有灭亡魏国。

其中原因一方面是魏国毕竟是个大国,另一方面,就像孟尝君说的那样,魏国处于秦国和山东各国的缓冲区,是非救不可的,如果没有了魏国的缓冲,首当其冲的就是燕赵齐魏等国了,到时候,把战火烧到自己国土上损失就大了。就像美帝在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场上平均每场战役要损失2.5万人,即使这样他都没炸沉日本四岛;却要玩命追杀他认为策划了911的拉登,一大原因就是他把战火烧到了美帝的本土上。

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猜忌乐毅,改用骑劫为帅,骑劫暴虐,激起齐地民众反抗,齐王宗族田单在即墨反攻,收复失地,史称田单复国。但是,失去的东西可以再夺回来,却不意味着可以回到原来的状态,齐国再也无法回到巅峰状态。

燕昭王去世的同一年,孟尝君田文也去世了。

有时候,形势比人强,自己的强大有可能是奋斗的结果,也可能全靠同行衬托。在战国的纵横混战中,秦国最终成为七雄中唯一的霸主,六国再也不能直面秦国的挑战。没有了张仪、苏秦、孟尝君之类的主政者,战国的合纵连横也进入渐渐走向尾声,虽然,他们仍然进行了数次的合纵挣扎,但已无力影响最终的结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