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

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1)

横岗山

——青蒿往事之五

文|刘林君

在老家,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高山——横岗山,也叫匡山。它横卧在广济县(武穴市)的东北角,南北方向延绵数十里,形成一山分三县(蕲春、黄梅、广济)的天然界线。

主峰耸立在青蒿、绿林两村之间,海拔815米,与隔江相望的庐山,遥相呼应,素有匡庐之称。

由横岗山主峰向西南向伸出的众多山脉,其间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田野垸场。若晴日远眺,可见八十里外的长江,如一条的丝带,由西向东蜿蜒飘过。

横岗山上最古老的庙宇是玉皇殿,始建于隋朝,立于天柱峰顶端,站在山脚下,能清晰看到大殿的屋脊映着蓝天,宛若天上的宫阙。

沿山脚向上,依次建有是一天门、二天门,东狱庙,三天门等神殿。

起始点是一天门,原址就在青蒿铺的荆竹中学旁边,据说中学校址原也是它的一部份。因此,传统的上山路径是从青蒿铺开始。

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2)

青蒿铺,在东西两面的荆、梅水库没有修建之前,是一个三县交通要道,沿路店铺作坊客栈林立,上山进香的香客大都在此歇脚,并准备好香纸炮烛等用品,然后从一天门开始,一路沿途拜香而上。

横岗山是一座道教为主,佛教相辅的宗教名山。道教场所称宫祠殿府、庙庵坛观等,名目较多。佛教的较少,多称为寺、院。

横岗山的神殿建设较早,开山祖师是真武大帝,从山下至山顶,早于佛教形成了完整的神邸布局。

供奉的神灵有玉皇、真武、药王、圣母,天王,财神等。

道教的神仙都以历史神话人物为原型,以客观生活为蓝本,创造出三清、三官、大帝、天王、金刚等众多人物,是本土宗教。

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3)

佛教的神仙来源于印度,始于西汉明帝,鼎盛于南北朝。神灵体系由佛、菩萨、罗汉等构成。

横岗山佛教的寺院也有不少,如四祖禅院、林隐寺、云盖寺、万佛洞等。山上鼎盛时期庙宇200间,僧众一千余人,晨钟暮鼓,氤氲烟霞,甚为壮观。

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4)

儿时的横岗山还没有开放佛事,众多庙宇已为破败不堪,庙宇内也少有神像,只有山顶的一二个主庙才保留了一小部份朴实原始的小雕塑,披着一片红布,供奉在皳黑昏暗的神龛里,极是内敛。

大多的庙舍改为国营林场,寺院也由林场看管,半山腰以下的寺院,都辟为林管员的生活办公场所,早已没有和尚了。

记得有一个小学同学,叫杨森的,他父亲是林场领导,他们一家就住在东狱庙里。

我们那时很惊奇,听老人说东狱庙是阎王判官的所在地,那有黑白无常、牛头马面,还有众多小鬼受刑的惨状塑像,白天进去也毛骨悚然。

所以,我们总用惊奇的眼光,极力地在他身上探寻一种阴曹地府的气息,但终究毫无迹象。

杨森是一位很开朗阳光的小伙伴,活泼豪爽,白净微胖的小脸上,笑起来闪动着两个小酒窝。

横岗山,我们一年基本要上去两次,一次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一次是年底随大人去进香。

小学组织的春游很是热闹,大小约七八个班,每次二百来人,小伙伴们一早就换上新衣兴冲冲来了学校,都斜背着一只小背包,包里装的是各家各户自带的零食,也有向父母要来的五角一元的零花钱,老师们让大家在操场上排好队,分派各大小队长的任务,可我们的心思却是盯着大家的背包,嘟哝比划着,谁有什么好吃的,什么味道,如何交换,买什么好吃的等等。

春游不是目的,能不上课,有好吃、好玩,可以光明正大地玩上一天,就是最开心的事了。

在山顶的祖爷殿里,那时有一位老和尚,叫(释)宏参。跟平常人一样,中等身高,微胖,说话很少,平时就负责仅存几处庙堂的打扫维护工作,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偶尔低头做事时,依稀能看到他脑门上有三排整齐泛白的戒孔。那时好象没有光头,头上是花白相间的短茬,有些稀疏了。

我们的垸场就在山下,小时也经常见他路过垸里,或在青蒿铺采办些物品。这位老人身体很健朗,听说会一些医道,偶尔听说他帮谁谁治好了病,我们对他感兴趣的是听说他会武功,所以,每次经过垸场时,总跟在他身后,想见识下他神奇的地方。

另一次上山,随行多为长辈,我作为家里代表进香,顿觉有一种神圣的仪式感。于是跟在大人身后,尽量压抑着自已玩性,规矩了许多。

一路从青蒿铺一天门开始,沿回头寺、东狱庙而上。随着八十年代的开放,原林场占用的庙舍渐渐恢复,沿途的主要寺庙也得以复原。

现在的东狱庙是上下两重瓦房,每重辟有四、五个大间,终于能看到老人讲述中阴曹地府的场面。东狱庙迎门的是黑白无常,身比人高,尖帽吊眼,吐着齐腰的猩红长舌,双手托着索命的铁链,很是惊悚。

沿庙堂内壁四周,陈列着阎王过堂,判官断案、牛头马面分列两旁。传说中的锯腿、剖腹、刀山火海、下油锅之类,一应俱全。

这些恐怖血腥的场面,向人们昭示着“与人为善、与世为善”的道理,如毒舌的割舌、浪费水的下水牢等,世间各类犯奸作科的行为,均有刑罚对应,于无形之中教化和感召了一代代世人。

从东狱庙向上,沿崎岖小道行进,大约还要攀爬二小时才能登顶。但一路上,听同行的老人讲着故事传说,乡村轶事,其实也是很有乐趣的事。

并且一路神邸分布其间,一会到了二天门、一会到了三天门、十八盘、靠腰石等,讲述的传说典故也就连接不断,如一个个心灵的驿站,让人一路也得到了休憩和补充。

途中,有两个地方是行客必要停下歇脚的地方,一个是靠腰石,本是樵夫走卒上下山时,在狭窄的山路上,选就一块石崖地,此地正处在半山腰,也正值乏力之时,就依此崖卸担休息。

石崖的外边缘有一排天然石块,前低后高宛如靠椅。椅面平整清凉,靠背齐腰。行至此处,得此石椅,临风歇息,莫不神清气爽,陡生精神。

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5)

另一处,是临近登顶之前,一山道凹湾的阴凉处,有一眼汩汩的山泉,此泉由石岩渗出,小潭底部沙石清彻可见,泉水冬暧夏凉,清甜无比。

爬了半天山路的行人至此,无不驻足畅饮。潭边亦有好心人,置一带柄的竹筒,供人取用。后来,有好事之徒,常掷银钱纸币于其中,心虽不坏,却不知钱币携有菌物,浸入泉中,实为不美。

横岗山的主锋,在山泉之上,山势陡然料峭,石阶呈八十度抬升,拾级而上,后人似与前行者脚跟相碰。

半坡狭窄处,有一飞跨石阶的城门,横在道中。城门内有两扇对开铁栏门,城墙上还有数间房舍,城墙外侧,沿山体还支起了几间飞屋,即一边靠山,一边靠外侧处立起数根支柱,将房屋托起。

这些飞屋做一些小生意。有一间是小饭店,可以按需炒菜,有荤有素,食材虽品种简单,但爬至此处,饥肠辘辘之时,能吃上几口热饭,已觉是人间一福翁了。

另一间是卖纪念品和饮料食品的杂货店,还能买到啤酒。这两间店铺一右一右,守在城门口,也是独具匠心。过了城门向上,这就要进入的主峰分水岭了。

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6)

所谓分水岭,就是主峰的山脊,站在山脊上,可以看到广济和蕲春两县的概貌。广济山面为阳,蕲春山面为阴,两县亦以阴阳面划界分治。

山阳一面山势巍峨陡峭,山脉以横岗山为祖龙,一路向西南奔涌延展,颇有气势。

其间,水库田舍集镇也一路撒开,延绵八十里。天气晴好时,可以看到武穴的长江,甚至江对岸的江西瑞昌。历代文人墨客亦多有游览,至今仍有李白、杜甫、尉迟恭等人的石刻碑文。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登临横岗时赞叹道:

横岗突兀九蟠龙,云雾交参隐现中。

殿宇擎天吴楚界,巍峨不亚武当风。

而山阴一面却山势舒缓,坡度不高,象是山后的土堆,看不出雄劲的气魄。

主峰山脊最高处,便是玉皇殿,其下是开山祖师,真武大帝的祖爷殿了。内有巨形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个个身穿铠甲,手持兵器怒目圆睁,凛然不可侵犯。此间传说横岗山有九条江龙作乱,祖爷移山筑庙,将其镇于山下。

一犟龙不服,屡动身躯,致祖庙屡建屡塌,遂请玉皇大帝坐于山顶,才服犟龙。

祖爷殿的东南角至今有一处殿角低凹,无法修整。这其中有一个日寇侵华时期的传说,日寇侵入当时的县城梅川后,向四周扫荡,附近乡邻都躲入祖爷殿避难,日寇见山高林密,便采用炮轰横岗,祖爷蔽护乡民,炮弹屡发不中,炮轰一天,最终有一发炮弹击中东南角,但乡民无伤。随后乡民多次补修,都修后即垮,直到抗日胜利后,才修后不塌。

这也许是日寇激发了祖爷“不驱除鞑虏,,誓不罢休”的决意吧。

横岗山顶,还有二处神奇的地方。一个是“舍身崖”,一个是“儿驮娘”。

“舍身崖”,位于山顶玉皇殿后数十米处,自山脊向下,有一突兀石崖,伸出山体,如同刀削,向下深约数十米,山底树冠森森然,依稀可见

。石崖顶端仅二三平方,岩旁有一只巨大掌印,传说是祖爷原是当年打坐的地方。后来传说一村妇在一起凶杀案中,为证清白,以跳崖不死洗冤,故乡人以此为名。

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7)

另一处“儿驮娘”,在舍身崖东边的山岭之上,有一个奇怪的累石,上面石块大于巨船,下面的石块却小于方桌,千百年来,风雨雷电,耸立山顶 屹立不倒,世人奇之。

儿时,站在我的家门口,可以清晰可见,如同《红楼梦》片头的奇石,后来此岭修建了一排寺院,可能已将其废弃,甚为惋惜。

横岗山还有很多奇石掌故,诸如石牌坊、托日石、龙头石、鸡冠石、仙女召鹿崖、龟驮经书石等,都有着一段段动人的传说,吸引着络绎不断的寻访者。

横岗山的美,除了宗教、典故、山势雄奇秀丽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随着四时地更替,云雾地变化,横岗山向世人尽情展现出它那婀娜多姿的动态之美。

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8)

每次登临山顶,天风浩荡,云卷云舒,心旷神怡。如遇薄雾初起,云烟如纱如幔,贴着山势、树梢随风时聚时散,飘逸含羞。

继而汇聚如幕,云海密布,汹涌而至,塞满沟壑。特别是春日清晨,白雾黛山,庙宇楼阁,时隐时现,红日东照,光影万千,恍若仙境。

横岗山,家乡的记忆。愿您在新一轮的建设大潮中,脱颖而出,为世人展现出更多的真、善、美。

横岗山有哪些景点(横岗山的美美记忆)(9)

2019.4.21 顺德

消息来源: 匡山印象 作者:刘林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