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1)

每个城市的黑夜都有这样的特殊角落,就算没有人预告、没有人宣传、没有人吆喝,前往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当云雾拨开,天光初现,它会自然地消失无踪,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对不眠的广州古城来说,“天光墟”就是这种特殊角落的其中之一。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2)

广州天光墟,

历尽千年的古城文化。

据说,天光墟最早出现在唐朝。

在唐朝郑熊的《番禺杂记》中,就有“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鷄鸣而散,人从之多得异物”的记载。

到了清末民初,天光墟迎来一个鼎盛时期。

有一说是当时局势动荡,许多落魄的达官贵族不得不变卖珍藏之物来补贴家用。

碍于害怕在大街上碰见熟人,所以只能在晚上找个不显眼的地方神秘地进行交易。

另有一说是当时政府与丐帮庇护下的夜间集市,只在晚上开档,天亮前收档。

百多年过去,时代已经变迁,天光墟却延续至今,成为这座城市的独特印记,只是再也很难重现当时的鼎盛模样。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3)

繁盛时,广州规模较大的天光墟有六处,分别位于文昌北路、人民北路、光塔路、海珠桥、荔湾路和西门口。

当时甚至发展到每个墟都有不同的功能卖点,能迎合有各种需求的买家。

如今有名的天光墟,只剩下海珠桥和光塔路两处,一个远离居民区,一个深藏老城区;一个以生活旧杂物为主,一个偏向旧古籍旧古玩。

其它的,或正苦苦支撑,或已消失不见。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4)

“鬼市”里什么都有,

就是没有鬼。

凌晨两三点,海珠桥关上了色彩鲜艳的霓虹灯,桥两边的道路陷入黑暗,拉着小推车的天光墟摊主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有的从桥上醒来,收起一张厚棉被,从身边的黑袋子取出“货物”,准备开档。

由于深夜极少人通行,从海珠桥南西畔的人行道桥面开始,到南华东路内的几百米路,都可作为摊主们喘息的天地。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5)

早年间已听闻过不少关于天光墟的传言:

说墟里的物品大多来路不明,可能花十几块钱就买到古董稀物,也可能花几百块买堆垃圾废品;

说出现在这里的人,像野外随风飘扬的小草,总是来无影去无踪。

或许正因如此,神秘的天光墟还被人称为“鬼市”。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6)

天光墟里的货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大多是摊主拾荒或回收得来,更有些是“不可问出路”的老鼠货。

破洞的旧衣服、生锈了的电池、不知真假的旧玉器、低仿的名牌包、发臭的猪骨头、过期的药品、断了脚的玩具娃娃,未上漆的木头……

行走在天光墟之中,除了可以遇到这些新奇有趣的物品,还能窥探到各种人和故事。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7)

从大老远专门跑来的年轻人,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出于对复古潮流的喜爱,还有的是想从一堆“垃圾”中淘到只属于自己的时尚。

遇到心水的商品,他们会保持着年轻人不墨迹的一贯作风,快速地报出理想中的价格,不出几个回合,买卖已经达成。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8)

比起年轻人的爽快,更多人会在5块跟10块之间踌躇。

卖着反季冬鞋冬服的摊档,买家拎着一双厚重冬鞋,跟店家讨价还价。“冬天这鞋子要10块钱,现在夏天才卖5块钱。”店家笑着跟买家调侃。买家把鞋子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检查,尝试再压低价格。

骑着小三轮的大叔踏上脚踏板准备离开,店家拎着二手电饭煲一脸认真对他说,“做人就是要搏一搏,你连个电饭煲都不敢搏一下。”大叔摇摇头离开,店家笑着说“连个电饭煲都不敢搏,哎。”

拉着推车的岣嵝老妇人,在凌晨四点从桥上慢慢爬上来,瘦小的身子徘徊在各个摊档之间。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9)

想在天光墟淘到真家伙的老玩家,不仅有知识,有眼力,还特别容易认。

他们的装备比别人显得专业许多,研究宝贝时也更加专注。

年纪稍大点的会戴上老花镜,举着放大镜,转着瓷器反复观赏;年轻些的则会戴着头灯,提着玉器左右查看。

有老玩家在鬼市买出名气,才刚在书摊买下五本书,就有书画摊的摊主等不及,一路小跑过来跟他说,最近入了些好货,等下必定要过去看看。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10)

进入天光墟的,还有因语言不通,只能用肢体动作交流的外国人;有西装革履的公司职员;甚至有未来的摊主……

士多妹在天光墟里就遇到这样一个大叔,每个天亮前,只要墟在,他必定会在。

大叔直言,常来趁墟是为了要观察当中的售卖情况,将来要是晚上睡不着又找不到事情做,或许会带上家里的宝物,到这里占上一席之地。

天光墟里的交易总是火爆而热烈,紧张却无声。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11)

凌晨三点,

走进一个不见光的江湖。

要想混在天光墟里几乎没有难度。

如果想在这里摆摊,一块布,一把椅子,几件旧货,便能组成一个档口。

像身边停着送外卖车辆的外卖小哥,结束一天工作之后,也在桥上铺上块布,自成“商家”,卖着一些生活杂碎零物。

如果想到这里趁墟,无论你身份高低,都得到相同的待遇。

而凌晨的天光墟,好比一个不见光的江湖,里面有些不成文的、必须要遵守的江湖规矩。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12)

一是相机不准直接对着摊主拍摄,除非本人自愿。

二是买卖之间全在黑暗中进行,人们只能挑着手电筒来这里逛摊,而且手电只能照商品,不能照人脸。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13)

三是所有交易全凭一厢情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不能问真假,不能问来源,不退不换,天一亮,人走货移,不能再有纠缠。

四是如果你看上别人正在看的东西,不能问价,也不能抢来看,必须等人家放下后,确定不要了你才能接上询问。

强行争购的第三者,后果自负。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14)

天光墟,

是文化,是交易,更是生存。

太阳还没正式升起,晨跑爱好者已陆续出现,而天光墟的买卖家们,也开始逐一散去,钻入巷子里,走到街道上,携着囊中之物一同消失。

对于天光墟里大多数人来说,趁墟或许只是为了满足一时好奇,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天光墟不仅是文化,是交易,更是生存。

如果今夜你难以入睡,或对生活不太满意,士多妹建议你尝试与黑夜为伴,在天光墟里探寻生存的另一面。

天光墟翡翠源头(凌晨三点不见光的江湖)(15)

#你有去过类似这样的民间集市吗#

编辑 / 士多妹

图片 / 士多妹

以上为“夜间士多”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转载文章盗用图片,将承担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