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

作者:露比小精灵

其实日常生活方便的上网浏览网页发发邮件什么的,主要时间都还是在用笔记本。但是家里还是得有一个台式机用来偶尔玩点游戏什么的。因为家里有NAS,所有的照片跟文件存储都放在NAS上了,电脑只装了一个240G的硬盘作为系统盘。当年也是大妈推荐的,一块东芝Q300。

移动端:TOSHIBA 东芝 Q300系列固态硬盘 240G

毕竟偶尔还是会有玩玩游戏的需求,不太喜欢把240G硬盘再分区,所以一直想再买一块固态硬盘装游戏。500G SSD目前的性价比还差点意思,玩一般的游戏有200G的空间也就足够了,所以这次更换硬盘还是锁定在了240G的范畴内,刚好OCZ的Trion 150硬盘升级了颗粒,然后大妈就推荐了优惠信息,才300块钱,还有不买的理由吗?

颗粒升级:OCZ 饥饿鲨 发布 Trion 150 固态硬盘微信端:OCZ 饥饿鲨 Trion 150 游戏系列 240GB 固态硬盘...

一、开箱

▼OCZ的包装盒正面印着产品图。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

▼背面是一堆的英文简介,反正我也不认识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2)

▼包装盒上的封条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3)

▼一个SSD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包装盒内全部的配件,也只是简单的搭配了几个纸片跟硬盘本体。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4)

▼Trion 150硬盘的外壳是铝合金材质,蓝灰配色倒是很有一种海洋气息。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5)

▼背面的参数信息,硬盘容量是240G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6)

▼盘体厚度为7mm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7)

▼SATA3.0接口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8)

▼侧边跟底部都有螺丝孔,可以满足不同电脑机箱的装法。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9)

▼OCZ其实在硬盘主控核心技术方面一直都表现很好,表现优秀。但是自从成功靠上了东芝这艘大船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看到他在固态硬盘市场的动作。即使是这块Trion 150从新闻中看到也仅仅是更新了一下闪存。所以不要对他的寿命以及性能有过分的期待。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0)

▼为了测试这个硬盘的性能,我特地找了一块与OCZ同门老东家的硬盘作为对比。

东芝 (TOSHIBA) Q300系列 240G 固态硬盘 VS 饥饿鲨 (OCZ) Trion 150 游戏系列 240G 固态硬盘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1)

▼并且这两款硬盘主控都是采用的TC58NC1000GSB,可谓是“冤家聚头”了。

区别下雨Q300系列采用19nm制造工艺的东芝原厂Toggle DDR2 2.0 eTLC闪存芯片,而OCZ采用的也是东芝原厂的闪存芯片,但是闪存已经由A19nm TLC升级为A15nm TLC了。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2)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3)

▼上机测试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4)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5)

二、喜闻乐见的对比

▼CrystalDiskInfo硬盘检测:

CrystalDiskInfo硬盘检测工具通过读取S.M.A.R.T了解硬盘健康状况。打开它,您就可以迅速读到本机硬盘的详细信息,包括接口、转速、温度、使用时间等。CrystalDiskInfo还会根据S.M.A.R.T的评分做出评估,当硬盘快要损坏时还会发出警报。两款硬盘都很正常,从下图中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OCZ(下)的温度明显低于东芝(上),15nm工艺果然不是盖的。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6)

▼CrystalDiskMark读写测试对比:

CrystalDiskMark是很常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了,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测试比较全面,评价硬盘性能好坏,只测试这个就足够了。

从下图可以十分明显的看到,饥饿鲨Trion 150(右)在读写的所有成绩都是优于东芝Q300(左)的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7)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对比:

这款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饥饿鲨Trion 150 最大写入速度为536870,最大读取速度为564467

东芝Q300最大写入速度为525057,最大读取速度为561841。饥饿鲨胜出。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8)

▼HD Tune Pro检测对比:

HD Tune Pro是一款适用于移动硬盘检测工具。主要功能有硬盘传输速率检测,健康状态检测,温度检测及磁盘表面扫描等。

东芝(上):

最低速率 172.4 MB/s;最高速率 430.7 MB/s;平均速率 331.6 MB/s;突发速率 128.8MB/s;

饥饿鲨(下):

最低速率 339.4 MB/s;最高速率 442.1 MB/s;平均速率 385.6 MB/s;突发速率 113.3 MB/s;

饥饿鲨9头鲨评测(青出于蓝胜于蓝)(19)

三、总结

固态硬盘是一个早买早享受的东西,随着近年来固态硬盘的价格持续走低,如果还没坚守机械硬盘的同学,建议可以买一块入门级的机械硬盘作为系统盘来体验,建议直接直接入手240G的,不要入手128G了。通俗来讲,240G的SSD性能差不多是128G的一倍,价钱只不过贵一百块钱而已。

而对于饥饿鲨 (OCZ) Trion 150这块定位入门级的SSD来说,性能处在300~400区间的上游水平。经过详细对比,这个结果其实是超出我的预期的,而且我对东芝向来有非常好的印象,这样比对下来,我可能过段时间正好要重做系统,这块OCZ就要扶正了。如果你也刚好需要固态硬盘,可以把OCZ当作一个参考对象。

另外补充一点个人小建议,使用固态硬盘的话就不要再分区了,就设一个单一的C盘就可好了。毕竟系统分区信息会占用一定的磁盘空间,从而减少了硬盘的可用空间。这样使用的话系统安装在C盘,其他的软件、游戏统统都使用默认的C盘目录路径就可以了。240G的容量只要不是游戏狂人,基本上都是足够足够的。而其他的资料、照片、电影、音乐等等对性能没有刚需的东西,放在之前的机械硬盘就好了。如果是1T的机械硬盘,也不要分区了,就一个盘符足矣。管理文件,移动文件性能都会提高很多,也不容担心大文件没地方存储。

PS:

其实很多人都会说TLC寿命太短,不建议购买。

我承认网上已经有非常详细的实际测试结论,TLC NAND闪存最多也就只有大约1000次编程/擦写循环寿命。OCZ这款只是个入门级的硬盘,所以寿命也就是500次左右的货。

那么这块OCZ 240GB容量的固态硬盘,终生写入量也就是150TB左右。如果按照使用10年来计算的话,基本上需要你每天平均不停的给硬盘写入40G以上的数据文件才能把这块硬盘玩废了。但是,这个一般只存在理论上,我相信没几个人会这么玩的吧,所以真的不用过度担心所谓的“寿命”问题。而且先凑合买一个性价比高的产品,过几年指不定技术又革新了,硬盘这种东西,容量只会越来越高,价格只会越来越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