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诗经小雅鹿鸣(诗经小雅鹿鸣)

【原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古诗词诗经小雅鹿鸣(诗经小雅鹿鸣)(1)

【注释版】

呦呦(yōu,鹿的叫声)鹿鸣,食野之苹(艾蒿)。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笙上的簧片),承筐(奉上礼品)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我有嘉宾,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孔()昭(明显,显著)。视(同“示”)民不恌(tiāo,同“佻”,轻浮、不庄重),君子是则(法则,楷模)是傚(同“效”)。我有旨(甘美)酒,嘉宾式燕(同“宴”)以敖(同“遨”,游乐)。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深厚)。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古诗词诗经小雅鹿鸣(诗经小雅鹿鸣)(2)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芩草。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古诗词诗经小雅鹿鸣(诗经小雅鹿鸣)(3)

【赏析】

《鹿鸣》这首诗原来是君王在宴请群臣时唱的诗,后来在民间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在乡人的宴会上也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唱这首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通过鹿鸣起兴,来表现君臣宴饮的氛围。通过这四句,营造出一个美好、宁静、悠闲的氛围。可以想象,在君王宴请大臣的宴席上,有这样的氛围,拘谨和紧张的感觉都会消失。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上,君臣之间礼数太周到,就会变得有些生疏。所以君王会通过宴会来和群臣沟通感情,倾听群臣的心里话。

古诗词诗经小雅鹿鸣(诗经小雅鹿鸣)(4)

按照当时的礼仪,宴会上是一定要奏乐的。因此接下来,诗人便从“呦呦鹿鸣”的氛围转入“鼓瑟吹笙”的乐声中。

诗的第一节,君王和大臣们相互迎合着,气氛和乐,乐工们吹奏起了琴瑟笙箫。在音乐声中,君王安排小臣们“承筐是将”,也就是捧着成筐的礼品币帛,将它们馈赠给前来赴宴的嘉宾们。在酒宴上赠礼品是古人的习惯,君主认为这些来赴宴的大臣都是尊重他、爱藏他,能够给他提出谏言的人。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君主感谢他们帮助自己施行治国安邦之道,并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和他们有良好的沟通。

古诗词诗经小雅鹿鸣(诗经小雅鹿鸣)(5)

第二节,君王进一步表示自己的祝辞,对君主来说,这些大臣们都是品德崇高的人。君主觉得自己应该以他们为表率,向他们学习。

第三节,“宴乐嘉宾之心”这一句将诗的主题深化了。在最后一节中,诗中的欢乐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君王这次宴请大臣并不是为了满足口腹需要,而是要做到“安乐其心”,达到沟通君臣关系,彰显君主的威仪和亲和,使所有参与宴会的群臣心甘情愿为君王和国家服务的目的。

古诗词诗经小雅鹿鸣(诗经小雅鹿鸣)(6)

【延伸拓展】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的《短歌行》中,就引用了这四句,来表示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

【短歌行·对酒当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古诗词诗经小雅鹿鸣(诗经小雅鹿鸣)(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