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染布纪录片(四川珙县出版苗族蜡染图谱)

苗族染布纪录片(四川珙县出版苗族蜡染图谱)(1)

收集整理的蜡染图谱。 陶小平 摄

中新网成都7月6日电 (王哲 李元元)记者从四川珙县政府6日获悉,四川为抢救、保护国家级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四川珙县苗族蜡染图谱》正式通过古籍书目审定,目前已按照四川省民宗委及四川省古籍办的要求完成了相关主要图谱的编辑工作。

据悉,该书收录了苗族蜡染实物照片107张,手绘图案220多幅。

苗族染布纪录片(四川珙县出版苗族蜡染图谱)(2)

苗族蜡染传承人带徒授艺。 刘其山 摄

据了解,珙县少数民族古籍收集整理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1932年至1936年之间,时任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国人类民族学专家葛维汉先生多次深入珙县罗渡苗族乡王武寨等苗族地区,对苗族的民间故事和古歌进行了搜集和记录,回美国后,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了《川苗的故事和歌谣》、《川苗的习俗》、《川苗的语言词汇》等书籍。同时,葛维汉先生对珙县苗族蜡染也特别感兴趣,在《川苗的故事和歌谣》中,也提到了珙县苗族蜡染。

苗族染布纪录片(四川珙县出版苗族蜡染图谱)(3)

收集整理的蜡染图谱。 陶小平 摄

“今天《四川珙县苗族蜡染图谱》通过审定后,就可以出版、发行了!这本书的出版是对珙县苗族蜡染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举措,它不只是对苗族蜡染的立传扬名,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文化的自觉行动。”作为编辑组成员,黄富美老师自豪地说。

苗族染布纪录片(四川珙县出版苗族蜡染图谱)(4)

收集整理的蜡染图谱。 陶小平 摄

历届珙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苗族文化的抢救和挖掘、发展工作,2006年以来,珙县苗族蜡染、苗族古歌、苗族手毽、苗族刺绣、苗族丧葬习俗、苗族婚姻习俗、苗族踩山节、苗族芦笙、苗族竖笛、苗族唢呐、苗族语言等优秀文化先后进入了国家、省、市、县各级非遗名录,其中,苗族蜡染是四川省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项国家级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