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是不是金童玉女(牛郎织女天仙配)

七夕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另外大家还熟知一个神话故事《天仙配》,细细一想,两个故事有很多的相似点,很多人分不清,容易混在一起。

牛郎织女是不是金童玉女(牛郎织女天仙配)(1)

《牛郎织女》的故事演变

先来看《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牛郎(被贬下凡的牵牛星)在人间受哥嫂虐待,被迫分家后,靠一头老牛(被贬下凡的金牛星)耕田养活自己。有一天,织女和其他仙女下凡,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劝说下,偷走了小仙女的衣服。小仙女也因此留在人间,和牛郎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天庭知道此事后,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无数喜鹊飞来,搭成一道彩桥。天帝无奈,允许他们在七月七日这一天在鹊桥上相见。

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牛郎和织女本来是指天上的两个星宿,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意思是:“仰望那高天上灿烂的银河,如同明镜似的熠熠闪光。只见那三足鼎立的织女星,整日整夜七次移位运转忙。”

在这里,牛郎和织女仅仅是星座名称,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到了西汉,牛郎、织女星象演变为动人的神话传说。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为征讨西南诸国,训练水军,开凿昆明池。在池畔东西两侧分别立牛郎、织女石像,隔河相望。班固《西都赋》有句:“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

已经将原牵牛星、织女星拟人化。

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江女。纤纤推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牵牛、织女开始被编织为恩爱夫妻受着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

接着又增加细节,到了汉代刘向《淮南子》记载:“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则说:“七月七,河鼓(即牛郎)、织女二星神当会。”乌鹊、七月七日开始出现。

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完整了故事。梁人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意思是:天帝可怜织女星独处,把她嫁给了牵牛星,但织女从此不再织布。天帝大怒,让她回到老家,只允许一年见一次。到了七月七日,乌鹊的毛突然掉了,原来是架成了一座桥,让两人相见。

此时,故事只是天庭之上两个年轻人的相爱,和人间的牛郎没有任何关系。在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周处的《风土记》等书中也有相似记载。

为什么会偷仙女衣服?

为什么会把牛郎织女的相会日放在七月七日呢?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根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劳动人民都把“织女”当作劳动能手,认为她能在“十日之内,织娟百匹”,于是便向她“乞巧”。女子会摆上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虔诚地乞求织女她们巧手,时间就是七月七日。后来,祈求中就多了一项内容,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的姻缘。

《牛郎织女》渐渐和这个传说揉合到一起。

此外,《牛郎织女》中有牛郎偷仙女衣服,逼迫仙女留在人间的情节,这是从何而来的呢?是出自《搜神记》(东晋干宝注)的另一则故事:田昆仑是穷人,一天看到三个仙女在河中洗澡,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结果两个年长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风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无奈嫁给了田昆仑。他们生了个儿子叫田章。后来天女返回天庭,儿子田章寻找自己的母亲。

《牛郎织女》是借鉴这个传说的情节。

《天仙配》原是宣扬孝道

来看《天仙配》的故事情节。主角是董永,原本是宣扬孝道,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一般取的标题为《董永葬父》。讲的是董永的父亲死了,无钱葬父,就出售自己,筹钱埋葬了父亲。三年守丧之后,他去债主家卖身做奴仆抵债。路上碰到了一个女子,说不嫌他贫贱,愿意和他结为夫妻。到了债主家之后,女子用了十天织了一百匹布,还清了董永的债务。然后告诉董永说,自己是天上的仙女,看到他如此孝敬父母,便决定下凡来帮助他。现在债务还清了,她也要离开了,说完便凌空飞走。

需要注意的是,最原始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董永与仙女之间没有爱情,仙女下凡只是完成上帝委派的任务。任务完成,就毫不犹豫地回归天庭。这是封建社会对孝子典范的“精神奖赏”。

一直到唐代,都没有出现董永和七仙女恋爱的情节,他们两个人自由恋爱是后人加的。改编后的《天仙配》讲述玉皇大帝之七女,不恋天宫繁华,同情为葬父而卖身为奴的人间青年董永,遂私自下凡与他结为夫妻。帮他还清债务后,夫妻双双回家,憧憬美好生活。不料,玉帝却令七仙女重返天庭,拆散了天上人间好姻缘。

《牛郎织女》中的牛郎本来是天上的星,下凡到了人间,在流传中是融合了董永的部分情节。因此《牛郎织女》的传说,应当是七夕乞巧、田章寻母、董永葬父故事的杂揉。

两个传说的异同

《董永葬父》本来没有爱情,是受到了《牛郎织女》故事的“启发”,才有了后面的爱情悲剧,两个传说彼此融合,致使一般人分不清楚,在这里说说两个传说的异同。

相同点是仙女下凡嫁给穷人,然后男耕女织,最后都遭到上天的惩罚。两个传说的不同点为:

1、主题不一样。《牛郎织女》源自人们对天空两颗星星的美好想象。《天仙配》的创作基础是董永行孝,主旨是奖励中国几千年来提倡的“孝”。董永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

2、主动方不同。牛郎是听了老牛的计谋,主动追求织女。《天仙配》是七仙女可怜董永,主动追求董永。

3、夫妻相处时间不同。牛郎织女生活了三年多,已有两个小孩。《天仙配》里织女与董永只生活了百天,临别才有孕。

4、故事结局不同。牛郎织女每年相见一次;而《天仙配》的结尾是织女是带到天庭后,许诺一年后下凡送娃娃给董永,至于两人后来有没有见面,并没有交代。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杨民仆 编辑:王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