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

保留了不少的古地名,

地名中有多音字、生僻字,

很容易读错。

江干就有两个,

一起来看看,你都能读对吗?

笕桥jiǎn qiáo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1)

笕桥,原名“茧桥”。笕桥在杭州可谓是鼎鼎有名。抗战时期这里有著名的笕桥中央航校,这里曾是杭州机场的所在地。可是对很多初来乍到的朋友们来说,这个地名还是有点难度的,不了解的往往容易念成具有英伦范儿的“剑桥”。

笕桥,原名“茧桥”,是宋朝时重要的蚕茧交易市场。知道这个,以后就不会再读错啦~

闸弄口zhá lòng kǒu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2)

闸弄口西起朝晖路,东至机场路里街,西北临会安坝,此地原有清凉闸口,故俗名闸弄口。清中叶,杭州丝绸业兴盛,丝绸零机户多集中在东园巷、艮山门一带。艮山门外的农民纷纷弃农养蚕,以植桑养蚕、卖茧剿丝为生,故有“艮山门外丝篮儿”之民谣。闸弄口还是杭城丝线的主要产地。

那么“闸弄口”中的“弄”该怎么发音?究竟是读“lòng”,还是读“nòng”呢?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解释:“弄”作为名词,指小巷、胡同时的读音是“lòng”;而作为动词,比如做、摆弄等含义时应读作“nòng”。其实自杭州有闸弄口这个地名开始,都是念做“zha lòng kou”。你读对了吗?

马塍路 mǎ chéng lù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3)

南宋时,马塍是杭州最大的花圃,这条路名绝对是很多老杭州人都会读错的。“塍”字音chéng,是指“稻田中的田埂”。而大家往往会看成或读成“腾”。骏马腾空而起,这倒是挺有画面感的。

据说这一片以前确实是养马的地方,为了方便管理,用小土埂隔成一块块地方。不过当时地方比现在马塍路范围大多了。

蕲王路qí wáng lù

距离西湖仅100米的蕲王路,是一条历史底蕴深厚的小路。岳飞被害后,韩世忠不肯依附秦侩,愤然辞职,隐居西湖,自号“清凉居士”。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4)

韩世忠死后被追封为“蕲王”。这条路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

茶啾弄chá jiū lòng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5)

啾乃钞之音讹。这里是元朝榷收茶钞的管理机构——榷茶提举司的所在地。宋名茶钞弄,后称茶啾弄。

茶啾弄是御街二十三坊之一,南起城隍牌楼巷,北贯十五奎巷至吴山南麓。

洋泮桥yáng pàn qiáo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6)

明万历年间重建,是杭州市区为数不多的宋代就有、明代重建的石拱桥之一。

现在去看,还能在桥西端桥墩上看到重建碑记,上刻“杭州府钱塘县上隅西重建洋泮桥……大明万历二十年(1592)岁次壬辰孟冬吉日立”等字样。

位于南星街道的洋泮桥,横跨中河南段。始建年代不详,至南宋时已存,旁边有南宋京城皇宫以外最大的花园——玉津园。

西泠桥 xī líng qiáo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7)

西泠桥、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钱塘名妓苏小小的墓就在西泠桥边。那首以苏小小口吻写下的诗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打动了多少人。而诗中的西陵,就是现在的西泠桥。

保俶路bǎo chù lù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8)

保俶路因保俶塔而得名。“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相比雷峰塔的声名在外,保俶塔更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很多游客对她的名字还不大熟悉。

每每听到有人说保shu塔时,你内心是否都特别急切地想去更正一下。

虎跑路hǔ páo lù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9)

虎跑路因虎跑泉而得名。这里的“跑”其实是个通假字,通“刨”,二声。虎跑路乃因虎跑泉而得名。相传有老虎在此刨地挖泉,清澈的泉水随即涌出,因名虎跑泉。

古时候江干县是哪里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10)

相信不少初到杭城的人,看到这路名,都会有疑问:这条路还经常有老虎在跑吗?虽然杭州市动物园就在虎跑路上,但是要想看到老虎在大马路上跑,那还是不大可能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