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和恶寒哪个更严重(仅一字之差病因却大不相同)

由于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免疫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比较冷的天气,有些人并不觉得冷,但是另外有一些人却觉得很冷,不愿出门冻得哆里哆嗦,就是我们所说的畏寒怕冷。但是畏寒与恶寒仅一字之差,又有什么不同呢?

畏寒和恶寒哪个更严重(仅一字之差病因却大不相同)(1)

恶寒与畏寒都是病人自觉怕冷。恶寒的特点是,患者得衣被、近火取暖,其寒不解,多与发热并见或交替出现。畏寒的特点与恶寒相反,患者得衣被、近火取暖,其寒可缓解或消失,不与发热并见,亦非寒热往来。

恶寒与畏寒虽同是病人怕冷,但其病因病机、临床意义却不相同。恶寒多因外邪袭表,卫阳温煦功能失常而致。恶寒主要见于表证,是表证的主症表现之一,常与发热并见,为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但并非所有的表证都必须出现恶寒,也有不恶寒的。如感邪轻微,卫阳尚未损伤、郁遏,或损伤、郁遏较轻,尚能宣达于肌表发挥其温煦作用,故可不出现恶寒,而常以头项强痛,周身酸楚,鼻塞流涕等为主要症状。因此,“表证必恶寒”的说法欠妥。那么,恶寒是否都见于表证呢?上面说过,恶寒的主要病机是卫阳的温煦功能失常,而引起卫阳功能失常的原因则不囿于邪犯肌表,因此其病位也不一定都在肌表。如邪在少阳,可以出现恶寒,湿热蕴结肝胆或膀胱,也可出现恶寒。此恶寒是由于邪正相争,导致卫阳循行失常而反应于体表所致,因此,“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说法也是片面的。

畏寒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寒邪内侵,或饮食生冷,导致阴寒内盛,阻遏阳气,机体失于温煦而畏寒,此为实寒证。如寒邪直中肠胃而突发以脐腹冷痛为主症的胃肠实寒证;寒邪侵犯足厥阴肝经而引起以少腹牵引睾丸冷痛为主症的肝经实寒证等,都可出现畏寒。二是脏腑阳气虚衰,无力温煦机体而畏寒,此为虚寒证。如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皆以畏寒为主要表现之一。实寒之畏寒,病程较短,多有受寒及饮食生冷的病史;虚寒之畏寒,病程较长,多由慢性疾病损耗脏腑阳气而致。

从上面文章我们了解了畏寒和恶寒形成的原因并不相同,它们的症状也不一样,所以朋友们如果有特别怕冷的,在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一下自己是胃寒还是恶寒,然后对症下药来缓解自己怕冷的程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