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中庸之道:简论中庸之道内涵和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待物至诚至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之道,看似是为人处事的大道理,而把它运用到具体之处,则如天鹅绒衬托下的水晶,处处闪现着美妙的光芒。

如何正确理解中庸之道:简论中庸之道内涵和现实意义(1)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子思(孔子的孙子)所作。《中庸》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篇中围绕儒家的“中庸”思想进行全面的的阐释,对世人影响至为深远。

一、中庸的三大基本原则:

1、致中和

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达到中和的境界,世间万物就各得其所了。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天地参”。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现实意义丝毫不减,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乃至整个人类世界都有影响。

如何正确理解中庸之道:简论中庸之道内涵和现实意义(2)

今天,我们汲取中庸之道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中庸”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至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用作用。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和而不同”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