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井新印象(深圳范年轻还是成熟)

深圳市井新印象(深圳范年轻还是成熟)(1)

城市书屋古朴雅致。

深圳市井新印象(深圳范年轻还是成熟)(2)

高楼与古屋之间麒麟舞动。

深圳市井新印象(深圳范年轻还是成熟)(3)

孩子们学习制作传统工艺花灯。

深圳市井新印象(深圳范年轻还是成熟)(4)

深圳大万世居。

深圳市井新印象(深圳范年轻还是成熟)(5)

文创产品丰富多样。

深圳市井新印象(深圳范年轻还是成熟)(6)

精美的工艺品。

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让这座城市的八方来客爱上深圳。包容、创新等关键词刻进深圳文化基因。

不过,很少人知道,年轻的“深圳范”,身体里也住着“老灵魂”。

深圳有近7000年人类活动史、6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和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与华侨史。

从伶仃洋到大前海,从客家围屋到猪脚饭,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到奋斗文化,当我们串珠成链,是否能梳理出一条独属于深圳的文化脉络?

文化需强调本土性,让人们产生家园感和归属感。深圳本土城市文化挖掘和培养方面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和痛点?先行示范区要打造文明典范,又该如何对标全球?

本期深圳策期望从历史、经济、文化等维度,为“深圳范”和“深圳味”探寻一个更清晰的答案。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郭 悦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咸淡水”交汇“深圳味”

“如果没有了传统,没有了文化,没有了乡愁,没有了精神家园,这样的城市无法想象。”在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城市,人们愈发能感知到雷同社区生活空间、标准化商场食肆之外的个性文化,而这些“软性”因素正是属于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和人们对它产生归属感的根本原因。

深圳有这样的文化吗?在本土文化学者廖虹雷看来,不仅有,而且是富矿。深圳在原有土著文化基础上,融汇了广府和潮汕的“咸水文化”,又糅合了粤北、粤东客家的“淡水文化”,形成的这种“咸淡水文化”,大概是一种“深圳味”。

这种本土味道化作独特文化符号,渗透在深圳人的生活中。

南头古城,大鹏明代要塞,观澜、石岩、沙井新桥清末民居,沙井千年蚝乡,龙歧千年采珠场,宝安千年古盐场,百年罗湖桥,石岩山歌、盐田山歌、龙岗皆歌、宝安咸水歌和盲佬歌,黎围和观澜舞麒麟、南澳草龙舞、龙岗龙舞、沙头角鱼灯舞,下沙宗亲盆菜、南山天后庙“辞沙”……无不浸润着深厚的岭南历史和古朴的民俗文化,成为深圳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举例,深圳有1000多座炮楼,是华侨文化、海洋文化的宝贵研究财富。廖虹雷曾参加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访全市数十个街道的村庄与社区。但是走访后发现,深圳原生态的民间文艺和民俗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民间工艺和地方特产正在失传,如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客家甘坑村凉帽制作工艺,近年来就受到严重冲击。

看着古村落、百年老宅、老码头等体现文化特色的东西,正在慢慢消失,他呼吁都市多元文化应有本土文化的一席之地。“都市有高科技、摩登大厦、时尚潮流,也需要有人间烟火的民俗文化,那才是一个丰盛的生态。”

近些年来,廖虹雷发现,越来越多深圳年轻人愿意开始关注他们所生活的土地:“希望这座城市一定要爱惜独有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越是本土化的,就越有特色,越有本土特色的才是最正宗的,越是深圳的,就越是国际的。”

为此他提出几点建议:要保护具有人文历史文化的村落、街区,即使达不到文物的级别;要保护广府和客家的文化,尤其是承载它们的围屋等建筑;要保护深圳的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任珺同样认为,谈深圳文化不能仅强调40多年的发展,讲文化脉络其实就是强调不能割断历史文化脉络。

她所理解的文化本土性,一是要能突出地方特色,为多元文化增色;二是要能深耕地方融入生活,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一旦脱离了社会生活,文化的创造和积累就失去了生命力。

比如2020年底,深圳市被国家文旅部非遗司列为第二批“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之一。“活化”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能进入群众文化生活,是需要社区居民对非遗传承、传播的积极参与。

兼容并包塑造“深圳范”

阅读是当前深圳最突出的文化标签之一。作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之城”,深圳正以这张名片与国际对话。“深圳正在依托各种平台和硬件投入,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从中逐渐淘洗出一些优质品牌,形成对内凝聚、对外吸引的效果。”文化学者、深圳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南翔告诉记者,图书馆每周末的市民文化大讲堂、中心书城的周五书友会、读书月期间散布在各个街道社区的讲座等活动效果明显,提高了市民的审美鉴别能力。

南翔认为,和阅读一脉相承,文化培育也是一件百年树人的事,需要社会、家庭、个人的共同携手。

从长远来看,市民文化素质素养的培养过程也是不断摸索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很多东西不能操之过急,应警惕宣传口号式的推广,而需要做一些扎实的工作。文化在慢慢流转过程中,真正深入到家庭、个人的生活时空中,才会真正培养起来,才会成长出一代代接力的涵养和品质。

“深圳文化发展也正是依靠着各类文化主体的自我成长和社会参与。”任珺认为,“来了就是深圳人”体现了深圳文化的包容性。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人才汇聚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诞生新的文化需求和生产,这是激发新文化的重要原动力。

这种包容性并不是以本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不断学习及交流互鉴中获得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这种包容性更强调激发各类主体的参与性。因为大家来了就参与到深圳建设之中,这种身处其中和置身事外是不太一样的感受。自觉、主动投入到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很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任珺认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机制和制度上予以保证。围绕城市核心新兴产业深度介入全球产业价值链条,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创造价值,是深圳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厚植和培育文化治理的社会主体力量,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解决基层文化建设问题的迫切需要。

“我们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以市民文化权益实现为最终导向,也需要在具体实施中将参与、公平、效率、透明、回应等价值在实践中予以体现,反映出更有弹性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由人出发的善治。”这是先行示范区文明典范对标全球,提供深圳经验所需要着力的地方,任珺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