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窝囊废(新倚天屠龙记常遇春舍命救张无忌)

由蒋家骏等人执导,周海媚、樊少皇、黑子等实力大咖联袂主演的《新倚天屠龙记》自开播以来受到各方关注。该电视剧主题曲沿袭了周华健的成名之作《刀剑如梦》的旋律,其别开生面的水墨画风也牵动了金庸迷们的神经,而周海媚、樊少皇、黑子等老戏骨的实力加盟又将观众的思绪牵引回了马锦涛版的《倚天屠龙记》,因此,无论是从演员阵容还是配乐旋律等诸多方面看,蒋家骏等人还是颇费了些心思的。

然而,古装武侠剧《新倚天屠龙记》播放以来,却备受金庸迷们的吐槽,豆瓣评分甚至跌至5颗星,与原汁原味的金庸遗著9分的高度评价相比,显然,新版《倚天屠龙记》并没有达到导演和编剧们的预期目标。

且不说豆瓣评分是否可靠,作为前不久网传刻意恶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豆瓣来说,它的打分确实无法让更多受众信服。然而,凡是看过古装电视剧《新倚天屠龙记》的朋友们,倘若要他们给出个剧中的抓狂槽点,我想除了武打动作慢到让人足以窒息的地步,豆瓣给它评个5分,也显然没有太抹黑蒋家骏的嫌疑。

新版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窝囊废(新倚天屠龙记常遇春舍命救张无忌)(1)

在这部古装武侠电视剧中,除了慢到让时间几乎静止的慢镜头,我认为剧中常遇春舍命救张无忌的编排确实也让人大跌眼镜。

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后回天无力,便与太师父张三丰共同前往少林寺求取续命的九阳真经,不曾想却遭到少林秃驴“空闻大师”的羞辱,幼小的张无忌见年过百岁的太师父张三丰无端被辱,于是气愤离开少林寺,此后,张无忌偶遇周芷若,并因缘际会遇上常遇春,而常遇春在得知张无忌身患绝症的凄惨命运,便带着张无忌去找蝶谷医仙胡青牛。

胡青牛此人乃属“外冷内热”的“五岳散人”,表面不问世事,实则身处江湖,见张无忌病入膏肓遂施以援手,而也就在整个过程中,蝶谷医仙胡青牛由原来的不闻不问到最后出手救治张无忌,常遇春的舍命换张无忌也着实让胡青牛甚为感动。

那么问题来了,假若张无忌真的深陷劫难,常遇春会舍命救他吗?大家也都知道,常遇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的著名先锋猛将,而张无忌却是金庸老先生杜撰的小说人物。将历史人物与杜撰出来的小说主人公作比较,颇有“关公战秦琼”的时空错位感。

新版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窝囊废(新倚天屠龙记常遇春舍命救张无忌)(2)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各位也是仁智各见,但我认为,倘若常遇春碰到张无忌遭逢性命之虞,常遇春定当不会施以援手,更不可能舍命来救。

何以见得?我们要弄懂这个问题那就有必要简单谈谈二人的性格和人生经历。

我们首先来说说张无忌。张无忌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头号男主角,金庸老先生以细腻入微的笔法勾勒出了张无忌隐忍善谋、武功盖世的豪侠风范,这种性格养成记,既是他幼年父母被武林各派逼死武当时深埋于内心的仇恨,也是他游学蝴蝶谷饱尝人性冷暖的深度历练,更是绝望无助时,昆仑仙谷绝处逢生的涅槃重生。张无忌发达前“过山车”般峰谷回转的奇遇造就了他性格的坚韧和智慧见识的不凡,这也为他日后领导明教振兴武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我们仔细回味张无忌道路险阻的前半生和辉煌豁达的后半生,金庸描写的张无忌与其说是张无忌,倒不如说是历经劫难朱元璋的一个缩影。但朱元璋缺少豪侠放荡江湖的气息,对于崇敬豪侠之气的金庸老先生,断然不可能完全复制朱元璋的身世。

因此,在张无忌身上除了隐忍善谋、武功盖世的特点,更多的是凸显豪放不羁的江湖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也是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

新版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窝囊废(新倚天屠龙记常遇春舍命救张无忌)(3)

故此,在蝴蝶谷时,当面对常遇春舍命救己的“侠士风骨”,年幼的张无忌并未贪生怕死,反倒愿意舍弃性命成全常遇春,这种侠道为本的自然举动不是张无忌的惺惺作态,更不是张无忌的“面子工程”,从这层意义来讲,侠义旰霄的张无忌愿意舍命救常遇春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常遇春真的也能够同张无忌这般舍命成全他人吗?我看未必。

张无忌是侠义的化身,是金庸老先生小说加工的“精品”,那常遇春是什么人?常遇春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是有血有肉活跃于元末明初的先锋大将。那么,常遇春有侠义精神吗?史料无此记载,只是谈及此人武艺高强,打小混迹于江湖武林,尤其是一手使得出神入化的长枪足以睥睨天下,也正因为身手了得,在元末天下动乱,常遇春入伙了绿林,并在安徽的怀远一带从事打家劫舍的勾当。

从他所做的这种偷鸡摸狗见不得光的强盗劣行,我们大抵也能看得出常遇春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侠义二字安插在他的头上显然格格不入。

虽然常遇春没有侠义精神,做的事情也确实让人大为不齿,但此人却颇具豪气。在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常遇春奉命取衢州间隙,他慷慨赋诗:“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

新版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窝囊废(新倚天屠龙记常遇春舍命救张无忌)(4)

全诗霸气侧漏、豪气逼人,常遇春此后的军旅人生亦如此诗般荡气回肠,在朱元璋麾下的常遇春破大汉(陈友谅建号大汉)、取大都、逐蒙元,干的件件都是石破天惊的历史性转折大事记。

然而,豪气冲天的常遇春,却有个无法洗白的“人渣”糟点,这个缺陷就是嗜好“杀降”。

古语有云“杀降不详”,人家都已经投降了,你再拿着冰冷的刀剑将那些手无寸铁之人杀的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无论对己对敌,从政治宣传上来讲都是极大的忌讳,从道义人权来说更是血债累累,毕竟自古以来,起兵造反的农民纯属活不下去才被迫走上这刀口舔血、铤而走险的路子,人家也有妻儿父母,你杀光这些投降的士卒,又岂非英雄好汉所为?

而根据史料记载,常遇春几乎每克一城必要展开血腥杀降,这种杀降不光是对已经投降的敌方士卒,甚至连攻克的城池百姓也不放过,由杀降转变为屠城的野蛮暴行,除了让当时的坊间舆论对朱元璋极为不利,甚至朱元璋本人也因此大动肝火。

当常遇春部攻打赣州时,深知他臭毛病的朱元璋还特地为此专门下旨不准常遇春屠城,《明史·常遇春传》载:“围赣州,熊天瑞固守不下。太祖使使谕遇春:“克城无多杀。苟得地,无民何益?”于是遇春浚壕立栅以困之。顿兵六月,天瑞力尽乃降,遇春果不杀。太祖大喜,赐书褒勉”。

新版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窝囊废(新倚天屠龙记常遇春舍命救张无忌)(5)

因此,杀戮戾气积重的常遇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丝毫没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雅量儒风。也正是由于这种暴戾恣睢变态型人格精神分裂,常遇春不到四十岁便暴毙而亡,后世之人常据此认为常遇春之死乃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的灾祸。

据此来看,“杀人狂魔”常遇春舍命救张无忌,纯属《新倚天屠龙记》的意淫,而以“人屠”之名惊悚万世的常遇春断然也不可能被视为豪侠之列。说到底,金庸老先生只是鉴于故事情结的需要而将“人屠”的常遇春粉饰成了“豪侠汉子”,否则,张无忌遇见真实的常遇春,不死或许也得去阎王殿走一遭。

参考资料:《倚天屠龙记》、《明史》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