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告诉我们了什么(3分钟读懂少年维特之烦恼)

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书叫做《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首次出版于1774年,一经出版就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大陆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年轻人争相模仿书中维特的打扮,一时间蓝色燕尾服配黄色马甲成了青年中极为流行的服饰,甚至还有人模仿维特的方式吞枪自杀,其风靡程度与二十世纪中后期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护者》所掀起的厌学厌世的虚无主义思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年仅25岁的歌德一方面对自己的成功感到喜出望外,另一方面迫于舆论压力和宗教道德,1787年该书再版时,歌德特意在上下卷中各增加了一首小诗,劝诫青年人不要“步我(维特)后尘”。再版时已经38岁的歌德放弃了年轻时推崇的伤感主义对个人激情的狂热崇拜,而转向一种更为平和的,介于极端理性和极端感性之间的“魏玛古典主义”。歌德个人思想的变化也代表着(或者说引领着)当时欧洲思想潮流的转变,他的两部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代表着青年人横冲直撞无拘无束的激情,引发了追求浪漫主义的“狂飙突进运动(德语:Sturm und Drang,直译为‘风暴和冲动’)”;和《浮士德》——代表一种成熟的、受到抑制的情感、理性与欲望的抗争,是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乐观主义,和狂飙突进运动的个人主义、激情的调和。自出版以来,关于本书的各种争论不胜枚举,其中不少争论的焦点直指人性和哲学的终极困境,即使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那么,维特为什么要自杀呢?

维特自杀是因为绿蒂,这是毫无疑问的,维特在遗书中反复提到“我要为你(绿蒂)牺牲”、“我居然有幸为去为你死,去为你献身”,无疑是有意无意的将谴责推到了了绿蒂——不是阿尔贝特,而是绿蒂——的身上。值得注意的是,维特决定自杀的前一晚已经确定了绿蒂对他的爱。绿蒂亲吻、拥抱了他,为两人的充满痛苦命运流下了潸潸泪水。如果绿蒂是否认了他们的爱情,维特的自杀看起来会更合理——为爱发狂的少年因为被心爱的姑娘拒绝而心碎至死。与此相反,绿蒂是爱着维特的,她所经受的痛苦不比维特少:一方面,她已经嫁做人妇,阿尔贝特稳重、可靠,她应该合乎规范的爱着她的丈夫,努力做好一个和悦温顺的妻子的本分;另一方面,她的内心也有像维特一样的激情,一样对美、对热情、对诗的追求,她和维特拥有的是一种灵魂上的共鸣。两人都来自单亲家庭,都热爱自然,热爱诗歌,这样的两个孤独而高尚的灵魂不可避免的会碰撞出灼热炫目的火花,而这种火花在绿蒂和阿尔贝特之间是不可能产生的。

无论如何,用维特自己的话来说,自杀是一种“精神性死症”,只有当人的内在完全碎裂,永远无法恢复整合时,自杀才会发生。如果绿蒂和维特相爱,他们能不能不顾一切的私奔,或者背着阿尔贝特偷情呢?以维特如火一般的性格,他甚至还有“——杀死你丈夫!——杀死你!——杀死我自己!”的念头,也不止一次透露出希望阿尔贝特死去的想法。而他终究没有这样做,而是仅仅选择了“杀死我自己”。可以说,维特的自杀完全是由他的价值观的转变推动的。旧的价值观崩塌了,而新生的曙光却没有照耀到他身上,在伦理和激情无情挤压之下,维特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其他出路。维特的悖论,在于他对圣洁爱情的过分信仰——爱应该是纯洁无暇的,而他身边的例子却一次次向他证明,炽烈的爱火最终导致的只是疯癫和杀人!

少年维特的烦恼告诉我们了什么(3分钟读懂少年维特之烦恼)(1)

维特拥有典型的伤感主义伦理观,他厌恶虚伪的官僚体系和繁琐的宫廷礼仪,追求一种人性的、自由的、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维特如此的憎恨庸俗,对世俗嗤之以鼻,却殊不知世俗正是爱情安身立命的基石,他所追求的那种没有痛苦、没有欲念、虚无缥缈的审美世界只是一种主观的虚构,只能给人带来片刻闪烁游移的愉悦和片段的空灵,是不能带给人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的。而他对绿蒂的爱情不仅仅是对异性的爱慕,更是他整个人生价值观的表达。维特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归根结底是源于他这种架空在虚无之上的理想主义和过分绝对的价值判断的结合。就连绿蒂也曾经埋怨他“您怎么生就这么个急性子,抓住什么就对他倾注极大的激情,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呢!”维特对事物的判断是极端绝对化的,一旦认定就一条路走到黑,这既是人物性格的魅力所在,也是他性格的悲剧性所在。

维特之死,绿蒂和阿尔贝特不能说完全没有责任。绿蒂把枪给维特的时候,难道想不到以维特的性格可能会开枪自尽吗?阿尔贝特和维特曾经就“自杀是不是可耻的”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他难道也看不出些端倪?但在这段悲剧的情感纠结中,三方又都有自己各自的立场,没有一个可以被贬斥为卑鄙小人。这和同时期卢梭的《新爱洛伊丝》是极相似的。勃兰兑斯评论《少年维特之烦恼》时认为它“包含了《新爱洛伊丝》的一切优点,却没有它的任何缺点”指的就是二人开启的这种浪漫主义文学中常见的面对伦理-激情冲突时所带来的人性纠葛和哲学思索的传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