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才是真正的巨星)

沉痛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才是真正的巨星)(1)

文:花喷喷

01

医食无忧上热搜,送天团组合出道

近日,网络上一则视频疯传,网友纷纷大呼,赶紧将视频中的两位主人公组成组合送他们出道。甚至连组合名字都帮他们取好了,就叫做“医食无忧”。组合里的两位成员平均年龄也有86岁,但丝毫不妨碍他们一出道就是天团。到底是谁这么厉害?

原来他们,一个是管我们温饱的袁隆平,一个是管我们健康的钟南山。

而流出的两人罕见同台视频,其实是9年前,他们共同参加某个颁奖典礼的视频。当时,钟南山院士在舞台上对袁隆平爷爷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他不要再抽烟了。

因为在参加典礼的那天早上,钟南山就为袁隆平做了个身体检查,身体状况不错,但袁隆平抽烟的习惯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钟南山称呼袁隆平作“隆平大哥”,因为他说袁隆平比他年长几岁。那一年是2011年,钟南山已经75岁,而袁隆平81岁。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领头羊,所以他们的同框也显得特别难得。

也是因为这一次钟南山暖心的“戒烟”叮嘱,袁隆平爷爷开始戒烟,一年后他戒烟成功。

我们平时在热门话题里总是看见这个爱豆那个小花,因为这样那样的八卦上热搜。而作为科学家的袁老在这些人之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似乎跟他和钟南山同框一样罕见。

事实上,袁隆平在此之前还有一次单人热搜,可那却是明明白白的“黑热搜”。因为热门话题是,“袁隆平被辱骂”。

没错,那个让全中国的人吃饱饭的袁隆平,被骂上了热搜。

02

凭什么有实力的人就该挨穷

所有的骂声背后,起因竟是袁老买了两部智能手机,在车展上“多手”摸了一下豪车,还有就是,他拥有一套别墅。

他的这些动作,收到了不少人的咒骂。总的来说,这些人的中心思想都是,你只是一个科学家,怎么有钱去买这些奢侈品?

我也很想反问一下这些辱骂袁隆平的人,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凭什么你们就该觉得他买不起奢侈品?他作为一个让中国人吃饱饭的科学家,凭什么你们觉得他不该用奢侈品?

记得曾经有一位成都医生,因为在网上晒了自己花一万块买的羽绒服,就被网友们质疑炫富。后来医生出面回应,自己每年花在买衣服上的钱就20万了,毕竟他本人年收入过百万,但这些钱都是自己当医生、讲课、投资、做医疗咨询,辛辛苦苦挣来的。

他还说到,自己读了那么多书,有现在的成就,没必要遮遮掩掩。并且,他非常反感医疗圈哭穷,质疑为什么医生必须穷,医生有钱为什么就是不符合社会伦理。

袁隆平是摸了豪车,但他一直以来都是以不到十万元的国产汽车代步,在这之前他骑得不过也是电动车,只是现在年纪大了骑不动了。

袁隆平是有一套豪宅,但那是因为他辛苦了一辈子,国家奖励给他的。而且这套别墅也被袁老改造成了水稻科研室,他带着科研团队就在这个地方研发出了海水种植耐盐碱水稻。这种水稻可以为我国年产粮食增产500亿公斤,多养活2亿中国人。

这和袁老的性质是一样的,自己凭本事赚来的钱,怎么花与他人何干,其他人有什么资格来指指点点。

沉痛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才是真正的巨星)(2)

在能把鸡蛋都烤熟的酷夏,袁隆平年年如此,顶着烈日下田。他的一生80%的时间在农田里度过,他为祖国奉献了一生,为中国人奉献了一生,也为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这样一个值得全世界尊敬的科学界,你们有什么资格苛责他?

所谓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就是你们这些人吧,果然,袁老还是让你们吃得太饱了。

说起海水稻,在袁隆平团队要开始种植海水稻和开耕盐碱地的那天,这个战略性的科研攻关,关乎14亿人的粮食问题却是没有人关注。

那一天,大家只关注某女明星分手的消息。这是网络世界的常态,也是现实世界的常态。

当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成功发射时,连欧美国家都十分关注,而一些国人只看到王宝强离婚事件。

屠呦呦因获得诺贝尔奖登上热搜,但当天微博的系统瘫痪却是因为黄晓明和杨颖的婚礼热度过高所导致。

我们不禁感叹,科学家原来是真的拼不过流量。但还是那句话,凭什么?凭什么一些没有实力的所谓明星,可以拿着高额酬劳,享受着粉丝们的前呼后拥?凭什么那些为国家做贡献的科学家,却要被你们辱骂?

如果你们真正了解了袁隆平,也许你们根本张不开嘴说那些刻薄的话,他的成就,他的高度,远远不止杂交水稻。

03

“野小子”袁隆平两度追梦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为袁母亲接生的,还是万婴之母林巧稚。而那时,袁隆平还不叫袁隆平,他的名字是父母匆匆取下的,叫“袁小孩”。

袁隆平从一岁开始就因躲避战乱,被家人带着漂泊在中国各个地方。即便战争连连,能不能活着看到第二天的太阳都似乎是奢望,可袁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肚子里可以有点文化,脑子里能有点知识。

虽然父母望子成龙,可袁隆平生性自由,不爱学习爱运动。他尤其喜欢游泳,经常拉上弟弟逃课去游泳。

但他还是成功考上了大学,1949年,袁隆平作为建国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重庆湘辉农学院,也就是今天的西南农业大学学习。

沉痛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才是真正的巨星)(3)

学农并不是袁隆平的一时兴起,曾经在一次校外旅游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去园艺场参观。大家都觉得索然无味,只有袁隆平意兴盎然。

在袁隆平的眼里,曾经整个世界都是灰灰沉沉,而在农场里,蔬果都挂在藤上树上,五彩斑斓。他觉得,这世上还是拥有明艳鲜丽的色彩的,这世上还是拥有希望的。

而他的“田园梦”,也在这时开始构建了起来。

可是在大二那年,世界又有了新的变化,袁隆平经过体检成了一名准空军飞行学员,准备参军支援战争。

西南农学院还为袁隆平和其他即将入伍的同学举行欢送会,可是一觉醒来,报名、体检、入伍,全部都成了一场梦。因为战况已经有所缓和,他们不需要上前线了。

对于其他同学来说,空军梦碎让人十分沮丧,而袁隆平并没有放在心上。听说国家游泳队要来选运动员,心想又能干回自己的老本行,袁隆平马上又去报了名。

因为太高兴,他还约了同学一起大吃一顿,没想到就闹肚子了,而这一闹,又使这位曾经的汉口赛区男子百米自由泳冠军,游泳梦碎。

上天下水的两次追梦都失败了,袁隆平依旧没有灰心丧气,因为他还有那个一直以来都怀揣心中的田园梦。

04

对的时间对的人,相濡以沫半世纪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后就服从国家统一分配,来到了湖南怀化的安江农校任教。这里地远偏僻,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好,连老师都紧缺。语数英政史地,甚至体育老师,袁隆平也当过,还客串过几天俄语老师。

但也就是在这深山之中的小小农校,袁隆平遇到了自己的初恋。那是和他同校的化学老师,大家情投意合,恋爱长跑了三年,终于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却发生了变故。

两人因为“家庭”的因素有一些矛盾,女老师去到袁隆平宿舍楼下等他,希望可以聊聊,偏偏袁隆平却出了学校散心。可能初恋总是阴差阳错,他们也就从此走散了。

女老师最后嫁给了一位“工作体面”的大学老师,而袁隆平曾经也“等”过她三年,天真地以为自己还有机会。最后得知女老师已经有了小孩,他才打消了等待的念头。

初恋已经成家立业,而自己却成了大龄剩男。同事也是热心肠,忙着要为他介绍对象,结果人来了一看,那是袁隆平自己的学生——邓哲。

他们从恋爱到结婚都不到一个月,放在现在来说,就是前卫的“师生恋”和“闪婚族”。没有彩礼,也没办酒席,邓哲甚至连一件正经的嫁衣也没有,就和袁隆平成了婚。

听说腼腆的袁隆平曾经悄悄问过未婚妻,想要给她买一件新衣裳。邓哲推辞了说不要,结果袁隆平真的就老老实实地没有买。

当时34岁的袁隆平和26岁的邓哲,就花了50块买喜糖,办了一场俭朴却温馨的婚礼。

沉痛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才是真正的巨星)(4)

婚后,原本十分内向的袁隆平开始展现出不为人知的浪漫的一面。

他兴致勃勃地邀约妻子去夜泳,出门前却带上小剪刀。当妻子问他拿剪刀做什么,他便说因为河里有渔民布下的渔网,万一妻子游泳时缠上了,就能第一时间剪破渔网将她救出。

两人搬入新房,为了让妻子洗漱更方便,袁隆平还托人买来当时并不多见的煤气热水器。为了防止妻子煤气中毒,他还要每次在妻子淋浴时,隔几分钟就喊一次她的名字。

就这样,两人相濡以沫了半个多世纪。而袁隆平和邓哲,除了是夫妻,还是很有默契的“工作搭档”。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夫妻俩寻遍了安江农校的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才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然而这时,袁隆平却几乎被送进“牛棚”批斗,妻子和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大不了跟你一起种田当农民,你照样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最终因为研究成果突出没有进“牛棚”,而妻子的那句话却给了袁隆平研究生涯无尽的底气。

05

“杂交水稻之父”是怎么炼成的

上世纪50年代末,国内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经历了大饥荒,无数生命的逝去让袁隆平深深感觉到,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吃上饭、吃饱饭,否则其他什么都是空谈。

于是他开始走上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1960年,他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以此受到启发做人工杂交稻试验,但因为发生杂交行为水稻的雄蕊退化,最终实验失败,袁隆平一无所获,除了不尽的外界的嘲笑。

后来,他和团队再次出发,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假如这次实验成功,每亩水稻田的产粮可以增加一倍之多。

终于,他们在观察了14多万个稻穗后,找到了6株不育株。可一场暴雨之后,他们辛辛苦苦找到的试验样品,又被“冲”回了原点。暴雨没有损坏秧苗,因为袁隆平在下大雨的时候特地来到试验田检查和做好保护。

秧苗是被人故意破坏的。一群反对派将袁隆平精心培育的雄性不育株连根拔起,而这将袁隆平的试验整整推迟了三年,对他和团队都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袁隆平没有轻言放弃,他在试验田的废井里找到残存的秧苗,继续进行研究。他和团队奔波于云南、海南等地,花了整整7年进行育种试验。

在云南时,袁隆平和团队经历过一次7级以上的地震。地震发生的时候,大家都拼命往外跑想要活命,只有袁隆平团队,为了抢救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种子,反方向跑回实验室去。

实验过程中,袁隆平还有了更长远的打算,他认为,想要获得更优质的杂交水稻,就不能局限于试验田里的“近亲繁殖”,他们要去寻找野生雄性不育株。

1970年,袁隆平当时一个叫李必湖的学生,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了大家心心念念的野生不育株。于是袁隆平马上赶往三亚,经过检验,确定就是他们要寻找野生花粉败育不育株。

而这,也是日后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

沉痛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才是真正的巨星)(5)

野生花粉败育不育株的出现为袁隆平的实验打通了道路,接下来,袁隆平团队经过优胜劣汰,终于筛选出优秀种子,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这让袁隆平不禁感叹,“研究杂交水稻快10年了,前8年我都失败了,这次终于看见希望了。”

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28631万吨,比1965年增长47.2%。之后的11年里,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超一亿吨,每年增产的稻谷累计能养活6000多万人。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从第一期到第四期,袁隆平团队逐步实现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的攻关目标,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水平始终领先于世界。

2005年,最后一批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加拿大小麦运抵深圳,联合国宣布停止对中国进行粮食援助,中国持续26年的粮食受赠史终于画上句号。

这说明,我们中国,终于能靠自己吃饱饭了。我们不仅自己吃饱,还要让世界更多人吃饱。

袁隆平将杂交水稻这一技术,与世界共享。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就开办了杂交水稻的技术培训国际班,为近80个发展中国家培养杂交水稻技术人才。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

06

一生有两个梦

袁隆平不仅为国家做贡献,还为世界做贡献,他值得一切荣耀与掌声,而不是毫无道理的谩骂。

他就像漫画里的超级英雄,但却用一粒种子就拯救了世界。可他没有酷炫的战衣,穿着一百多块的衣服就满足了。

袁老觉得自己不需要用昂贵的衣服来衬托出自己的身价,自己也并没有什么身价,他就是个搞科研的。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搞科学研究就是要淡泊名利,踏实做人。”

其实袁老的身体也并不是真的很好,此前曾经检查出患有慢阻肺,家人因为担心他的身体,都劝他退休,不要再下田。但他仍是坚持,因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他毕生的追求。

他在获得2018未来科学大奖时说,自己还有两个梦。

沉痛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才是真正的巨星)(6)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他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满眼的稻谷都是金灿灿的,夏日里天气热,他就和助手们就拿着蒲扇,坐在稻穗下面,静静乘凉。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希望发展杂交水稻,造福全世界的人民。

袁老还曾经许愿,要在90岁前能够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

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希望那些曾经辱骂过袁老的人能好好反省,你们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和居心不良的叵测,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对这位英雄的侮辱。

而2020年,袁老就要迎来自己的90岁了,希望他身体硬朗,愿望成真。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花喷喷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