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预习(五年级下册数学信息窗)

信息窗(认识负数)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预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预习(五年级下册数学信息窗)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堂预习

信息窗(认识负数)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

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

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生分别举例,畅所欲言…….)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1公共汽车到1号站下车2人,2号站又上车2人

②四年级上学期转入24人,五年级转出6人。

③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收入2000元,三月份支出1600元。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写出表示方法,填写在准备好的表格中。

(3)展示交流。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填写的情况

师:这样记录,大家有什么看法?(在投影上展示第一种情况。)

上下车情况

转学情况

收支情况

1号站牌

2人

四年级

24人

二月份

2000元

2号站牌

2人

五年级

6人

三月份

1600元

生:这样无法看出哪是上车的2人,哪还是下车的2人,哪些是转入的,哪些是转出的,收入还是支出的情况。

师:看来仅仅用我们学过的数,是不能区分这些意义相反的量的。

我们一起来看小红想出来的方法。

师:她用文字的方法标注出了上下车情况、转学情况和收支情况。

上下车情况

转学情况

收支情况

1号站牌

上车2人

四年级

转来24人

二月份

收入2000元

2号站牌

下车2人

五年级

转出6人

三月份

支出1600元

师请看小芳的表示方法

上下车情况

转学情况

收支情况

1号站牌

2人

四年级

﹥24人

二月份

2000元

2号站牌

2人

五年级

﹤6人

三月份

1600元

师:快说说你怎么想到这些符号的?

师:他用的符号他明白,如果她不解释我们能看明白吗?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帮助我们相互交流的,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明白呢? 需要找到一种大家都能看懂的符号。也就是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小玲同学的表示方法。

上下车情况

转学情况

收支情况

1号站牌

2人

四年级

24人

二月份

2000元

2号站牌

—2人

五年级

—6人

三月份

—1600元

师:不用解释能看出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吗?(这位同学真了不起,你的做法和数学家的做法是一样的)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在2的前面写上“ ”表示上车2人,添上“-”表示下车2人(板书: 2 -2),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2”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二。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像“ 2”是一个正数,读作:正二。我们可以在2的前面加上“ ”,也可以省略不写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板书:6、8.5…..)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正数有无数个,负数也有无数个。

(2)试一试。

请你能任意说出几个正、负数吗?请说给你的同桌听

接下来的时间就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了解负数,认识负数,(完整板书)

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负数?生举例,师出示计算器、存折、电梯和天气预报里都有负数。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二)重点理解,体会负数

1、认识温度计

通过天气预报我们可以知道每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测量温度一般用温度计来测量,下面我们来认识温度计。

出示课件:℃表示摄氏温度,读作“摄氏度”, ℉表示华氏温度,读作“华氏度”, 我国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零以上的温度叫零上温度,零以下的温度叫零下温度。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

2、温度的读法

这里天津零下6℃,西安6℃都记作 6℃行吗?为什么?应该怎样表示?

零下6℃记作- 6℃,读作负6摄氏度;

6℃记作 6℃或6℃ ,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课件出示:这是二月份某天的气温情况:下面请同学读出以下城市的温度:香港的温度是“零上22℃”,上海的温度是零上4℃,郑州的温度是0℃,北京的温度是零下4℃. ℃℃

香港的温度是零上22℃,可以记作: 22℃或22℃

上海的温度是零上4℃,可以记作: 4℃或4℃

北京的温度是零下4℃.可以记作-4 ℃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负数的温度读做零下几摄氏度。把正数的温度读做零上几摄氏度看来先确定0的位置很重要。0上的是正数,0下的是负数,这说明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章老师让数学学起来更简单*

*如对你有用,可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