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文的字体(漢字的字元人與鬼神卩)

卩【jié】,象形字,像一個人兩膝著地跪著,應是跽【jì】的初文,本意是跪著的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隶文的字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隶文的字体(漢字的字元人與鬼神卩)

隶文的字体

卩【jié】,象形字,像一個人兩膝著地跪著,應是跽【jì】的初文,本意是跪著的人。

《說文解字·卩部》卩:瑞信也。守國者用玉卪,守都鄙者用角卪,使山邦者用虎卪,士邦者用人卪,澤邦者用龍卪,門關者用符卪,貨賄用璽卪,道路用旌卪。象相合之形。

段玉裁注:瑞者,以玉爲信也。......瑞,節信也。......節猶信也。行者所執之信。......

許慎和段玉裁說的,都已經是根據秦篆的字形把「卩」假借為「符卪」的意思了。而今天又用竹節的「節」來假借符卪的「卪」。

《說文解字·足部》跽:長跪也。从足忌聲。

段玉裁注:長跽也。......係於拜曰跪,不係於拜曰跽。

古人沒有坐具,都是席地而坐。两膝著地,臀部坐在小腿肚上叫「跽坐」;上身挺直,叫「跽跪」。「跪」是為了拜,不是為了拜就叫「跽」。而臀部著地而坐、兩腿八字張開如簸箕,叫「踞」,這是很不雅的坐姿。

以「卩」作為偏旁時,俗稱「單耳朵」,大都跟人的腿腳彎曲有關係。

从「卩」的會意字:

(按壓跪著的犯人)、(一起吃飯的人)、(停車解馬)、(跪著接受刑罰)

以「卩」作意符的形聲字:

(膝的古字)、卻/却(屈膝)、

以「卩」作聲符的形聲字:

(節的簡化字)、(身上的硬塊)、(準備吃飯)、(同恤,憂慮)

此外,「卩」在作偏旁時還有三個不同的變形:

1)寫成「」。卪的本意是節制兵權的符卪。

把「卩」寫成「卪」的會意字:

(服的本字,治事)

2)寫成「」。㔾的本意指人膝關節的後部。

把「卩」寫成「㔾」的會意字:

(身體彎曲側臥)、(容量為四升的圓形酒器,提醒節制酒量)、(坐在懸崖邊)、(把一個葫蘆破開成兩個瓢,用作結婚時的合卺禮)、(直曰街,曲曰巷)

以「㔾」作意符的形聲字:

(屈膝)

以「㔾」作聲符的形聲字:

(侵犯)、(同泛,氾濫)

3)寫成「」。巴有期盼的意思。

把「卩」寫成「巴」的會意字:

(人群的聚落)、(看另一個人的臉色)、(吃肉太多了,須節制)、

有些字雖然具有「卩」的偏旁,但是跟「卩」並沒有意義上的連繫。如:

(仰的本字,本義是望,而仰的本義是抬頭)、(地支的第四位)、(敲打)、(無乳者卵生)、(彳部,駕馭馬車)、(糸部,以刀斷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