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贾诩(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

在三国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杰出的谋士,比如说诸葛亮 荀彧 荀攸等人,他们都有神鬼莫测之能,洞察天下之术,但是在这些谋士里面有一个画风不太一样的,他就是曹魏的著名谋士——贾诩。别的谋士大多数都为主尽忠,出的都是“阳谋”,但是贾诩专门为己谋身,出的不少都是“阴谋”,而且当贾诩走向人生巅峰成了太尉的之后,还遭遇了孙权的嘲讽,所谓:“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那么孙权为何会嘲讽贾诩呢?

曹操为什么要贾诩(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1)


上图_ 贾诩(147年-223年)

一、文和乱武,毒计谋身

贾诩字文和,少年时期虽然不太出名,但是却被当时的名士阎忠评价为:“张良陈平之属。”当时流行所谓的清议,要说参与清议的这些名士还是颇有水平的,比如评价曹操的:“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许劭 《后汉书》)还是颇有见地。

贾诩第一次显露才华说来比较无厘头——因为他被抢劫了。当时贾诩所在的关中地区到处都是羌人,这帮人都是劫道小能手,贾诩有一次就和同行的人一起被抓了。眼看贾诩就要交赎金了(叫不出赎金八成凶多吉少),结果贾诩急中生智高喊一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当时这个段熲先生堪称西部太上皇,在羌族里面威望极高,他们一听立刻就慌了,赶紧对贾诩是好吃好喝的对待。贾诩因此脱身。

曹操为什么要贾诩(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2)


上图_ 董卓(?-192年),字仲颖

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出,贾诩的急中生智颇有些“不择手段”的味道。从此之后,贾诩开始了他惊心动魄的谋士生涯。初平三年(192年),西凉军首领董卓被杀,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准备开始逃亡,毕竟董卓一死他们可就失去了主心骨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董卓军中的贾诩先生拦住了李傕郭汜,给他们讲了一番话:“现在董公(董卓)被杀,咱们西凉军前途渺茫,大家手里还有军队,不如先对着长安打打试试,不打估计各位派一个亭长也就抓住了(即一亭长能束君矣),咱们要是赢不了咱们再跑也不迟啊”。这几个武夫听完之后立刻表示贾诩说的有理,然后剑指长安,这也就是著名的“文和乱武”。

在一片百姓悲惨的呼号之中,在长安的重大大火和刀光剑影之中,贾诩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和地位,却带来了恐怖的灾难。之后李傕郭汜等人想让贾诩登高位,然而贾诩并没有同意,后来贾诩看到李傕这帮货实在是不靠谱,于是乎就决定改换门庭,找个新老板。

后来贾诩投靠过段煨投靠过张绣,最后才选择了终极大老板——曹操。

曹操为什么要贾诩(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3)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二、毒士毒计,自保哲学

其实纵观贾诩的一生,他的思考方式往往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

在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将贾诩封为三公,拜贾诩为太尉,当时贾诩先生之所以能够被封为三公,其实理由也比较简单——他帮过曹丕。

之前曹丕曹植争夺储君之位,让曹操非常头疼,要说曹丕虽然也不差,但是曹植明显更具文学才华。所谓:“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曹植的文学才能让曹操非常喜爱,所以一度也是想传位给他。自古以来长子的地位容易受到威胁是常态,曹丕当时就寻求贾诩的帮助,毕竟贾诩这货从来不站队,也不参与朝廷斗争,他说的话曹操还是能听的。

曹操为什么要贾诩(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4)


上图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果然不久之后曹操就找到了贾诩问他立嗣的看法,一般来说这可是个危险话题。

  • 首先储君都是君王所重视又提防的对象。
  • 其次,参与立嗣之争的大臣那可比争宠的皇子更加危险,之前杨修崔琰都是前车之鉴。
  • 第三点,贾诩可是降臣,是跟着张绣一起投降曹操的,之前的曹操长子曹昂可是因为贾诩的计策而死的,所以贾诩平时都是深居简出,从来不主动参与那些军国大事。

这回曹操问他立嗣的看法要是回答不当,不仅可能让曹操大怒,还可以危及自身,但是贾诩可不是一般人,这种问题对别人可能是个难题,但是对他完全不是问题。

贾诩假装没听见曹操问什么,默不作声,曹操急了:“你咋不说话呢?”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立刻就笑了,这俩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废长立幼,然后内部爆炸。所以曹操立刻就就明白了贾诩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曹丕的地位更加稳固,贾诩才能被曹丕投桃报李成为太尉。

曹操为什么要贾诩(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5)


上图_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

那么这和孙权笑他有何关系呢?这里我们得从当时的角度来分析,为何孙权会笑。

首先第一点,贾诩这种为自己谋的谋士,在当时肯定是不受待见的。

我们可以看裴松之的说法:“且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裴松之认为,贾诩的为人可太差了,远不如荀攸。要说裴松之距离贾诩那是非常近的,他会这么评价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理由估计有三个:

  • 1. 贾诩的文和乱武,导致整个汉朝陷入了巨大危机之中。

本来董卓被杀之后是大快人心,结果贾诩撺掇董卓手下的一群莽夫杀进长安,导致百姓呼号,公室倾危。就当时来说肯定是被天下士族对怨恨的,也被人口诛笔伐。就连贾诩自己其实也颇为后悔这一举动,他当初是觉得董卓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且自己为图自保,但是却弄得生灵涂炭,所以他才会选择出走。

曹操为什么要贾诩(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6)


上图_ 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

  • 2. 贾诩虽然低调,但是用计太毒辣。

比如张绣因为嫂子的事情想造反,贾诩就告诉他要利用曹操当时志得意满的心理,以部队移防为名偷袭曹操营地。这招可是太毒了,曹操要不是典韦拼死保护估计都死在张绣手里了。曹安民和曹昂也是因此而死。

再比如马超韩遂起兵,贾诩也是用反间计让马超韩遂内斗,这些计策都是绝对的毒计,当时的谋士比如荀彧都是喜欢用“阳谋”,奉天子以令不臣这种,贾诩恰恰相反,自然不受待见。

  • 3. 贾诩缺乏忠的品质。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贾诩可没有这项品质。贾诩的第一目标是保护自己,第二目标才是帮助主公。

比如他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理由是非常的光正:咱们现在投降是雪中送炭,曹操必然对我们很好。但是实际上贾诩这种做法就是把张绣往火坑里推,虽然曹操可以暂时不计较张绣杀死他长子的问题,但是日后难保不会秋后算账。(事实证明张绣确实被传说是被逼自杀的)但是贾诩却是张绣投降的最大获利者,毕竟曹操肯定会认为没有贾诩张绣不会投降。

所以贾诩风评被害也是不无道理。

曹操为什么要贾诩(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7)


上图_ 刘备(161年-223年)

还有一点就是三公这个位置,本来就不是留给贾诩这样的谋士的。对于孙权刘备来说,三公这样的位置都是留给德高望重之辈的,比如王猛就曾经说:魏祖以文和为公,贻笑孙后。王猛用贾诩举例来拒绝自己的录公大位,其实就是说自己并非那种德高望重之人。就像当初刘备在四川称帝,功臣排名第一的却是许靖,位列司徒。

之所以是许靖位列司徒而非诸葛亮,就是三公职位需要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许靖资历老名望高,也适合收取四川人心。曹丕让贾诩担任太尉就是因为他要投桃报李,未免格局太小,所以孙权笑之,也是非常正常的。

文:三清妙音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晋书》

【2】陈寿《三国志》

【3】范晔《后汉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