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南海仲裁情况(中美为何出现南海对峙)

2016年7月16日,美国集中了“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两大航空母舰战斗群,含各类战机150架,各类舰艇10艘,战斗人员12000余人,抵在中国家门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菲南海仲裁情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菲南海仲裁情况(中美为何出现南海对峙)

中菲南海仲裁情况

2016年7月16日,美国集中了“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两大航空母舰战斗群,含各类战机150架,各类舰艇10艘,战斗人员12000余人,抵在中国家门口。

这是继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首次双航母舰队出现在中国周边海域。其威胁意味极为浓厚,两国之间也处于一触即发的边缘。

当时的中国舰队远没有现在强大。为了应对美国双航母舰队的威胁,三大舰队精锐进出,4位上将齐聚南海,以实战姿态进行实弹演习。作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引弓待发,直接对美航母进行了瞄准。

当今世界两大强国之间的较量正式开启,世界在此时进入了前途未卜的时刻。

这是继冷战结束以后,排名世界前两位的核武器强国最激烈、最凶险、最大规模的一次对撞。

那么为何美国要突然演绎出这样一场令世界胆战心惊的对峙呢?

将时间拨回到7月5日,美国华盛顿,中美之间关于南海问题的对话中,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强硬表示:南海仲裁结果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张废纸。结果不会对中国造成任何影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强迫中国执行仲裁。哪怕美国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到中国人。

中国的态度一反常态的强硬,那么背后到底有怎样的玄机?

将时间再往前拨20年。

当时美国的焦点还不在中国身上。那时候他们最关注的乃是中东。中东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盛产黑金,另一方面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著名恐怖袭击,让美国人对恐怖主义恨之入骨。

以小布什为首的共和党政府,迅速将全副精力投入到了中东的反恐战争中,而后接连发起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两次战争虽然以美国的胜利告终,但是却并没有获得期望的结果,反而劳民伤财,空耗了巨大的国力。透支了未来的美国一面难以在中东的泥潭中抽身,另一面却又遇到了2008年的罕见经济危机。

这次因为金融风险而诱发的危机,不仅令美国元气大伤,还令世界各国认清了一个现实:自己被美国金融体系深度绑架,一旦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就会滥发货币,将危机扩散到全世界,将世界各国拉下水。

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原本铁了心跟着美国干的国家也开始打小九九,其他国家更是跃跃欲试寻找可以在危机中值得依赖的经济体,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准备另起炉灶。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让美国发现自己对世界的掌控越来越力不从心。欧洲人试图强化欧元的地位,日韩开始逐步剥离和美元的紧密联系......

然而,此时的美国却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太平洋对岸的某国,不仅没有被经济危机压垮,反而过得越来越好。

尤其是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令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一个强大自信富饶的中国,给世界各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正如豪车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一样,当各国发现原来这个世界竟然还有另外一个实力强悍,且不会随时把自己当韭菜收割,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扶自己变得更好的国家,那么此时的选择就顺理成章了。

这一刻,令美国充满了失落感,突然意识到自己忽视中国太久。而中国早已经利用这难得的间隙充分发展起来。士别三四当刮目相看,更何况士别二十年?悄然崛起的中国,成为了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于是美国第23任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提出了重返亚太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时隔20多年后,美国再次将中国当做最大的竞争对手,开始为中国量身打造相应的遏制措施。

此时,亚洲特别是东亚的迅速发展,早已经成为世界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中国的产业开始不断向东南亚进行转移。日韩——中国——东南亚,在产业方面形成了良性的梯度。三者之间构建自贸区的基础已然形成。

一旦东亚和东南亚联合设立自贸区,那么假以时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区域,所有的国家实力都将上升一个新的台阶,而全世界的经济重心也将在200多年后再次从欧美转移到亚洲东部。

而日本、韩国的政客显然也看到了东亚——东南亚自贸区背后的意义。如果仅是如此,那么还不算令美国畏惧。那么令美国恐惧的是什么呢?

作为领头羊的中日两国率先达成协议准备签订《中日货币互换协议》,也就是说,此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系统,将会逐步放弃美元,而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众所周知,美国对当今世界的霸权,就是建立在依托军事霸权基础上的金融霸权而实现的,中日两国此举,绝对是釜底抽薪。

如果是两个小国之间,充其量几个亿甚至几十、上百亿美元的交易量,用不用美元对美国影响根本就不大,但是中日之间一旦开了这个头,那么在可见的未来,一旦东亚 东南亚区域自贸区建设撑世界第一经济区,那么这种冲击对美国而言将会是致命的。

所以,无论如何,美国都不会坐视不理。

果然,怪事发生了:2012年9月10日,极力推动《中日货币互换协议》的买日本金融大臣松下忠洋突然在家中上吊自杀。仅仅6天之后,另一个和松下忠洋一起推动协议的日本新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在自己家附近突然倒地昏迷,最终不治身亡,死因不明。

紧接着,沉寂了许多年的中日钓鱼岛争端莫名其妙地突然爆发。一时之间,中日国内某些有外国背景的基金会资金进出极为活跃。中日双方的关系一下子跌落谷底,双方民众剑拔弩张,在网络上对对方口诛笔伐。受限于严峻的民族主义情绪,《中日货币互换协议》不得不在2013年作废。中日韩自贸区就此搁置蒙尘。

2013年9月,中国开创性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经济计划:“一带一路”战略。

闻风而动的美国媒体,自然深知这个计划对于中国的促进作用。一旦这个战略成功实施,那么中国必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取代美国的经济地位。这对美国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于是,一时间,西方的媒体铺天盖地的抹黑“一带一路”战略。为了阻断这个战略,奥巴马政府甚至干脆和印度勾结,搞了个“印太战略”。其意图显而易见,就是利用和中国处于竞争地位的印度,来阻断往西的商路。

并在巴基斯坦等国鼓动恐怖组织掀起腥风血雨的恐怖活动,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南海美国同样没有闲着。

它先是鼓动菲律宾,一手炮制了一场历史丑剧:南海仲裁案。

这场自导自演的丑剧并没有对中国产生任何影响,反而是跳梁小丑菲律宾被中国的反击打得头破血流,阿基诺三世也不得不灰溜溜的下台。被菲律宾抢占了多年的黄岩岛也在此时被收回。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眼看小弟不堪重任的美国人实在按捺不住性子,直接令航母舰队进驻菲律宾。而后者也给美军直接开放了5个靠近南海的军事基地,以支持美军在南海的行动。

双航母战斗群已经集结完毕,接下来,就到了给小弟撑场子的时刻。

其实,此前在南海也有过多次针锋相对的对峙,那么为何此次火药味变得如此浓郁呢?

很简单,对于中国而言,2016年,关乎中国未来地位的“一带一路”战略才刚刚实施3年,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国家此时还在不断观望,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中国?

美国逼近南海看似向小弟们展示自己的实力,其根本目的是打乱中国的经济布局,阻断“一带一路”战略。如果中国不能够顶住压力,那么就会对这个战略产生负面效应。毕竟,如果我们连自己的领海都护不住,那么商路的安全又怎样得以维护,谁又敢和我们做生意呢?

当时,我们的海军力量和美国相比依旧很弱小。辽宁舰虽然已经服役,但是尚未形成战斗力。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能打败一半美国海军的就是另一半美国海军。

以我们当时的实力,哪怕是在我们自己的主场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我们却不能退,一旦退却,那么不止是军事上的让步这么简单,会令美国借此得知我们的底线,不敢和他们硬碰硬。而出现这样的结果,按照美国人的尿性,那么将会时不时来中国南海转悠。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退!

于是才出现了四位海军上将齐聚南海,三大舰队精锐尽出,数十辆东风21D开进深山布置就位的场景。

双方剑拔弩张,摆开阵势。中国海军最大规模的实战演练在12日如期进行,美军航母舰队开启战斗序列,针锋相对的进行军演。

此次美军舰队的领导人是海军上将哈里斯。作为一个日裔美国人,他一直以对华强硬而著称。曾经多次联合其他军官施压奥巴马,以达成在中国南海自由航行的目标。

但是,中国悍不畏死的态度令美军最终未敢踏入中国给他们划下的底线。双方在明处几乎是紧挨着进行演习,擦枪走火随时可能出现。暗处的较量同样没有停止。而一个美军航母在南海游弋的视频,更是令美国明白他们的动向被我们牢牢掌控。现代战争,发现即意味着被摧毁。......

一场令世界神经紧绷的对峙突然间烟消云散,美军舰队撤回了基地,中国舰队也在完成演习后回到驻防港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