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为什么看不清楚(天干地支与人和天文关系)

天干地支为什么看不清楚(天干地支与人和天文关系)(1)

天干地支 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是能量态的,没有什么固定形态,只有依附在有形质的地支之上其功能才得以显现。古云天无形而地有质,说的就是这个。讲得更透彻一些,天干好比是人的灵魂,地支好比是人的躯体,二者是不可分开的。

中国古人发明的天干地支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现在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最初用来记时和记数的,并没有预测的含义,由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才逐渐演化出很多意象用于预测。

天干地支与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记数和计时的。那么他是怎么来的呢?古人生活的环境中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生活资料匮乏,只有天地日月,花草树木最为常见,所以我们中华先祖仰观宇宙,俯察自然才创造出天干地支。《世本》曰:"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

古人发现每30次黑白昼夜变化月亮会出现一次圆缺变化,定为一小周期(月),月亮圆缺每变化12次地上经历春夏秋冬,日影由高到低后再由低恢复到原位,定为一个中周期(年);发现木星绕黄天一周刚好等于12个中周期(年),定为一个大周期(轮)。所以地支的规律就是三十日进一月,十二月进一年,十二年进一轮。古人后期又仿照春夏秋冬气温变化又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用干支来纪时,所以四柱的地支就齐全了。同时古人为了区别每轮与每轮的差别创造性的插入天干,使得每5轮才能循环一超长周期(甲子),而每个人经历了一个甲子也就是从出生到老死的循环(古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人一生最长寿命也超不过2个甲子,一生所有重大事件都基本能用这套天干地支纪年法表示完了。所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人依据人的生老周期和天文自然周期结合的历法,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历法。

但是要注意的是古书所说太阴分为两种,月亮为日阴,木星也就是岁星为岁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