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怎么写才能字数多(必须多读多思多写)

一位有着28年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给同学们提供写好作文的心得。写作文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很多“顺竿爬”总是借着某些学生的畏难情绪,故意鼓吹扩大学生的这种情绪,然后推出自己的妙方。那么,来吧,跟着写作高手王眼球来学习写作文。

作文怎么写才能字数多(必须多读多思多写)(1)

努力成为写作能手

步骤一:如蜜蜂采蜜,多读课内外的书

要想会写作文,必须先多读课内外的书。在读书中,培养自己的阅读的习惯,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在广泛音读的过程中,具体采用精读还是略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要视不同的阅读目的、不同的阅读材料,以及不同的阅读环境而定。对于好的文章,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文本,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那就更好了。熟读了以后,即使自己鉴赏能力不够,还看不到文章的好处,只要诵记不忘,到后来读的文章越多,阅读能力愈提高,对于 以前看不懂的自会懂了。若是能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洞悉世态,体察万物,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写景写物有所因循,写人写事有所侧重,深入浅出,多种手法,论证观点,得出道理。

作文怎么写才能字数多(必须多读多思多写)(2)

多读书,有丰富的想像力

步骤二:确定主体内容,列出作文提纲

学生所写作文的框架,基本上都是“开头-主体-结尾”这样的框架。构思之前,最好先确定主题或情感基调。然后,再围绕框架去构思文章,做到开篇点题,结尾收束全文且呼应开头,主体部分的内容要服务于主题。比如你想借登山抒发情怀明志,那么明志为主题,将能体现胸怀的景物描写,写得阔远恢宏。--这是主体内容,然后再设计开头与结尾。在选景时,避免写成流水账,把没有必要的细节或杂花野草则略写或略去。如果你的文章杂乱无章,那是你自己还不明白你想写什么。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作者在文章主体部分要呈现出五幅秋景图,那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要为五幅图景而设置,所以作者在开篇点出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那么清,那么静,来得悲凉”,还点出要写的主要内容是“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相呼应,皆抒情。相反,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文章的主体要写什么,那么主体内容必然就是杂乱无章的。故而,创作者在下笔之前,一定要先列提纲,把构思的内容简要地拟就一个纲要,在拟纲要之间前先确定要写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纲要逐步展开。列出一个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写作提纲,相当于在盖在楼之前设计一张施工的“蓝图”。有了写作提纲,可以使自己原来模糊的、断断续续的思路清晰化、条理化,写作起来就能“按图施工”。这样既可以加快写作速度,也可以使文章具有较为严密的内在结构。

步骤三:学会修改文章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比如唐代欧阳修写完文章之后,就会把文章贴在墙上,边读边改,直到改到令自己满意为止。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大师行文尚且反复修改,学生写作文更要修改哟。那么,怎样修改文章呢?从整体上看,围绕主题去修改,做到开篇点题,结尾扣题,主体部分的内容要服务于主题。比如你想借登山抒发情怀明志,那么以明志为主题,将能体现胸怀的景物进行重点描写,写得阔远恢宏,没有必要的细节或杂花野草则略写或略去。避免写成流水账。从局部看,着眼于主体内容的主要物象,对主要物象加以修饰,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物象特点,形成鲜明的、完整的画面感。再细致一点,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使用,就是经典的推敲案例。在小学语文中,课后思考题中问“绿”的好处,实则是以引导学生学会炼字为目的。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就是从“炼字”的角度出发,举出了大师名家在写作过程中遣词造句“锱铢必较”的事例,并通过“推敲”典故的重新认识,让我们领略运用文字所应该有的谨严精神。

步骤四:多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记笔记是为了积累材料,做笔记可结合自己的需要来记,名言警句、经典的语段等好句段可以抄录下来,背下来;也可以把好的语段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做笔记的方式很多,除了用笔之外,还可以用手机、电脑,也可以写成微博,还可以做成小视频发出来,可以随时查看。

步骤五:模仿与创新

初学写作者,必须认真读析课文和优秀范文。先借用好文章的格式,犹如看格填空,借既有的好的格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到下笔自如时,可以抛开固定格式自由创作,这叫先入格后破格。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先明确主题,围绕主题来构思,开篇的作用不是整体呈现,开篇要埋下伏笔,或者说埋下引线。若是写景写人写事的作文,在主体部分繁花满枝,重点突出一两朵,其他的花朵的任务是衬托,这便是详略得当。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主体部分,作者呈现了五幅秋景图,是五朵金花并开。若是议论文,则要运用多种论证方式来论证观点,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和《善良》就是较好的议论文范文,学习的时候要悟透文章的布局与论证方法的运用。

拟好题目后,再加上好的开头,就相当于整篇文章成功了一半了。在开头一定要明示你的观点、情感或概说事件。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第一部分,作者告诉读者他的北国秋的感受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还告诉读者他要写的北国秋的内容是:“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而这开头的设置实则是由主体部分的内容反推而定,老师在分析课文时则往往告诉学生“开篇引领全文”。不管是因主体需要而设开头,还是因开头展开主体,都各有道理,适宜自己布局的习惯就好。在开头段,可以运用修辞手法优雅又自然地入题或点题,结尾要收束全文,从语气、手法、内容上做到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