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

平时我们拔罐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拔上去不动,另一种是来回走罐,没有方向而言,有时候我们会说是沿着经络走行,那这到底符合科学吗,从解剖列车上上,筋膜链是有方向的,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筋膜链的方向,指导我们走罐方向。

肌筋膜治疗的程序

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肌间隙

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1)

那我们拔罐治疗的层次就是在浅筋膜层,没有办法更加深入。

首先我们来看后边线,是连接和保护整个后背表面,就像是一个壳,从足底到头部,由两片组册很难过,脚趾到膝关节,从膝关节到眉毛,膝盖伸直时(站立时)是一个完整的线。

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2)

足跟痛的治疗

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3)

首先可以了解到足跟骨刺的发生,是由于足跟部异常应力的结果,是结果而不是引起疼痛的原因,这是临床上医生和患者经常误解的。

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4)

从上图可以看到,当组成后表线的筋膜连续紧缩时,跟骨被推向脚踝,犹如弓箭被弓弦推向前上方,足跟处压力增大。

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5)

外踝后与外踝前的足部长度比例1/3-1/4的是正常的范围,但是如果是1/5时表示身体背侧的支撑较少,此时就是膝超伸,这种模式不仅是后表线紧缩的结果,也会导致更多的肌肉紧缩,一系列代偿的产生,结果导致骨盆的前移,如果单单处理髋部,只会加重不稳定性,处理足底筋膜、腓肠肌、脚踝、足跟附近韧带,可以观察到足跟距离增加。

所以呢足跟痛的治疗方向是从足底向上,从膝关节向足底方向。

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6)

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7)

足底筋膜一个部位的行为,可以影响整个后表线。

下面是另一部分从膝到髋。

坐骨结节滑囊炎治疗

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8)

这样可以看到,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时,应沿着腘绳肌从膝关节向上推,以减轻坐骨结节的受力。

接下来是从骶骨到颅骨。

后表线和脊柱曲线

•由于竖脊肌覆盖了脊柱的后面,它们附着在颈部和腰椎前方的肌肉共同形成了脊柱曲线的深度。

观察是否有腰椎或颈椎前凸或胸椎后凸。

棘突是突出周围组织,像个隆起或山脊;还是陷入到周围肌筋膜组织下方的沟里,形成“山谷”。

脊柱后凸是,肌筋膜组织从突出的棘突向外散开,先是被拉宽,随后与周围组织层粘连。因此这些组织需要向中间、向棘突移动。不仅是放松组织使其活动增加,也可以给那些太靠后的椎骨一些向前的推力,相反,脊柱过度前凸是椎骨一些向前的推力,相反,脊柱过度前凸时椎骨被深埋时,相邻的肌筋膜组织向中间移动并收紧,形成这段脊柱之弓的弓弦,这些组织必须被延长,也要向两侧推开,由浅向深逐层操作,这会给深埋的脊椎一点空间和松弛,以便它们向后移动。

从解剖列车看拔罐(从解剖列车看拔罐)(9)

精细定位+筋膜手法

•让受试者坐位,以额头的重量带动身体向前弯曲,“每次一节脊椎”,你站在身旁观察。看是否有个别棘突无法像火车拉动一节节车厢般地与其他棘突分开

•将手轻轻放在僵硬的部位,手半握拳将近端指骨的背侧放置在脊柱的颈胸结合部的两侧当受试者向前屈曲时,随着他的节奏把组织向下向外推或向下、向内推(取决于是“小山”还是"山谷)。

当受试者完全前倾且胸部靠近大腿的时候,你的手也应该到达骶骨筋膜的位置了

同样工具是受到延伸,我们可以用拔罐代替我们的手法,至少会比较轻松一些,解放双手。

总结:

拔罐固定不懂,类似于PRP(富血小板血浆)通过血小板破裂,促进组织重生,对于炎症组织效果较好。

走罐类似于手法

1、足跟痛-从小腿向下

2、坐骨结界痛-从大腿向上

3、胸部曲度过大-堆山

4、腰部曲度过大-挖渠

5、垂头丧气-从背部向下

6、颈部僵硬-从背部向上

7、胸部凹陷-从背部向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