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宫殿内部(扬威享乐和祭祀)

文|米瑞君

汉代宫殿内部(扬威享乐和祭祀)(1)

剧照:长乐宫

汉代乐府古诗选辑《古诗十九首》中有诗云: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这里说的“两宫”,就是东汉都城洛阳城中主要的宫殿群:南宫和北宫。

根据专门记载秦汉都城建设的地理书籍《三辅黄图》的表述: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均建有华美的宫殿群,而每座宫殿群中都包含“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各类宫殿。

汉代宫殿中,最有名的当属位于长安西南部的长乐宫、未央宫和建章宫,它们被合称为“汉代三宫”,又名“汉家宫阙”。

唐代赵嘏有诗赞叹三宫高耸入云:“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意思是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汉朝的楼台殿阁高高耸立,几乎触及天空。

同时,汉代宫殿的繁华富丽程度颠覆常人的想象,《三辅黄图》中这样描述未央宫:

汉代宫殿内部(扬威享乐和祭祀)(2)

古籍:《三辅黄图》

“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五十丈,高三十五丈。”

“以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璧珰,雕楹玉磶,重轩镂槛,青琐丹墀,左墄右平。黄金为璧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 ”

所以,未央宫不仅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内部装饰更是美轮美奂:用金玉来铺就;像和氏璧这样价值连城的美玉,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装饰而已

其他的宫殿也都极尽纷奢骄侈,不一而足

建造宫殿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汉朝统治者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建造如此富丽堂皇的绮丽场所呢?

其实,宫殿不仅是居住的空间,很多时候,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与功用。

我认为:汉代宫殿具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功用:扬威、享乐和祭祀。

01、扬威:天下初定,民心未稳,借宏阔壮丽的宫殿来彰显大汉的帝王之威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最初是丞相萧何主持修建的未央宫,而且还是在未得到最高统治者刘邦旨意的情况下,就着手动工了。

汉代宫殿内部(扬威享乐和祭祀)(3)

剧照:未央宫

当时,汉高祖刘邦在外征战数月,返回长安时,他极目远眺这陌生的雕栏玉砌,不禁大惊失色,继而龙颜大怒。然后,刘邦就开始质问萧何:

“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意思是天下纷乱,时局未定,苦战这么多年,是成功还是失败尚未知晓,现在为什么要建造这样豪华的宫殿台室?

而萧何坦然自若回答说:

“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正是因为没有平定天下,越是要借助宫殿来彰显帝王的威严,而如果天下平定,哪怕居于陋室,也不会影响皇帝的威仪。

萧丞相掷地有声地回答令高祖刘邦无言以对。

作为统治阶级的萧何认识深刻、思想前卫,他已经意识到:象征皇权的宫殿建筑是巩固政权的一种工具。

汉代宫殿华美绝伦,它是最高王权的象征。之后的朝代中,统治者也将这种思想继承和贯彻下来,历代帝王都重视宫殿建筑,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沿袭和传统。

02、享乐:国力恢复,尽情享受,华美宫殿成为统治者的“休闲娱乐中心”

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国库丰盈,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本性渐渐表露出来。这时,长安的宫殿群中增添了新成员:建章宫。

汉代宫殿内部(扬威享乐和祭祀)(4)

复原草图:建章宫

《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

“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

千门万户,琳琅满目,与未央宫相比,建章宫更为复杂美丽。

建章宫的北部是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记载:

“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太液池中的假山名字是蓬莱、方丈和瀛洲,象征着海中的仙山。在这假山水池中,还蓄养了可供观赏的乌龟和鱼之类。

此外,建章宫殿群内还专设了皇帝的策马扬鞭之处。

这样一来,建章宫就从一个单调的起居、会客和朝会的场所,华丽升级为一个功能齐全的“休闲娱乐中心”。

所以,汉武帝刘彻的心态已和他的曾祖父刘邦完全不同,他开始坦坦荡荡地享受奢侈浮华了

东汉时,南宫与北宫虽然遥遥相望,隔着七里远,但是,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从而有了遮风避雨的效果。

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御道,仅供皇帝使用;两侧是臣子、仆侍走的道。每隔十步设一个卫士,侧立两旁,威武雄壮。


汉代宫殿内部(扬威享乐和祭祀)(5)

图示:南宫和北宫

在南北两宫的旁边,还有大量的小型宫室。南宫角落的凌云台常年贮存着冰块,可以供给皇室成员夏天消暑使用。

从汉初的民生凋敝到汉武帝时期的国泰民安,大汉王朝的综合实力得到稳固提升。这时,统治阶级更有足够的理由和财力去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

可是,万事皆有限度,过度地物质挥霍,最终只能带来国家衰败甚至亡国灭种的恶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沉浸在声色犬马和花天酒地的统治者,早已忘却前朝灭亡的教训和祖上打江山的艰难。

03、祭祀:求仙访道,崇信神灵,宫殿是皇帝寄托心志和祭祀天地的场所

华丽的宫殿不仅可以容纳人的外在身躯,同时,还承载着人的内在精神

两汉历经400多年,共有29个皇帝,汉武帝刘彻不仅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而且是一位性格特征鲜明的君主,他还素以慕仙好道、崇信神灵而闻名

神明台是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内最为壮观的建筑物。台上有铜铸的仙人,仙人手中托着“承露盘”,汉武帝认为此盘可以接住天赐的“琼浆玉液”,经常服用就能益寿成仙。

另外,汉武帝还建造了甘泉宫,作为自己祭祀天地的重要场所。

甘泉宫,相传是黄帝祭天的地方,黄帝就是在这里升仙的。

对于像汉武帝这样崇信神灵的皇帝来说,升仙长生并不是传说,研究求仙问道的学问成为他最大“爱好”。

汉代宫殿内部(扬威享乐和祭祀)(6)

汉武帝偏爱的甘泉宫

“修仙第一人”秦始皇建造了甘泉宫来祭祀天地,而到了汉朝,汉武帝就在秦代宫殿的遗址旁边扩建了甘泉宫。

《汉书》中记载:汉武帝一共去了甘泉宫75次,进行隆重地祭祀

汉武帝希冀得道成仙,晚年更是整日研究神仙巫术。正是缘于这种思想,他被奸佞小人所利用,发动了“巫蛊之祸”。

不仅使嫡长子兼太子刘据在这次事件中含恨冤死,卫子夫皇后因此而自杀,更祸及一万多人,致使国力下降,西汉王朝西汉由盛转衰。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统治者不是参政议政、商讨治国安邦的大计,反而陷入缥缈的鬼神之术,实在可悲可叹。

结语

汉代宫殿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宫殿,这里曾发生过许多彪炳千古的大事件:张骞从此出发,游历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王昭君从这里走入大漠,和亲出塞。

何等辉煌,何等雄奇!

汉代宫殿内部(扬威享乐和祭祀)(7)

汉家宫阙遗址分布图

历史变迁,朝代更迭,曾经“歌台暖响,春光融融”的汉代宫殿最终被销毁殆尽,只剩一堆荒草土坯,令无数文人雅士空悲叹,心伤凭吊,感慨无限。

参考文献:《史记》


我是米瑞君,用自己独到的观点谈历史。欢迎关注我,咱们一起“以史为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