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受益终身的十种古训(追利过度的古训-处世箴言)

让人受益终身的十种古训(追利过度的古训-处世箴言)(1)

随时莫起贪念心、脱俗休存矫俗心一一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贪心,因为贪是人的本性。既然选择脱俗,就不要看不起俗人。一边做慈善,一边高调表现自己“慈善”,这就是没有完全的脱俗。

见钱起意便是贼、顺手牵羊乃为盗一一贪就是不好,哪怕不化什么手段就可以拿走的财物,你收了、拿了就是与盗贼等同。因为你已经超出了做一个本份的人的底线了。

官吏清亷如修行、书差方便如行善一一作为官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别说做什么好事,不贪污,不在工作中作梗就是很好的了!有如拜佛、做善的人一样。

拾金不忘失金人、三两黄铜四两福一一好心不贪的人,看到别人丢东西了,就会换位思考,想到失主的心情,会尽快找到失主。虽然自己的穷人,但这种穷人的价值,远远超过他的财富。他以后会有好日子过的。

让人受益终身的十种古训(追利过度的古训-处世箴言)(2)

三员长者当官员、几个明人当知县一一做官不是人民选举的,也不是上面派来的,就几个人黑幕暗箱操作而推出来的,他们是为他们的利益集团一伙的利益而当的官,做的会是好官么?真正有良知的好人能参与其中吗?都被排挤在外了!

贪欲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燃是火炕一一人贪到已经不能自拔,就被贪海淹死了!对利益看重到什么都不怕,就被火烧死了!

苍蝇不叮无缝蛋、谣言不找谨慎人一一自己做事要检点,让造谣传谣的人没有机会。自己处处谨慎,造谣的人抓不到把柄,奈我何?

知止自当出妄想、安贫须是禁奢心一一人生活在社会,总有很多人希望自己富贵,过上好日子,但想归想,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要过贫苦的日子,要有排除对富贵的痴念。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见色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自己好色,会害到妻儿,若恶毒报复,会害到子孙。一个人的行为好坏,不只是一个人的问题,还会祸害到家人及后代。

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恋,便堕危机一一作为一个政治家,要淡泊名利,不能有贪财的念头,若有贪念,就会埋下祸根!

贪了性禽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占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一一贪也好、占也好,东西不是你的,好事不是你的,最后会受到老天的惩罚!

人欲从初起剪除,如斩新刍,工夫极易,若乐其便,而姑为染指,则深入万仞;天理自乍见时充拓,如磨尘镜,光彩渐增,若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便远隔千山一一对人的贪婪欲望,要从小就教育他,如除草砍木,要从幼苗铲除,就容易多了,若任其发展,到大了,他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要开拓一个事业,如磨镜一样,越磨越亮,若觉得有困难就退缩,那从此之后也永远不可能达到。这是说:凡人要从小教育、凡事要刻苦坚持。

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一一喜欢书画是好事,太过了,便做买卖成了商人,山水景色好,但过份开发就失去它原来的溢静,成为市场了!这里是指:物极必反,过了,它将失去它原来的意义。

让人受益终身的十种古训(追利过度的古训-处世箴言)(3)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他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他益你必多一一富贵表面看起来是好事,但你太过贪财,就反而得到不好的后果。贫穷本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它可以砺炼你的意志,你经历了贫穷,你会得到很多的好品质,这就是穷了的好事。

一场闲富贵,狠狠挣来,虽得还是失;百年好光阴,忙忙过去,纵寿也为夭一一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争来的富贵,会像烟花一样很好看但快就息灭了!如果人很长寿,但一生劳碌,并没有享受什么,生活没有质量,这样的长寿也算是短命。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一一如果发财是建筑在别人的利益之上,不合理的财路,怎么可能长久呢?!如果人的行为已经破坏了伦常道德,那他就是自寻死路!

富贵如刃兵戈矛,稍放纵便销膏靡骨而不知。一一你不要以为富贵一定是好事,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它就像刀枪兵器在挖你的骨骼和内脏,你被钱害得整个人都化掉了、烂掉了,你还不自知呢!钱可益人,更会害死人的!

勤,懿行也,君子敏于德义,世人以借勤以济其贪;俭,美德也,君子节于货财,世人则假俭以饰其吝。一一勤,本来是好的德行,君子就是这样做的,但社会就有人假借勤的名义,实是为了贪。俭,也是好的品质,君子就是这样爱惜财物,但社会上有人却以爱惜财物为借口,实是非常吝啬!

让人受益终身的十种古训(追利过度的古训-处世箴言)(4)

银子钱米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一财富和人不是永远在一起的,人出生赤条条,死也赤条条,这里劝人不要太贪心,死了什么也带不走。

孽钱归孽路,是如此来,是如此去。一一来之不义的钱,去得也不明白,这是恶有恶报的因果。

小时摸针、大来偷金、教子嬰孩、教妇初来一一一个小小的孩子,就有乱拿人家东西的习惯,虽然是很小的物件,但是习惯了,长大就会去偷值钱的东西。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教起。对于媳妇,也是进门后就要告诉她的行为规范,若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就麻烦了。

虚张声势、偷木作利、一朝现滩、不如穷的一一指一些不是正道的人,看来很富有的样子,实都是不义之财,有朝一日被人发现了,露了馅,名声扫地!就又变成穷人了,人家穷倒没什么,可是他不但穷,而且臭名远扬,早知会这样,还不如不去犯法。

让人受益终身的十种古训(追利过度的古训-处世箴言)(5)

人无利心、谁肯早起?个人不贪、那得人使?一一这里是说人的自私的一面,起早贪黑,都是为了利益,若不是为了利益,谁还愿意来工作呢?这里道出了人的本能一一利、贪!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不断地学习、改造、明理、为众。只有让自己活着的时候除了为了自己,同时也为别人考虑,把“小我”逐渐转变成“大我”,社会才能和谐,才有可能发展和进步。

贪生怕死、畜比人同、爱惜物命、也是阴功一一人怕死,动物何尝不是?牛、狗被抓去屠宰也会哭,人应该以怜爱人的心去怜爱动物,它们毕竟也是一条性命,保护他们,也是积德啊!

国之妖孽、贪官污吏、家之妖孽、逆子恶媳一一国家若衰败,关键在于贪官,本来人民供养他们是让他们为民服务,可他们却把人民的财富给占有了,这样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家庭,养育了儿子,儿子却不仁不义不孝,还有不讲道理刁蛮的媳妇,这个家庭也就完了!

争权夺利、祸国殃民一一作为执政的官员,应该为人民服务才对,但为了自己的利益却不择手段,官员之间互掐,甚至出卖国家的利益,使国家遭受重大的损失,这样的官员已经成为了人民的敌人了!

贪慕虚荣、自损家财一一有些人觉得做官真好,威风凛凛!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去买官,买官的钱又得从今后的日子赚回来,于是就要贪污,贪污被发现了,家产被没收,弄得人财两失,竹篮打水一场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都是虚荣心惹的祸!

求财恨不多、多反伤身体一一这里是指“物极必反”的道理。在追求财富中竭尽了全力,恨不得越多越好!肯定在时间、劳力、心力要付出比常人多,这种超负荷的运作,破坏了生物运行的节奏,身体的“靱带”就会像橡皮筋被部分拉断一样,回不到原来伸缩的功能,人的身体也就破坏了,或四肢、或内脏器官受损,健康就成了问题了。

白虾钓锦鲤、贪食上钩来一一钓鱼的人,用虾作诱饵,就把鲤鱼给钓上了,鲤鱼因为贪食,才成为了人家的盘中餐。这里形容,贪似贫、贪小便宜吃大亏,贪字就是没有好下场!不管大贪小贪、官贪民贪,贪就会使自己失去原来所拥有的,有的甚至搭上了性命。

让人受益终身的十种古训(追利过度的古训-处世箴言)(6)

官清书吏瘦、神灵廟祝肥一一做官的如果自己清亷,不准人来行贿,作为他的下属工作人员,也跟着没有油水,生活也就比较拮据。人们喜欢拜神拜老爷,若老爷会保佑人发财,发了财的人就来“答谢”,作为守宫门的庙祝,也跟着有东西吃了。这里形容贪官污吏,自己如果想贪,下面的工作人员在运作中也从中取利!一个上级的清亷与否,决定了下面工作人员是否高风亮节。

勿飲过量酒、莫贪意外财一一要饮酒,要衡量你自己对酒精的承受能力,酒醉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看到有一些利益,但这些利益不属于自己的范围,不要去贪,贪了后果会很严重!它会让你失去人格,还会赔上本来属于自己拥有的东西。隔行莫贪利,久炼必成钢一一不要羡慕别人的行当如何赚钱,隔行如隔山,你不知道内行,易然进去会输得很惨!还是下力气搞好自己的本行,久之得到宝贵的经验,自己也会成功的。

换了你我去、恐比他还贪一一这里是指社会出现贪官现象,贪污受贿,是千夫所指,没有人会赞同的。但如果你我也有机会做官呢?说不定比目前这个官贪得还厉害呢!因为贪婪是人的动物本能,要不贪要有很大的自制力,另外制度的漏洞也是一个可以贪的机会,权力过大、没有约束机制,上面又做了好板样,下面又想巴结、拉拢,想不贪都难。(贪官,也是几千年的顽疾。)

爱财如命、财即祸胎、更有甚者、舍命取财一一些人特别爱财,把财看得比性命还重,这个时候的财,已经在酝酿一场祸灾了,有的人甚至舍本逐末,为了财富而不顾一切,最后连命都搭上了!值得吗?

穷不舍命、富不沾财、劫运一到、尽化成灰一一穷归穷,但不要为了利益就把命搭上了,不值得,已经富裕的了,就更不该为了一点财富而去动心思,太贪心不好,这里劝人,不管穷与富,若遇灾难,一切都会化为灰烬!没有必要太在乎利益、得失。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一一大气的人,他可以送人1000只马,而贪心的小人,为争一毛钱都在喋喋不休。这里形容同为人类,不同档次的人,有着天壤之别的心胸。

人欲可断、天理可循一一人的欲望是可以断绝的,就看你的修养和决心,天地间的法则也是可以让人循着轨迹了解到的。这里的意思是:只要坚持自己的正确信念,那看似不可能达到的境界,也会达到的。

让人受益终身的十种古训(追利过度的古训-处世箴言)(7)

作者巫佳秀、佃巧娇

编辑苏树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