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丑书不是丑书(什么叫丑书其实说白了)

为什么有的丑书不是丑书(什么叫丑书其实说白了)(1)

近年来“丑书”当道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道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传统的书法的反叛”,或者说是“对帖学的反叛”。

“对传统的书法的反叛”,简而言之就是因为“传统的书法太美”。太美了就太媚了。太媚了就太俗了。总之,谁的字写得俊美,他们就攻击谁,批判谁。古人,他们选中的是“二王”流派,如赵孟頫、董其昌等;今人,他们选中的还是“二王”流派,如沈尹默、启功等。

他们巧妙地将美与媚、美与俗、美与“馆阁”、美与“匠人”联接起来,然后打翻在地批倒批臭。

为什么有的丑书不是丑书(什么叫丑书其实说白了)(2)

其实字写得俊美并不是坏事,正如长得俊美并不是坏事一样。问题是这种俊美是否深刻、厚重、有内涵?

把字写“俊”,并不是什么可躲躲闪闪的的事情,重要的是这种“俊”的后面是否有东西,即有“内涵”。孙过庭的草书很俊美,王羲之的行书很俊美,颜、柳也很俊美,但都是因为有内涵而能“美而不媚”。

追求“丑”书的人中,有不少人是因为“正大”不起来,或者说底气不足。追求“正大”需要恒心、毅力,需要长期不懈地切磋与琢磨。这种切磋、琢磨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书法有“五难”:一曰力劲,二曰墨厚,三曰骨胜,四曰才逸,五曰志恒。在这“五难”面前,有些人畏惧了,有些人因才智不足上不了层次而退却了,有些人因毅力不足而无法坚持了,有些人因心理素质不好无法“入定”而浮躁了,有些人因喜好名利随波逐流了,诸多原因,都可以使一个人误入歧途,而逐“丑书”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为什么有的丑书不是丑书(什么叫丑书其实说白了)(3)

那么,追求“丑”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其实也不尽然。有些人在技巧方面天赋不足,永远都难以把字写的端正俊美,这种事实是存在的。但只要内涵深厚,这些“技巧”的不足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颜真卿的字与王羲之的字相比,肯定是“丑”一些了,钱南园的字与董其昌相比,也是“丑”了一点,刘墉的字甚至被贬为“墨猪”,但这些都是不放的,因为他们的字都有足够的内涵,透过“丑”的外形看内在所蕴藏的修养,便会久看不厌、愈读愈妍。

为什么有的丑书不是丑书(什么叫丑书其实说白了)(4)

当然,在技巧方面天赋很好的人,有时也会追求点“丑”,如傅山所说的“四宁四毋”,可那是“仿佛是回归,但已进入另一个境界”。这个境界也不是天然的“丑”,而是具备了极厚修养以后所追求的一种“丑”。与那些本不能下功夫把字写好,仅就以丑卖丑——聚墨为形、任笔为书的人来说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书法潮流中,“丑书”危害最大,他使很多人误入歧途。因为撇开内涵不说,仅外形来讲,有些人拿起笔来任意挥洒,与当代那些“手把红旗”引导潮流的书家一比,他便会说,你看:“成了,一模一样。扯他娘的蛋,书法原来这么简单!”

由此可见追求“丑书”在本质上是“媚俗”的另一个极端。媚俗是为了获得一些外行的叫好,而“丑书”则是为了迎合一部分“大赛评委”的叫好。后者比前者更丑恶、无聊。因为有些百姓不懂书法那是自然的事,是情有可原的。但一些在书坛有一定地位的人、一定影响的人,却在大力鼓励没有内涵的“丑书”,便是误人子弟了。这是猴子爬旗杆的榜样,树起得是“红屁股眼”。

为什么有的丑书不是丑书(什么叫丑书其实说白了)(5)

为什么有的丑书不是丑书(什么叫丑书其实说白了)(6)

为什么有的丑书不是丑书(什么叫丑书其实说白了)(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