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

友情提示

本文约六千字

阅读需要10-15分钟

UT斯达康的创始人吴鹰,被称为小灵通之父,如果你不知道吴鹰是谁?那么你有可能看过下面这张照片,就算你没看过这张照片,那么你肯定认知照片里另外两位大佬,这位左手把马云,右手把马化腾的大胡子,就是吴鹰,旁边白衣服的是李彦宏,现在是不是对他有一些好奇,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2)

吴鹰

吴鹰1959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毕业之后留校做助教,并参与设计中国第一台16位单板计算机。北京工业大学给了吴鹰全校最好的待遇,但冲动是魔鬼,吴鹰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了大洋彼岸,1985年26岁的吴鹰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数字通讯及数字信号处理,1987年加入美国贝尔实验室。

1991年,吴鹰与合作伙伴共同创办Starcom(斯达康)公司。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3)

1994年2月,吴鹰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同事黄晓庆正式脱身贝尔实验室并一头扎进由台湾人陆弘亮一手撑起的Unitech公司,这家公司1978 年在新加坡创办成立,公司起步的资金来自天使投资人、比特币大佬薛蛮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防雷入地设备,当时正在美国研究通信软件,在黄晓庆的努力下,吴鹰、薛村禾、陆弘亮有机会在酒桌上把酒言欢,一起讨论合作之事,当时敲定了各占50%的合并方案。

1995年,Starcom(斯达康)与Unitech(优克泰克)公司合并成立UT斯达康公司,10月开始吴鹰就任UT斯达康国际通信(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4)

这里还要提一个人:薛村禾,UT公司成立的时候,他也投了20万美元,因此也算公司的股东之一,他曾给孙正义打过工,因此在小灵通技术缺乏资金支持的时候,他提醒吴鹰,可以去找孙正义寻求帮助。

吴鹰果真去了,随后通过公司大股东之一薛蛮子,见到了孙正义,吴鹰和孙正义谈了6分钟之后,靠着“电信 中国”的概念,成功从孙正义那里拿了3000万美元。这还是孙正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投资,早于马云好几年,拿到投资后的吴鹰开始给摩托罗拉和AT&T代理无绳电话等设备,当年马云与孙正义的首次会面,就在吴鹰的办公室里。

小灵通是什么

1996年平静的一天,时任浙江余杭市邮电局局长的徐福新,人称"阿福局长",在北京的通讯博览会上看到日本的PHS技术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一种"个人手持式无线电话系统"。

这个无线电话系统,最初在日本由3家电信运营商来运作:NTT Personal、DDI Pocket和ASTEL,服务推出不久后,就被称为“穷人的蜂窝”,在日本大受限制,市场占有率也逐渐下降。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5)

徐福新

看到这个系统后,徐福新的灵感来了,当时正值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家,邮电局想为电信找一个业务增长点。表面上看日本搞的PHS是作为另一个移动通信来搞的,与固定电话网不相干,而徐福新则看到了一个新东西,他想到的是把PHS嫁接到固定电话网上,用中国电信已经比较发达的网络,前端再接上PHS的无线技术,不就成了一个建立在固定网上的小手机吗?简单来说就是用座机的方式和价格进行手机通讯,小灵通就是只能覆盖一部分区域的城域网电话。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6)

日本当时的小灵通产品

1997年,徐福新以邮电部中国专家研修团团长的身份到日本考察PHS项目,从日本回来,阿福局长就决定引进PHS,但是在会议上一讲,局里的人基本上都反对,"当时已经有手机了,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多余的事物。"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的徐曾密切接触过多家国际通信巨头如爱立信,力图合作开发,奈何对方均以PHS技术落后为由,拒绝合作,徐福新也找到了国内的通讯巨头华为,在一番研究后,最终还是放弃了。找来找去,找到了吴鹰,吴鹰考虑之后,打算一起合作,吴鹰花几千万人民币从日本买断了PHS技术的所有专利。

技术有了,该起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呢?此时公司有人从《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得到启示,建议叫"小灵通"———又"小"又"灵"又"通",正好体现这款手持无线电话的特点。

这个建议立即获得一致赞同,提出这个小灵通这个名字的人叶舟,叶舟1996年进入UT斯达康公司工作,曾负责UT斯达康公司在台湾地区的业务,小灵通这个名字就来源于叶舟父亲叶永烈的一本书。

1961年,叶永烈完成了一本书《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文革”后面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但是因为时代原因,一直未能发表,直到改革开放的第一年,这本小说终于得以出版。在小说中,主角"小灵通"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小记者,他漫游去了未来世界,经历了各种神奇的见闻。《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之后,"小灵通"的故事迅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小说首次印刷就达300万册,"小灵通"成为了70、80后永远的童年回忆。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7)

1996年,UT斯达康公司得到叶永烈先生的无偿授权,因小灵通这个名字太好记,叫法逐步走向全国,所有厂家都在违规使用,UT斯达康也就不管了,最终就变成了PHS技术在中国的统称,叶永烈也因此被评为2003年度"十大科普新闻人物"之一。

因此较真儿的话,中国小灵通之父不是吴鹰,而是当时的浙江余杭市电信局局长徐福新,所以通信历史上,这两人都曾被称为小灵通之父。

有人曾问叶永烈:"有50多家公司注册使用小灵通,几千万用户都在使用您笔下的人物名称,您一定拿了不少钱吧?"

叶永烈的回答是:"我拿到一个很大的鸡蛋——0,作为一名作家,尽管我没有拿到一分钱,但是我笔下的人物成为一个著名品牌,为千千万万用户所接受,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是任何金钱都换不来的,对于商业纠纷,我一概不介入,我不在乎有无千万资产,却在乎是否拥有千万读者。"

小灵通开通

1997年12月,PAS无线市话(俗称 "小灵通")首次在杭州余杭开通试用,独创性地将无线接入技术与固定电话网相结合,成为有线电话网的补充和延伸,从此"小灵通"为中国百姓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通讯服务。

1998年1月,浙江余杭区正式开通小灵通,实行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资费每分钟0.2元,这个资费在当时连移动联通的5分之1都不到,并且在停机后仍然可以接电话和收发短信。在推出后,很快吸引了大量用户办理使用,用得起,才是普通人最在意的事情。

小灵通的优点是:功率仅需要10mW,是普通2G手机的1%,所以用小灵通打电话健康环保辐射低,也是当时电信主打的噱头之一。

缺点是:因为小灵通基站覆盖半径小,且收发功率较低,导致小灵通信号极差,经常进了室内就会没信号,且基站切换速度过快也会导致信号丢失,所以不能在开车等快速移动中使用。

小灵通因此也被用户调侃:手持小灵通, 傲立风雨中, 昂首又挺胸, 就是打不通。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8)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9)

2000年,杭州市第一批小灵通在杭州庆春路一号的电信大楼开售,当时销售的小灵通,是日本原装进口的机器,价格大约是940元。靠着低资费,小灵通迅速打开了市场,上线仅2年,在全球电信业低潮的情况下,让UT大赚特赚。

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登陆当天,股价一度高冲到73美元,涨幅达278%,公司市值瞬间膨胀为70多亿美元,70亿美元相当于560亿人民币,深圳当年的GDP为3586亿元,占到深圳GDP的16%。

吴鹰也因此名声大噪,几乎瞬间是全国各大高峰论坛、年度经济人物颁奖礼、《商业周刊》、《福布斯》杂志都有他的身影和报道。

小灵通飞速发展

2000年6月,原信息产业部下发通知:将小灵通定位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

2001年5月,UT斯达康公司首次与台湾大众电信合作,提供台湾第一个PAS "小灵通"无线市话网络,自7月正式运营,开通不到半年,用户超过20多万。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0)

2001年11月,UT斯达康推出了首款自行研发的PAS手机:UTS700-U。

2002年8月,小灵通网上用户数突破600万。

2002年,UT实现销售9.82亿美元,净利润1.08亿美元,吴鹰则位列福布斯2002中国富豪排行榜的第47位。

2003年3月,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向媒体表示,对小灵通的政策是“不鼓励不干涉”。

2003年03月,小灵通在北京怀柔放号,正式冲破“禁止在京、津、沪、穗发展小灵通”的政策限制。

随着小灵通的火热,中国电信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各地电信的PHS小灵通开始建设提速,当时通讯巨头之一的华为,管理层当然也看到了这次机会,迅速提交了“小灵通”计划,要求公司做小灵通,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任正非认为这只是个短暂的机会,华为不能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亲自否决了小灵通计划,把大量的投资放在了当时在全球还没有商用的3G业务。

当时UT和中兴提供的小灵通(PHS)已经陆陆续续在“试用”了,华为却建议电信用CDMA450作为无线本地环路,CDMA450技术覆盖范围广、组网迅速、维护方便,同时存在最容易平滑过渡到3G的技术特性,对于运营商来说,既可以满足普遍服务的升级换代,还可以开展“无线市话”,因此两家运营商在大规模发展“小灵通”的同时,在部分地区也部署了CDMA450网络,俗称“大灵通”。

2003年初,监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除了西藏等偏远区域之外不得采用CDMA450,原因非常简单,CDMA450技术太先进了,如果电信借此进入移动领域,联通就无法生存,这与高层“限制电信、扶持联通”的思路不符。

因为华为放弃了小灵通,使得中兴和UT在小灵通上大赚特赚,2003年,中兴、UT、华为的收入都在200亿左右,隐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挣了钱的中兴、UT开始投入3G、软交换、宽带、传输,给华为主力产品3G、软交换等带来极大的压力。

2003年,华为终于受够了,为了打击UT和中兴在小灵通上获得的巨大利润,任正非决定华为要尽快纠正错误,同时进入PHS系统设备和手机市场,迅速拉低UT的利润。

技术上很简单,拿京瓷的方案来贴牌就好了,要求是:不求高利润,也不准亏本,自己养活自己,滚动发展。运营商是华为的强项,打开销售渠道非常容易,很快,华为小灵通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就增长到了25%, 华为的参与,使小灵通手机的价格迅速下滑,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当然是很欢迎的。

2004年2月,小灵通攻克最后一座大城市,正式进入上海市区。3月底,小灵通用户总数已突破4700万,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55个城市。

2004年5月底,用户总数突破5000万。2004年7月,小灵通、手机7月实现短信互通。2008年3月,手机用户发短信给小灵通用户,取消106前缀。

这一年UT在杭州盖起了一个蛋壳状的办公大楼,被称为“亚洲第一单体建筑”,2010年UT又以9.5亿元的价格把这栋楼出售给了中南建设集团。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1)

UT的艰难转型之路

根据UT斯达康2004年年报显示,到2004年止,U斯达康80%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小灵通收入占总收入的60%,很明显UT的业务收入很单一,主要依靠小灵通相关业务。

2005年第一季度,UT斯达康的净利润只有3800万美元,下滑30%,面对投资市场的压力,公司不得不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裁员,同时UT斯达康的上海研究所以及杭州手机事业部的wifi部门已经被卖掉。这一年得益于华为的插手、手机牌照制变为核准制,联发科平台诞生等等因素,UT公司净亏损4.62亿美元。

同时2005年,UT斯达康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手机生产项目核准,获准在中国境内生产GSM和CDMA制式移动通信终端。

吴鹰也发现了小灵通只是一个暂时性的过渡技术,他也在思考UT未来将何去何从,很早之前从2003年到2005 年,从2000年开始,UT斯达康在美、韩等地针对渠道、研发、产品等进行了共20次收购,企图打造从系统、设备、到终端,即端到端的WCDMA解决方案。除了 WCDMA 之外,CDMA2000以及 TD-SCDMA 都成为UT 斯达康产品线的一部分。

UT斯达康开展了一系列转型尝试,在2005年初今年年初,UT把组织结构调整为宽带、无线和终端三个事业部。

2006年8月,小灵通用户达到9300万。10月,中国大陆小灵通用户达到历史顶峰,9341万户。这个时期虽然小灵通用户一直在上升,但已经到达了顶端,随着手机的逐渐普及,小灵通用户数量开始慢慢下降。

吴鹰离开UT

在3G、WCDMA、CDMA2000、IPTV等业务上下重注的吴鹰,试图挽回败局,可惜流水落花春去也,走的不太顺利。

2006年11月7日,吴鹰离职,获得1年的基础年薪和当年所有的奖金,按照UT斯达康年初公布的标准,吴鹰2007年的年薪定位在55万美元,吴鹰卖掉了打拼了12年的UT斯达康的所有股份,一股都没剩。

2007年6月1日,UT斯达康在美国的董事会宣布撤销吴鹰的执行副总裁和中国区CEO职位。

2008年年底,吴鹰与数位UT斯达康前高管发起成立中泽嘉盟。

从斯达康退出后,凭借自己的地位和丰富的人脉,开创了IT领袖峰会,出席这个峰会的,都是互联网以及商界大佬们,在此以前吴鹰已担任了六年的“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

2009年初,正是金融危机肆虐之时,IT领袖峰会原本是一个闭门论坛,吴鹰筹划着把它开放,多邀请些行业人士参与,扩大论坛影响力,这个构想得到了深圳市政府支持。

2009年3月28日,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第一届在深圳举行,主题是“金融海啸后的。中国高科技产业”。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2)

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一张照片,据传说当时马云与马化腾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不能好好的在一起玩耍,吴鹰就充当了和事佬的身份。

这场局吴鹰组了10年,迎来送往,杨元庆、李东生、李开复、王中军、雷军、刘强东、陆奇、张亚勤、贾跃亭等等数十位互联网行业的大佬先后登台,吴鹰也算是见证了中国互联网20年的风起云涌。

江湖有言:“马云的圈,吴鹰的局”,果然是名不虚传。

UT的部分手机欣赏

2005年,UT斯达康推出“果”色天香系列手机,UT112、UT115、UT107,采用了水果色彩配色:芒果橙、香芋紫、豆沙红、浆果蓝,非常的好看。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3)

2006年,台湾宏达公司(HTC)为UT斯达康(UTStarcom)代工两款新型CDMA智能手机,手机是斯达康和美国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合作推出的3G手机。

这两款新型手机分别为SMT 5800和XV 6800,两款手机都是采用高通公司的MSM 7500芯片集,支持CDMA 2000 1x EV-DO。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4)

XV 6800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5)

SMT 5800

2008年,TU斯达康推出了:翻盖潮流•唯我出“彩”UT 828色诱系列手机,配色非常多,也非常鲜艳,关键是还支持手机在线QQ。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6)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7)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8)

再来欣赏一些其他的手机: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9)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20)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21)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22)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23)

小灵通业务开始衰落

吴鹰做小灵通做得很强势,让电信业务飞速发展,由于在小灵通业务上的深度合作,UT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固话运营商积累了不错的关系。抢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饭碗,曾经给两者造成了很大压力, UT一度与两者关系很僵。

所以,在3G业务方面,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领导都曾拜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均盛情接待,唯独吴鹰吃了对方的闭门羹,再加上3G迟迟不发牌照,UT更是雪上加霜。

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初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力推小灵通实属迫不得已,因为没有移动GSM牌照,小灵通又属于固网通信,所以便只能找小灵通这一仅有的途径去拓展业务小灵通是特殊时期产物,也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当年没有移动牌照的无奈之举。

总而言之一句话:政策的空白、吴鹰的摇钱树、中国电信的救命稻草。

  • 其一,小灵通用户体验差:基站少,网络覆盖差,出了市区经常收不到信号,停电就无法通话。
  • 其二,无法漫游,离开常住地就无法使用。
  • 其三,移动、联通的TD频段不够用,小灵通所占用的TD频段被收回。

2008年之后,电信在小灵通方面的投入不断降低,加上各大运营商手机资费不断下调,小灵通的竞争力大幅下降,用户数开始明显下滑。

2008年底,中国大陆小灵通用户数已降至6893.1万户。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24)

小灵通用户数量变化

2009年,工信部发文,明确要求所有1900MHz——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于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

2009年,叶永烈从报纸上得知,"小灵通"手机即将退市,作为《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作者,他对于"小灵通"手机的退市感到惋惜。"有兴就有衰,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小灵通手机即将退市,正是反映了事物的规律,我为小灵通手机即将退市扼腕而叹,我也为小灵通手机曾经有过的辉煌而自豪。"

2010年2月1日,UT斯达康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将全球运营总部迁至北京。

2010年10月11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UT斯达康新任命的首席执行官卢鹰揭开了代表UT斯达康新战略的全新的红色Logo,注意是卢鹰,并非吴鹰。

2011年1月1日,小灵开端全面退网。

2012到2015年期间,UT连续4年亏损。

2014年10月,小灵通基站被封闭,完成历史任务。

ut斯塔康新款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25)

从1998年上线,到2006年巅峰,再到2014年退网,小灵通在中国一共存活了16年。

UT斯达康直到2016年才慢慢恢复盈利,虽然UT手机业务消失了,但由于前期在通信方面有投入,还有很多家产和技术,不至于凉凉,还能很好的活下去。

2019年2月,通鼎互联的全资境外子公司开曼通灏拟以现金4922万美元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Starcom Holdings Corp。在此以前通鼎互联通已持有UTS公司350万股股份,收购后持股比例约35.96%,是UT斯达康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收购是因为,通鼎互联看上了UT斯达康的一些5G相关技术,和开发中国5G市场。


《国产手机发展史》持续更新

欢迎关注公众号[1973手机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部分数据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