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

昨日逛了深圳一天。

对居住在粤港澳的人来说,这大抵是一件平常得像喝早茶一样的事。

可是这一天对我来说蛮有趣和有意义的。

深圳,几乎是全中国最包容的城市了。去深圳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完全无需在意他人的眼光,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干自己的事情。没有人批评你,没有人会赶你走,就算有,也可以完全不在意。

她虽然缺乏文化历史的底蕴,却也正因如此,才拥有可以自然接纳所有来自外地的人的包容性。高楼与小巷,人来车往,包罗万象的人事物正一点点填补着她原生的城市空洞感。

比起北上广,我总觉得在这里的人们之间可以更加自由地互相喜欢、厌恶或者鄙视(无贬义),可以存在相同的看法或者任何异样的眼光。她不像有一些城市会给人们内心一种“本地——外地”的隔膜壁垒。每个人,都可以对这片土地熟悉又陌生。这可能是因为,某个层面上,所有的深圳人,都是外地人。而所有浮游或扎根于此的外地人,在所在深圳的一天里,都是深圳人。

前天我离开顺德回到广州,搬了不少东西,劳累了一天,踌躇了一阵。在深圳的好友说正好放假,问要不要去深圳一天。晚上吃过饭,我就去了。

T问我为什么不第二天早上再去。

我说:“如果现在不去,恐怕明天我不可能去的。”

我的意思是,像我这样总为生活中的决策烦恼的人,面对一个想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好立马做了,拖着,永远不会做的。

不然就很亏欠生活。

想想劳累一天后,什么都不用干的休息方式固然是那么诱人,对于未知的去向着实又容易使人不安。可到达另一个地方去,即使旅程非常短途,再像大学时那样炫酷一次说走就走,难道不算是更令人愉悦的休息吗?

其实最磨人的不是选择的结果实际上好不好,而是掉进选择了其中一个,还拼命幻想选择另一个的结果会不会更好的陷阱里。那种坑,跳不出来只会越陷越深。

当天晚上我们“啤酒”烧烤夜笙歌。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2)

(廣氏菠萝啤,喝死都不会醉那种)

翌日早晨,听说周边城市下着滂沱大雨,我心里窃喜,因为深圳有着好天气。

我们在市场里走走,吃完一个鸡蛋肠粉,便随心所欲在深圳浮游起来。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3)

在旅途中如果有人谈天说地,即使是一天的浮游,也是最值得的一天和浮游。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4)

(深圳东门)

深圳给人的印象,多数是个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城,来深圳游玩的人大多会选择去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西冲、大小梅沙、欢乐谷等等热门而确实不错的地方。但实际上,她在她人流穿梭的街道里、地铁里、菜市场里,也有着她悠悠的一面。

而这次我们的浮游,也真的只是很浮游。

我们先是游走到最让人眩晕的东门。

说它让人眩晕当然只是我觉得。很多城市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地方,繁华而喧哗,噼里啪啦,以吃喝买为主,周边的建筑里带着些不同时代的味道。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5)

北方的吃货朋友如果来了深圳,至少要来一次这里。虽说“食在广州”,但若到深圳去,你会发现,这里让你垂涎三尺的美食实在也不少。另外各个地方不同方言的喧嚣也会让你偶尔感到莫名其妙的有趣。

未过完中午。随意吃过东西后,我们便前往附近的书店,准备消费它的一点儿宁静。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6)

(西西弗书店)

对我来说,每到达一座城市,最好的,就是至少去一家比较有代表性的书店。

这家书店相信挺多朋友去过的。西西弗书店——店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那个不断重复推着巨石上山的人。

昨天我像一个逗比一样找不到位置看会书,于是随地坐了下来看看苏珊·奈曼的《Why grow up?》,我喜欢这样做。接着一位店员表情正当地走过来,责备我:不可以坐地上看书。而我尴尬地微微笑说:好的,不好意思。

为了报复他,在他为客人取书时,专门给他选好角度,拍了一张屁股图。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7)

书店是不错的,就是空调太冷了些。我总容易不自觉地去意淫那些做生意的人头脑里装着什么坏坏的赚钱套路。然后昨天一边看书,一边自娱自乐地揣测着他们是不是故意把空调温度降得很低啊,好让客人看过几分钟书后,不得不来一杯温暖的咖啡或者把书买回去看呢?

这种想法真是小人思想,也许我不应该因为太冷了只在那僵持了半小时,而应该叫店员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点试试。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8)

(被废的楼)

我们离开了书店。

天气更好了,这样我就忍不住在深圳街头拍拍照。如我所说,这里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完全无需在意他人的眼光。我在胡乱拍照时,为了一些角度,尝试摆过一些看起来很可笑的姿势。这种事我做过不少。

路人纷纷,或者望我拍的方向看去,或者看我几眼。这样一座建到一半废弃的高楼,让承载着买房梦的那个小哥的眼神里充满了辛酸和悲哀。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9)

(桥上的地铁3号线,戏称“天铁”看见的朦胧风景)

路上拍照的时候,有两个带着肥臀,穿着拖鞋的女人路过,眼光异样又不至于猥亵,用低声又拼了命想让我听到的声音嘲笑:“他干嘛啊?”;“拍这有什么好看的?”然后认为我是个傻子,互相嘻嘻哈哈,拍着对方的屁股走在前面。

这样,让我觉得这座城市实在让人欣慰,因为它并没有一点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歧视感,它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单纯又无聊的,不因外界因素,只因为想法不同而产生的互相鄙视。

这种平等的鄙视,我比较能接受。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0)

进入地铁站,遇见两个疯女孩在互相拍照。搭撩了一下,为正在拍照的她们拍个照。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1)

(朋友W)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2)

拍照的时候,要么蹲下,要么整个人贴着地铁玻璃找更大了视角,我体验到拍的时候那种有趣的感觉并不比拍完看照片的少。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3)

最好是同时抓拍到了几个有趣的模样。

别问我为何有那么多地铁上的照片,因为那个时候最空闲。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4)

朋友说,来了深圳工作后,每天早晚上下班搭地铁,最大的感触就是看到很多人的眼色里是那么疲倦、毫无神采。那些眼里的空洞,大概就聚集成一座城的空洞。

好在阳光灿烂。深圳街头,还总能看到明媚清澈的眼睛。

接着我们无所事事,朋友说,一起去大芬看画。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5)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6)

大芬村是个很出名的油画村,里面大概有1万个画家在作画。后来人挤多了,画就不止只有油画了。可惜昨天大芬展馆在撤展,没能进去,但我们在村里算是细细逛了一把。

我看见了许多努力无效的画家正在不辞劳苦认真作画。说实话我十分欣赏他们因为天赋一般而作出的努力,他们这样做出了那么多的仿造品和毫无想象力的作品,好歹能够赚得几个呆老板的钱。这样总是好的。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画家,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家。但我相信,要见他们的画作是可以到这里去的,但要见人就尽量免了,毕竟一个好的画家,要是长时间待在那里,就会变得和另外9999个一样。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7)

(黄凤荣的一个作品)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8)

看完了画已经下午五点多,这时候应该准备想想吃喝。

我们最终决定回朋友家里吃晚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做的东西好吃,我预设会有惊喜(他说过,其实有一种生活方式让他觉得喜欢,那就是每天研究做美食),另外一点是,在他家里吃,我能体验到一个在深圳生活的人的日常,这点我很喜欢。

我跟着他穿越大街小巷去买菜。

抱歉的是此时的我老要回复一些手机信息而无暇看一看市场里的人和物,也没有拍照。

十年前的南天(五年前浮游于深圳的一天)(19)

晚饭过后我便结束了一日浮游。

说实话用一天的时间,徒步 公交地铁的方式去旅行,时间太少了,但在某个层面上讲,我们的一天,达到了想要的东西。

朋友后来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我们聊家常,我们聊未来,我们聊社会,我们看懂了社会模糊了自己。

旅途中,除了能够静下心去认真观察和感受外,能有可以包容你任性的,与你谈天说地又有趣的伙伴在,是多么值得欢喜呀。

——2017.5.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