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一些现象(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

序论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每逢清明节的时候,总是阴雨绵绵。清明,从名字上来看,应该是清爽明朗的日子,但是为什么现在的清明节 既不清,也不明呢?总是阴雨绵绵,百千年来都是这样,甚至也有诗句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但是,你知道吗?从那个时候起,这就是一个错误的清明节,这样的现象其实也是上古文明的一种呐喊,希望人们能意识的一些错误。

清明节的一些现象(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1)

一、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以及真正的清明节

首先要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节气包括“节”和“气”。其中十二个“节”,十二个“气”,节与气交替排列。现在流行的二十四节气顺序为:

清明节的一些现象(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2)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但是,你知道吗?这个节气顺序,是从汉代流传下来的,而汉代之前的二十四节气,可并非如此哦。

清明节的一些现象(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3)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当中,大家也熟悉地看到了现在流传的《道德经》和汉代之前的是不一样的,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汉代之前的顺序是什么呢?大部分还是一样,只是有个别的顺序差别,那就是以下两个:

雨水惊蛰的顺序颠倒

清明谷雨的顺序颠倒

第一个,关于惊蛰和雨水。惊蛰,指的是曾经潜伏的有动作了,而我们知道,龙行布雨,这个说话,就是说龙动了,才会有雨。所以惊蛰是龙动了的意思,应该在雨水的前面。

第二个,关于清明和谷雨,清明是清朗明亮,谷雨是要下雨的。在汉代之前,清明就是在谷雨之后的。当时到了谷雨,就会下雨,而清明的时候,天气都是好的。其实恰好对应现在到清明的时候都是阴雨,而到谷雨的时候反而是晴天。

清明节的一些现象(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4)

所以真正的清明节,应该是我们现在的谷雨节气的时候。而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谷雨,所以在故事中“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是唐朝,已经在汉代之后了,当时就已经颠倒了,直到如今,所以人们把错误的当成了正常。

二、被更改而错误流传的一些传统文化

当然,除了这个流传错误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因为流传过程中,逐渐变质而出现很多的错误。

清明节的一些现象(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5)

比如,现在流传的《道德经》,在汉代之前是《德道经》,内容上也有一些区别,逻辑关系上也自然有区别,所以后人的研究都是在错误的基础上研究了。导致了现在很多所谓的国学骗子。当然还有中医等文化,最开始和现在也是有区别的,导致出现了很多打着中医的幌子进行欺骗的“伪中医”。

清明节的一些现象(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6)

三、文明的呐喊

因为文化的错误,会导致很多的人心腐败,因为人心找不到真正的事物了,活在虚幻之中,所以,心里逐渐没有了真理的光明,从而出现内心的黑暗,导致各种道德问题层出不穷。

而文明在呐喊,尤其是上古文明,二十四节气就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但是流传过程中出现错误,其他的文化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上古文明正在呐喊,通过这个“清明时节雨纷纷”明显的现象错误,是希望人们能意识到不对劲,然后去寻求原始纯正的根源。这也是文明的呐喊。

清明节的一些现象(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7)

总结

假作真时真亦假,因为如果大家都把错误的道理当成真的,那么,这个时候,真正的道理来的时候,就自然会被说成是假的。所以啊,文化上没有了基准,没有了根源,人们就是浮萍一样,随波逐流。这样,如果能追想上古之年,就能找到真相。

清明节的一些现象(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8)

本文由“古今之变”(风雨白)原创,欢迎点赞、关注、评论、支持。

说说你的看法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