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哪个景点好玩(千年古邑最美当涂)

当涂哪个景点好玩(千年古邑最美当涂)(1)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介于南京、马鞍山和芜湖之间,是安徽的东大门,也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全县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7万人,辖10镇1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当涂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之城,有2200多年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县,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定名当涂。县城历史上曾为宋代太平州、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安徽学政署所在地,拥有古老的金柱塔、黄山塔、凌云塔和保存完整的古护城河。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青睐之地,南朝大诗人谢朓称之“山水都”。南朝当涂才子周兴嗣,一夜著就中国蒙学经典《千字文》。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望天门山》等56首千古绝唱,晚年定居当涂,终老长眠青山。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首传唱千年的经典诗词。进入新时代,当涂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城和省级森林城市等称号。2017年成为首批县级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以全国第2名的优异成绩蝉联,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当涂县是东晋王朝设置的侨置县。 "当涂"“怀远”本一家,怀远是个古老的地名,它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古时候,怀远城东淮河对岸的涂山,是淮夷人聚族而居的涂山氏国。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借助与涂山氏国的联姻,在这里劈山导淮,大会诸侯,成就了一统华夏的千古大业。司马迁《史记》中有“夏之兴也以涂山”的名言。唐柳宗元在《涂山铭》中赞涂山是大禹“功之所由定,德之所由济,政之所由立”之地。县名“当涂”二字,也是由于沿袭北方的一个县名移植来的。但是,当涂县的民间传说,把当涂县名的由来,说成是人们普遍思乡的感情而得名的。西晋时的当涂县名叫于湖,属东吴丹阳郡,县治所在地名叫姑熟(今当涂县城)。西晋王朝,由于统治者的贪污腐朽,残酷地压榨百姓,民不聊生,加之“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华”,战争频仍,人民生活不得安宁;又因为黄河溃缺,灾害连年,农田无收,衣食无着。纷纷流来到江南带地区,谋求生路。西晋灭亡以后,东晋建都建康(今南京),北方许多县份,成批的百姓南迁。东、晋就把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侨置县,当涂就是当时县中的侨置县之一。把怀远涂山的当涂县名,用来更名于湖县,为侨置当涂县。

从秦朝直至清代,当涂长期隶属于金陵(南京)。唐废南豫州后的一段时期,当涂隶属于宣州。但在姑孰为南豫州治时,宣州则隶属于时为南豫州治的姑孰。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在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有着辉煌历史的当涂逐渐暗淡下来。芜湖开埠后,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米市”、“长江巨埠”。1912年初,中华民国成立后即废太平府,芜湖隶属于当涂的时代从此结束。1914年6月,当涂县列入新设的芜湖道辖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隶属芜湖。建国以后,当涂先后隶属宣城、芜湖、芜湖地区、宣城行署。马鞍山市处当涂县北域,其前身为金家庄,马鞍山镇、马鞍山矿区政府相继设立于1954年2月和1955年8月,1956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马鞍山市,马鞍山市始从当涂县独立出来。1983年7月,当涂划属马鞍山市。 当涂县城所在地为何叫姑孰?根据《当涂县志》记载和民间传说东晋时期衣冠南渡,在姑溪河边经常有一位身着白色长裙的美丽女子在河边浣纱并满含眼泪的向北方眺望,还经常帮助身边的穷人,一天,女子跳入水中不见了,乡亲们都很惊讶,相互询问:“那个女孩子是谁?”姑孰女孩子用当地方言问“这个女孩子是谁”,就有“姑孰”的音。当然古文字学者说“姑孰”就是疑问句,意思就是“那个女孩子是谁?”李白为此专门作了一首诗:《姑孰溪》“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李白讲的这个浣纱人就是民间传说的姑孰女,可见姑孰女的故事在唐代已经很流行了,来此游玩的李白从民间听到了这个传说,专门作了这首诗来怀念姑孰女。实际上马鞍山地区古代有很多美丽多情的女子,至少有四大美女“望夫女、姑孰女、杨姝女、叶家女”。大家都知道采石江边有一座小九华山,实际上这座山的名字叫“望夫山”,山顶有一块望夫石,西侧临江绝壁上有摩崖石刻“望夫山”三个大字,还有其他很多摩崖石刻。 当涂县历来有太平府之称,这个历史悠久的小县城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好居之地。

太平府是明、清两代的一个府,太平府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府治当涂县,五代南唐保大末置新和州,寻改雄远军,宋改曰平南军,升为太平州。元至正十五年(1355)四月丁巳,朱元璋改太平路为太平府。太平府在明代属于南直隶,清代属于安徽省。太平府下辖3个县:当涂县(首县)、芜湖县、繁昌县。清代,苏皖分省后,太平府与安徽省的宁国府、池州府及江苏省江宁府相邻,与安徽省庐州府及和州直隶州隔长江相望。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太平府,故治即今马鞍山市当涂县。 曾经全国最小的府——太平府。“府”在我国明清时期是处于省和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如果与今天相对应就相当于地级市级别。府辖州县多少并无定例,辖县数多的比如直隶的保定府辖2州14县、正定府1州13县;而大多数的府所辖县在5——10个之间,比如直隶永平府辖1 州6县,安徽的安庆府辖6县、徽州府辖6县、宁国府辖6县、池州府辖6县、庐州府辖1州4县、凤阳府辖2州5县、颍州府辖1州6县;但也有辖县数少于5个的府,比如江西南康府、福建邵武府均只辖4县。此外,还有福建兴化府在清朝虽然仅辖2个县,但是它在明朝时府内还设有都司卫所系统里的平海卫、莆禧所,卫是相当于府级、所则为县级,并且这两个卫所还管辖着一定的行政区域,到了清朝卫所被裁撤后才变成仅有2个县级的存在,兴化府要算特例,与之没有可比性。安徽太平府只辖当涂(附郭)、芜湖、繁昌3县。那么,为何太平府辖县这么少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前朝“继承”下来的行政区域。到了本朝却没有对其进行大的改变。太平府一带在秦朝为鄣郡,汉晋时为丹阳郡,后来在南朝曾为侨置的淮南郡、豫州、南豫州,隋唐为宣城郡、宣州。宋朝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为太平州,此时就已经辖当涂、芜湖、繁昌3县了,在此后的元明清三朝所辖范围均未改变。元朝为太平路,明清均为太平府。元朝的太平路。从977年以“太平”为名并且管辖范围固定下来之后,到民国初1913年废府存县,时间长达近千年,无论是名字和辖县均没改变,这样的状况在全国范围来看也是很少见的。二是府域因为地形,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而又完整的封闭形区域,并且它还被赋予特殊的功能,使其能够统筹资源、集聚力量,发挥出“拳头”优势。 太平府历来是军事要地。太平府一带在经济重心在北方的时候,其重要性并不凸显,因此它就被置于鄣郡、丹阳郡这样幅员广阔的大政区里。而随着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两宋之间的战乱,中原人民大量向长江以南迁移,经济重心逐步移到南方,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长江以南几个朝代、南宋、明初等定都在今天南京、杭州时,这里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东西两侧的山丘以及水网组成的明清太平府到了北宋干脆就以东部的慈姥山、马鞍山、白壁山、西山、望夫山、宝积山、翠螺山,以及西部的寨山、红花尖、马仁山、五华山、浮山等众多山丘之间围起来的三县区域设置了太平州,这些山丘再辅以稠密的河流渠道组成的水网,无疑就成为了一个坚固的、面积广大的战略要地,再加上这一带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还有铜铁等矿产资源,不需要外来资源的供给,自持力极强。这些条件组合在一起,是建设军事堡垒、军事基地、打造强军的理想之地,形成特殊的功能就是军事、屏障的作用。

太平府曾经辉煌一时。如果你看过单田芳先生的《明英烈》,有一个地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这就是太平。太平在哪呢?就是现在的当涂县。别看现在的当涂很安静,但在历史上,当涂弄出的动静太大了,几度改变数朝命运。秦朝统一,在当涂设丹阳县,隶属于会稽郡。当涂处在长江以南、南京以西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在太平时代“碌碌无为”、乱世“身价倍增”的命运。当三国时期孙权决定定都建业时,当涂战略价值突显。守住当涂就能守住建业,孙权在黄武年间,也就是公元222--228年,修建姑孰城。几十年后,东晋割据江南,定都建康(建业改),当涂又成了京西门户。东晋时,当涂可以说是建康小朝廷的命根子。荆州、江州这些大州一旦有反叛之心,进攻建康,必然要拿下当涂。比如历阳内史苏峻,就是先攻陷姑孰,再攻陷建康的。南朝也一样,只要守住当涂,建康西线无忧。当涂在南朝还是南豫州治所(省会),南豫州有多大?包括马鞍山、芜湖、宣城,合肥部分。当涂对于朝廷具有保命意义,谁都不敢在当涂玩火。能当上南豫州刺史的,基本上都是宗室亲王,外人哪敢给?隋文帝灭陈,大将韩擒虎就是先攻下当涂,再进攻建康。隋文帝合并郡县,把姑孰当成了当涂的县治,一直到现在。隋唐大一统,当涂又归于沉寂,等到五代十国,当涂又活跃了起来。尤其是南唐定都金陵,当涂再成小朝廷的保命神器。赵匡胤要消灭南唐李煜,苦于长江天堑难渡。江南有个落第书生樊如水,他为了投靠北宋,在当涂附近的采石矶江面用小船拿着绳子来回测量,把数据交给了赵匡胤。北宋灭南唐,水军在采石建浮桥,宋军顺利过江灭南唐。 到了南宋,采石矶更是出了大名,决定南宋国运的采石大战,就发生在当涂。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南宋首都在杭州,当涂是杭州的西北门户,当涂丢了,杭州是守不住的。完颜亮看准了这一点,重点进攻采石。南宋中书舍人虞允文来到采石,他本无处置军事之权,但鼓励将士抗金,安抚人心。人心齐、泰山移,金军本就不擅长水战,哪里是水里泡大的南宋水军的对手,一战下来,金军狼狈逃窜。南宋躲过了死神的召唤,但完颜亮还是被死神请去了。一场兵变下来,完颜亮被杀,完颜雍继位,就是金世宗,开创大定盛世。当涂这座小城,决定了两大帝国的命运,你说牛不牛?你可能会说采石现在属于马鞍山市。可马鞍山这个地名出现较晚,马鞍山当时属于当涂为治所的太平州。即使按现在的区划来说,采石对面的水域,就隶属当涂县。元兵进江南,太平守州投降,杭州门户洞开,南宋小朝廷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元朝时设太平路,按惯例,盛世没动静。元末大乱,群雄割据,当涂再火了一把。朱元璋要取南京为都城,太平路必须要拿下。公元1355年,明军(当时还没成立明朝)重兵攻克太平路,改名太平府。元军用大船封闭姑孰,然后由一个叫陈埜先(陈野先)的将领带数万人攻当涂。明军主力尽出,徐达、邓愈、汤和,都是一线名将,玩命似的打败了元军。江南另一大枭雄陈友谅要灭朱元璋,就必须攻下当涂,而驻守太平府的,是明初名将花云。陈友谅舰队顺江东下攻当涂,花云死守不退。还是陈友谅的舰队趁江水长潮,驱巨舰攻克当涂,生擒花云。花云宁死不降被杀。花云幼子死里逃生,回到朱元璋身边。朱元璋抱着幼子痛哭失声,说这真是将门虎种。

当涂哪个景点好玩(千年古邑最美当涂)(2)

千年古城当涂,最美县城。历经2200多年历史的当涂,这里“一山四水五分田”,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当涂县白天美、夜色美、城市美、乡村美、春天美、夏天美、秋天美、冬天美、山美、水美、人更美……不得不说,当涂县真是太牛了!这么美的当涂,我们一起走近来看看吧。 交通区位优势。当涂县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圈的顶端,是南京都市圈与安徽经济最有活力的“合芜马”皖江城市带的交点。县境内,不仅有国道和省道穿过,更有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公路、宁安城际轻轨与沪皖赣铁路跨越。县城八十千米半径的范围内,就有两座飞机场与九座长江大桥。水、陆、空交通运输,都非常发达而快捷。  耀眼的醉美乡村。万山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四周群山环抱,依山而建,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生态良好。桃花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成片的桃树绵延数十里,形成了万亩果园,十里桃花的独特景观。江南水乡民居风貌詹村,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布局错落有致,尤如一幅浑然天成的美丽山村画卷。

诗词文化底蕴深厚。以李白、谢朓为代表的600多位诗人,在当涂留下了10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文。南朝大诗人谢朓称之“山水都”,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望天门山》等56首千古绝唱,晚年定居当涂,终老长眠青山。 

非遗民歌之海。当涂民歌,安徽省传统音乐,民歌数量众多,题材广泛,是当涂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典型代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学经典千字文。传统文化回归,千字文得到了大众的喜爱。 当涂世誉“千字文的故乡”,千字文是中国最早的启蒙读本,1500年前,南朝当涂才子周兴嗣,一夜著就中国蒙学经典《千字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最美景点。金色田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集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农耕文化、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生态园内绿树成荫,亭台与荷塘完美结合,让游人仿佛置身画中。 千年古城古护城河。太平府文化园依托姑孰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有古城墙、传统民俗商业街区,沿河景观带、太平府衙(在建)等特色建筑,充分展示了当涂悠久的古城文化。1700多年的历史的护城河,河水与长江相通,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县级护城河。两岸绿化清新典雅,是安徽省省级体育公园。

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在当涂,一直流传“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这一句口头禅,这两句话是当涂县城历史悠久的见证。历经时代变迁,“鼎峙三垣,三邑之主星”的三塔依然矗立。城东凌云塔:远望巍巍塔七层,伫立山巅护苍生。古往今来多少事,悲欢离合太平城。城西金柱塔:一塔飞峙大江边,金柱镇妖千百年。社稷兴亡民忧乐,尽在高瞻远瞩间。城北黄山塔:此山虽非大黄山,史久迹多美名扬。南朝武帝行宫处,巍巍古塔换新装。当涂的这些美丽乡村,随手一拍就能惊艳朋友圈。

美丽的当涂,神奇的山水。这片土地上,有山,有水,有岛屿,有湿地,有古城,有堪比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系。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我国县级城市中绝无仅有。美丽的山水和灿烂的文化共生共存,孕育了这颗江东明珠——当涂。山水相依的历史文化名城——当涂。这里有中国第一诗山——大青山。独步千古的唐代大诗人李白长眠在这里,李之仪也长眠在隔河相望的藏云山。这里有母亲河——长江。李白在这里写下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里有57.8 平方公里的岛屿——江心洲,又称太白岛。

这里有堪比都江堰水利工程规模的——皖南首圩"大公圩",水面62.54平方公里,堤防总长92公里。著名的南齐诗人谢朓被当涂大青山风光吸引来了,赞之为“山水都”,在此凿井修宅。从此,拉开了诗歌之乡的序幕。李白在当涂写下了五十多首诗文,传诵至今。李之仪在这里写下了千古绝唱: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著名文学家王安石、苏东坡、白居易、孟浩然、杜牧、刘禹锡来过。唐宋八大家都来过,其中曾巩在当涂为官时,赞叹当涂是:“江山之胜,天下之奇处。”南宋的陆游、杨万里也来过,杨万里赞美当涂:圩田岁岁止逢秋,圩户家家不知愁。当涂自古为文人荟萃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寄情驻足,流连忘返。

如今的当涂青春焕发,更加多姿多彩,依然是您寻幽揽胜、游历观光的好地方。 当涂神奇在哪里?当您踏上这片土地,您也一定会找到那种美妙的感觉。夏日未散去,秋意已渐浓。当你沉静下来,会发现雨后的天空很美,波光粼粼的湖面很美,甚至从古朴的矮墙里冒出的杂草也很美。你看,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却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这里,在当涂,带你纵观最美的景色,让你目不转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代大诗人李白初至当涂便被这碧水青山,白帆红日所震撼,全篇流动的诗词,交映成一幅色彩瑰丽的画面。一座城池,一段历史。当涂,一个简单而深沉的城市,值得你细细品味。近年来,当涂县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使当涂县美丽蝶变。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这既是文明创建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当涂县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进程中,始终抱定创建为民利民惠民这个宗旨,突出核心价值引领,加强城市精细管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创建常态长效,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如今当涂的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宜居、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在每一位当涂人眼中,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一次提升幸福指数的进程。改善城乡环境,生活更宜居;提升居民素质,社会更文明;强化机制保障,创建更长效;这些有力的举措,使得当涂美丽入画来。美丽富饶的当涂县,像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展示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为发掘当涂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千年古城风貌,当涂县建设“太平府文化园”项目,恢复重建“古城墙、太平府衙、水师提署、城隍庙”等历史古建筑,恢复清源门城楼、水关城门、敌楼等,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清源门将是当涂城墙的一个着重体现,以充分展示当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最美当涂,当之无愧!

我因为负责八六医院的外联外宣工作,经常组织八六医院专家学雷锋医疗队到当涂县各个乡镇、敬老院、厂矿企业开展军民共建义诊活动,几乎跑遍了当涂县所有乡镇,受到当涂县政府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和称赞。我也对当涂县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乡村面貌等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更加热爱我的第二故乡——大美当涂。(伍传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