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的豪爽与幽默(豪爽匪气与幽默)

东北人的豪爽与幽默(豪爽匪气与幽默)(1)

说起东北,闯入我们脑袋的印象是:白山黑水,冰天雪地,鱼米之乡,山庄窝铺,土匪胡子,二人转、赵本山,还有幽默、调侃的语言,当然在民间,更多的是“荤段子”。东北文化,和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一样,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如果一定非得说说东北人的文化性格,那一定少不了彪悍,少不了豪爽,大声说话,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东北人本身就喜欢说个“大”字,啥都是大的。满清入关后,东北文化对北京影响很大,北京人也学会了说个“大”,最喜欢说的就是“大奔”。以前都说普通话是以北京地区语音为基础音的,其实,北京地区语音又是以东北地区语音为基础音的。所以很多人说东北话是普通话的爷爷。

东北人的豪爽与幽默(豪爽匪气与幽默)(2)

那么东北为啥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呢?这和东北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有关系。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白山黑水之间,物产丰富。在农业社会,只要肯劳作,生活没有问题。这就吸引了土地稀缺,人口拥挤的省份的移民。著名的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东口,就是这样形成的。山东人把豪爽的性格带到东北,把大口喝酒的习惯带到东北,还把大葱蘸酱也带到东北。这些东北人的基本特征,是山东人给予的。山西人走东口,和山东人闯关东不是一个概念,山东早,山西晚。早去的山东人,是为了生计,晚去的山西人是为了生意。山东人在东北扎了根,实现了本土化。山西人在东北是外来人,留下的只有山西会馆和地方志里的故事。所以,从根脉上说,山东人和东本人骨子里更亲近。

东北人的豪爽与幽默(豪爽匪气与幽默)(3)

东北的地域太大了,早期闯关东的山东人,随便可以找块地方安顿下来。于是形成了以男人为单位的山庄窝铺。这些人春夏耕作,秋冬便猫在窝铺里喝酒、聊天、赌钱。漫长的冬天很难熬,棒打狍子瓢舀鱼,随便可以大块吃肉。盛产的高粱用来酿酒,免不了大碗喝酒。偶然有朋友或陌生人来访,好不容易见到能说说话的人,便热情招待,以酒会友。酒醉了,想家、想女人,便想说、想唱,便有了“荤段子”,便有了二人转。时间久了,一些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遇到那些见钱眼开的人,便心生歹意,谋财害命,再加上东北山高林密,家户之间距离很远,于是乎胡子土匪也诞生了。后来,东北发现了金矿,吸引了大批淘金者,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拉柳子、当胡子,成为一些彪悍人的生活选择。东本物产过于丰富,随便干点活儿,一年的生计就有了着落,用不着拼命去劳作,也养成了一些人好吃懒做。山西人在东北最大的生意是收购高粱和用高粱酿酒。根据史料记载,山西人在东北开设的烧坊,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省份,但其他省份的人,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烧坊发展成名酒,而东北人却没人喜欢下辛苦去经营,所以东本的烧坊,没有一个做大做强的。我所讲的这些东西,在反映东北历史的电影、电视剧里都有,我只是把它说了出来。我的这些说法,曾经得到东北一位大作家的认同,他也曾写过类似东北人劣根性的一些文章。

东北人的豪爽与幽默(豪爽匪气与幽默)(4)

我写这些东西,不是想诋毁东北人。东北历史文化的形成,都和这些环境背景有关,也是其发展的必然因果。当然了,今日之东北,非昔日之东北,开放的东北人,表现出来更多的是敢作敢为,他们下海南,让三亚变成了黑龙江省三亚市,当然这是个俏皮的调侃。也正符合东北人俏皮、风趣、忽悠的风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