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人性观(善性者有四种道)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造

卷第八十八 释四摄品第七十八之上

问曰:若尔者,何以不皆令作净业?

  答曰:以众生根有利钝故。

  问曰:众生何因缘故有利钝?

  答曰:以有种种欲力故。恶欲众生,常入恶故钝。欲名嗜好,嗜好罪事,生恶业故钝。善欲者乐道,修助道法故利。

  问曰:众生何以不皆作善欲?

  答曰:是故佛说世间种种性,恶性、善性。恶性者恶欲,恶欲故根钝。如火热性、水湿性,不应责其所以。

  问曰:恶欲即是恶性,有何差别而作二力?

  答曰:性先有,欲得因缘而生;譬如先有疮,得触因缘则血出。性在内、欲在外,性重欲轻;性难除、欲易舍,性深欲浅;用性作业必当受报,用欲作业不必受报,有如是等差别。复有人言:“欲常习增长,遂成为性,性亦能生欲。是人若今世、若后世常习是欲,则成为性,住是性中作恶、作善;若住善性则可度,若住恶性则不可度。”佛既知众生二种性已,知其果报,善道、恶道种种差别。恶性者堕三恶道,善性者有四种道:人、天、阿修罗、涅槃道。

  问曰:一切到处道力,与天眼力有何差别?

  答曰:天眼但见生死时,此中未死时知;见因知果天眼,见现前罪福果,是名一切到处道力。

  问曰:声闻、辟支佛亦得涅槃,亦能化众生,何以无是力?

  答曰:是故说后三力,三世中众生事,尽能通达遍知:以宿命力,一切众生过去事本末悉知;以天眼生死智力故,一切众生未来世中无量事尽能遍知。作是知已,知现世中众生,可度者为说漏尽法。以是故,但佛有此力,二乘所无。如有一人,即日应得阿罗汉,舍利弗日中时语言:“无得道因缘”,舍而不度;晡时,佛以宿命神通,见过八万劫前得道因缘,今应成就,晡时说法,即得阿罗汉道。

  复次,佛以初力知众生可度、不可度相;以第二力知众生为三障所覆、无覆者;以第三力知众生禅定、解脱、净不净者;以第四力知众生根有利、有钝,能通法性、不通者;以第五力知众生根利钝因缘善恶欲;以第六力知二欲因缘种种性;以第七力知众生利钝根善恶果报处七种道;以第八力知众生宿世善恶业障不障;以第九力知众生今世未可度,未来世生处可度;以第十力知是人以空解脱门入涅槃,无相、无作门入涅槃,知是人于见谛道、思惟道中,念念中断若干结使。以是十力筹量众生所应度缘而为说法,是故说法,初无空言。

道家的人性观(善性者有四种道)(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