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陨落逝世后并没有被及时安葬 51岁丧夫79岁丧女享年100岁

(说历史的女人——第924期)

近现代世界天文史上,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很少,共有20多颗。而这20多位名字被命名为行星的大多是著名的科学家,比如钱学森、杨振宁、钱三强、陈景润、袁隆平等,并且绝大多数是男士;而今天咱们要讲一位伟大的女性,51岁丧夫,79岁又丧失唯一的爱女,活到100岁,被誉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此外,她的名字也被一颗行星命名,她是除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外,仅有的名字被“星星”命名的女性。那么这位不凡的女性是谁?她究竟有何不同凡响的瑰丽人生?本期分解。

跟大多杰出人物一样,她的人生经历也异常坎坷,甚至充满心酸和痛苦。但美丽的人生,不能只看到她如玫瑰一样的娇艳,更应看到她娇艳下面的刺儿,这刺儿当初是对她如何伤害的?或者是,她是如何炼成自己的刺儿,去应对生命中的伤害的?100岁的人生历程,一个世纪的挣扎或绚烂,她是如何完成的?

生命陨落逝世后并没有被及时安葬 51岁丧夫79岁丧女享年100岁(1)

(一)“珍珠珊环”中的叛逆者

她叫李佩(1917—2017)。她是中国近现代为数不多的被成为“先生”的女性之一。李佩先生祖籍江苏镇江,于1917年12月20日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她在家中是长女,原名李佩珍,下面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他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仅从名字上便可以看出,四姐妹分别是:李佩珍、李佩珠、李佩珊、李佩环,弟弟叫李佩璋。可后来,大姐成了“珍珠珊环”中的叛逆者,她把“珍”字去掉,成了李佩。她不想让自己成为父母掌上的一颗珍珠,她要实现自我。

小时候的李家,条件自然是比较优越的。李佩的祖父是江苏镇江的一名小有所成的商人,但他思想很传统,不想让李家的后代去经商,还希望儿子李保龄求学以走仕途。李保龄用功读书,先考取了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以优异的成就毕业后,由清政府官费派送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矿冶系学习。回国后,他先后在河南六河沟煤矿、唐山开滦煤矿和天津开滦煤矿矿务总局工作。

李佩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幸运的是,她在中学时还被父亲送到了教会学校,即美国人开办的贝满女中。在那个年代,教会学校的教学模式当然要优于普通国立学校,因为在这里更容易接受西方先进观念。比如在独立人格的培养方面要超前许多。不过李佩的家庭毕竟还是一个传统的家庭,父亲尽管出国留过学,但还是不想让女儿太过“独立”,就是说,不想让李佩再上大学深造了。所以李佩在中学毕业后,跟父母起了很大争执。

最后李佩珍把“珍”字果决地去掉,成了李佩,父母终于让步,让她去读大学。当时她成绩优异,有三所大学可以选择,即北京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按父亲的意思是让李佩就读北京女子文理学院,就是上女校。然李佩抗争,为何男女必须有别?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男女同校的北京大学。就这么任性。于是1937年,不满20岁的李佩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奏响了她美丽的青春浪漫曲。

(二)明媚的青春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1937年是个不寻常的年头,既多灾多难,又充满抗争。抗战爆发之后,北京沦陷,大学停办。父母将家搬到了天津租界,看事态发展。但李佩在天津家里一住就是半年,面对前途未卜国家民族,李佩的青春热血在涌动:我将何去何从?

她在天津期间,曾在同学聚会时,表演过话剧节目,她曾演过《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最后,娜拉坚决地出走了!而我为何不能走? 1938年初,刚刚20岁的李佩偷偷地拿了家里的钱,买了船票慨然离家,与两位女同学一起南下到昆明的西南联大读书。李佩此行是不辞而别的,因为她知道父母不可能同意她离家远行。她只是给父母留下了一个纸条,放在同学家里……

李佩从此踏上了不归路。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期间,她充满青春的活力,曾当选学生会副会长,参加‘左派’学生组织;还利用周末时间,为青年女工们组织文化学习班,教她们认字,组织她们唱歌跳舞演戏,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

1939年7月,世界基督教青年大会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李佩作为西南联大的唯一代表,随龚普生为团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赴会。1941年,李佩大学毕业,到中国劳动协会重庆分会工作。

中国劳动协会于1935年在上海成立,旨在“研究劳动问题、积极唤起劳动界本身觉悟,促进全国民众服务精神”。1942年,美国工会决定向中国、英国和苏联工会每年提供捐赠,改善抗日战争中的工人条件。中国劳动协会利用这笔捐款,在重庆开设多所工人文化技术学校、举办工人福利社、诊疗所、托儿所等,李佩的工作之一就是负责工会经费的管理。

在重庆,她结识了龚普生的妹妹、新华社记者龚澎(她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以及她的先生乔冠华。在龚澎和乔冠华等的影响下,李佩将美国劳工协会的一部分捐款送给了延安解放区工会。

1945年巴黎召开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李佩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当选为大会执行理事。在这次巴黎会议中,李佩遇见了多位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包括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著名画家潘玉良等。

1946年8月,中国劳动协会重庆分会,被国民党政府组织的“市总工会”强行接管,武装军警拘捕工作人员三十多人。李佩被迫离开重庆,来到上海;后来,在美国工会教育项目主管的推荐下,她于1947年2月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从此她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美丽的青春期。

生命陨落逝世后并没有被及时安葬 51岁丧夫79岁丧女享年100岁(2)

在康奈尔大学,李佩遇见了此生的爱人——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的教授郭永怀。1948年春天,两人结婚。之后李佩又结识了郭永怀的同窗好友钱学森和夫人蒋英等,并与他们成为终身好友。

1949年6月,中国留学生组织在匹兹堡大学成立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郭永怀欣然参加了协会在康奈尔大学分会的活动,还经常将朋友们邀请到家里,讨论他的祖国中国的命运和未来。

康奈尔大学近十年的时光,是李佩和郭永怀生命中的黄金岁月,郭永怀在此做出了最优秀的学术成果,成为世界驰名的力学专家;而能说标准汉语和流利英文的李佩,成为学生们甚至美国外交官们的中文老师,开启了自己的外语教学生涯。

时任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院长威廉姆·西尔斯,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李佩:“大学里有一位超凡脱俗、极富魅力的卓越女性——李佩,她在东方学系教中文。她的英文水平正如她的中文水平,近乎完美......”希尔斯的赞美并非夸张,是的,此时的李佩三十多岁,却比少女时期更加美丽,她身材颀长,姿容秀丽,气质高雅脱俗,既具有西方知识女性的魅力,又不失东方传统女性的韵致。在大洋的那一边,李佩正绽放着她美丽的青春。

(三)无悔的选择

那时候,李佩和丈夫郭永怀正年轻,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很优越,相对于我们百废待兴甚至一穷二白的祖国,美国是天堂般的存在;并且他们的事业上也蒸蒸日上。但是,做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他们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饱受苦难的祖国。

1956年9月,受到钱学森先生的热情相邀,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作了十年的郭永怀教授,带着妻子李佩和5岁的女儿郭芹,告别了在纽约州小城绮色佳的家,慨然放弃了自己的三层小洋楼,把汽车送给最后一个为他们送行的人,在洛杉矶港口登上了美国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了回国的归程。在海上航行3个星期后,他们经过香港从九龙乘火车到广州,在深圳的罗湖边防站踏上久别了的黄土地。

回国后,郭永怀在中科院工作,担任力学所副所长,立即忘我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为我国力学学科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李佩在中科院做外事工作,曾在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西郊办公室任副主任,负责粮店、菜市场、餐馆、医院和中小学校的后勤建设工作,这为今后的中关村科学城打下了基础。中关村道路两侧白杨树就是她组织科技人员栽种的。

郭永怀整日忙于科研,经常出差,李佩只知道他是在做重要工作,但并不明白他具体做什么。直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发射,李佩才知道丈夫工作的重要意义。

(四)永失我爱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来到青海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2月4日,他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后,便在当晚急忙到兰州乘飞机回北京。5日凌晨6时左右,飞机在西郊机场降落时不幸坠毁。当时飞机上共十几个人,只有一个人幸存。他回忆说,在飞机开始剧烈晃动的时候,他听到一个人大喊:“我的公文包!”后来的事情就不记得了。

后来发现在烧焦的尸体中有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把他们分开时,才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最后,确认这两个人是59岁的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这年李佩51岁,虽已经进入中年,但她来说,人生才进行了一半,余下的路还很长很长。此时,失去爱人的李佩正经历着人生最大的熬煎和磨难。

李佩听到丈夫的噩耗后,她并没有失声痛哭。相反,她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那个晚上,李佩整夜都醒着。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克制得令人心痛。之后,在郭永怀的追悼会上,李佩只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长椅上,没有人来安慰她,跟她说一句话。

生命陨落逝世后并没有被及时安葬 51岁丧夫79岁丧女享年100岁(3)

郭永怀去世后22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12月25日,郭永怀被授予烈士称号。

此后几十年的岁月里,李佩先生几乎从不对别人提起爱人的死,没人说得清,她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只是,她经常呆呆地站在阳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她在渴盼着什么?后来有人把李佩的事迹排成了话剧《爱在天际》,其中有李佩这样一句台词:我等你回来,你不会来,我不会老……

特殊历史时期结束后,李佩重新恢复工作时,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每次上课,都带着一大卷油印教材发给学生。这些教材被沿用至今。李佩先生很有亲和力,她讲课时从不大声训斥学生,却自有一种“微笑的严厉”。

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语言学系主任Russel Campbell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她还和诺奖得主李政道先生一起推动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帮助国内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

1987年,李佩先生退休了,她高兴地说,坐公交车可以免票了。可她没有真正退休,她接着给博士生上英语课,一直上到80来岁。李佩先生经常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她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

(五)再失我爱

爱人的去世,没有打垮李佩;她仍然在奋斗,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后来,她又一次遇到了她人生中的一次苦难。当她79岁的时候,她唯一的女儿郭芹也病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于一个年近八十岁的老人来说,没有比看到自己的儿女先于自己去世更伤心的事了。况且,这是她唯一的女儿,唯一的孩子啊,她才45岁!

晚年痛失爱女,历经太多坎坷的李佩已经流不出眼泪。老人只是默默地收藏着女儿小时候玩的布娃娃。几天后,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来到教室,给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只是她的背明显地驼了,只是声音沙哑了。

1999年.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先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李佩在人民大会堂,代理丈夫接受这个荣誉。

李佩回家后,女儿郭芹的朋友们都来她家看这枚勋章,它很重。该奖章直径8厘米,用纯度达99.8%黄金铸造,重515克。一斤多重的金子啊!大家感慨。然而,李佩对丈夫的爱,对丈夫的怀念究竟有多重,谁能知晓?

4年后,李佩托一个到合肥的朋友,把这枚重一斤多的黄金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数年之后,在一个普通的夏日,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一起去银行,把一生的积蓄60万元捐给中科院力学所和中科大,各30万。她不是大明星,没有多少钱,但在汶川大地震时,她捐过款;挽救昆曲时,办智障幼儿园时,她都捐过款,钱不多,她捐的爱心。

李佩先生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地位,为自己办过私事。只有一次,她给中科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打电话,说帮忙给自己办一件私事。马书记也是李佩的学生,自然满口答应了。原来,李先生住的楼后面有一间锁了很久、没人用的平房,李佩希望学校把钥匙给她,她想给小区老人收拾出一个读书看报下棋的地方。

生命陨落逝世后并没有被及时安葬 51岁丧夫79岁丧女享年100岁(4)

(六)最美的玫瑰,与星共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81岁那年,李佩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都坐得满满的。她请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人,比如黄祖洽、资中筠、饶毅等都登过这个大讲坛。

大讲坛的内容也很丰富,有农村问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天体演化、美国总统大选、天津大鼓文化等等。开论坛是极其辛苦的工作。不但得反复和主讲人沟通,她还亲自带着年轻人在中关村四处贴海报。

请来这些名人讲课,全都是免费的。有一次,她邀请甘子钊院士来讲课,说,“老甘啊,我可没有讲课费给你,最多给你一束鲜花”。甘院士说:“你们的活动经费有限,鲜花也免了吧。”后来,李佩先生自己买了鲜花给了甘院士。

在她90多岁的时候,她还组织了20多位专家,把钱学森在美国20年做研究用英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中文,出版《钱学森文集》。对外人,李佩先生常常讲钱学森,却很少提郭永怀,旁人说李先生太“大度”了。

李佩的中关村大讲坛一直开到她94岁那年,先生实在忙不动了,才关闭了大型论坛。她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她老了。长年的劳累,特别是丈夫去世之后,她把一切都献给了课堂。昔日在大洋彼岸那个身材颀长、风姿卓越、美丽迷人的李佩不见了,如今的李先生满脸刀刻般的皱纹,发白如雪,她的腰身不再挺拔,而是弯成了一把折尺。她用这把折尺衡量了什么才叫玫瑰般的华彩人生。

李佩先生被誉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她配得上这个称号!此外她还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等。

2017年1月12日凌晨,李佩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生命陨落逝世后并没有被及时安葬 51岁丧夫79岁丧女享年100岁(5)

​2018年7月2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李佩星”;而212796号小行星则被命名为“郭永怀星”。夫妻二人共同享有此荣誉乃古今唯一!李佩和爱人郭永怀相隔50年之后,终于以星星的身份再度在太空相遇,这真是如牛郎织女一样浪漫的爱情传说!自此,李佩先生,这位“最美的玫瑰”,成了与“星星”共舞的美丽女神,直到永远……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钱学森认为“最相知”的专家》、《怀念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