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悔的青春奉献在教育路上(奔涌后浪托起老年教育春天)

近年来,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教师纷纷走入老年大学,不但为课堂增加了阳光和活力,更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教学水平,年轻老师正成为老年大学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青岛报业文化艺术专修学校里,就有这样一批年轻老师,深受中老年学员们青睐。目前该校重启线下教学,记者走近这些“小园丁”了解了他们的精彩故事。

让无悔的青春奉献在教育路上(奔涌后浪托起老年教育春天)(1)

邢小悦(左一)

手机视频分享生活

今年51岁的张维英家住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每周二她都会乘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来到位于市北区南昌路的青岛报业文化艺术专修学校学习手机视频加后期制作。“平常看朋友都会做视频,我也很想学一学。我听朋友说这里的年轻老师讲课特别好,还非常有耐心,我才报的名。上了几节课发现老师很有耐心,也很热情,讲课都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这个课非常实用。”张维英说。

“老师,这个音频怎么插入?”“老师,时间调整不好怎么办?”“老师,这个导入视频排列顺序有问题吗?”……在2021级“手机视频 后期中级”1班的课堂上,学员们正争相向老师邢小悦提出自己的问题。

今年36岁的邢小悦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学习摄影,回国后一直从事教师的工作。“我2017年开始教老年人学习手机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当时一个班还只有11个人,现在每个班都在35人以上了。近年来,老年人对于用手机拍视频以及后期制作的需求极大,兴趣非常浓厚,喜欢用这种方式相互记录分享彼此的日常,新潮又智慧,改变着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邢小悦说。

让无悔的青春奉献在教育路上(奔涌后浪托起老年教育春天)(2)

林梦瑶

跟得上时代步伐

今年66岁的于惠是青岛报业文化艺术专修学校2022级民族舞初级一班的一名插班生,有着十年跳舞经历的她,只要一听到音乐声响起来,就会不自觉地沉醉其中翩翩起舞,那优美的舞姿让人完全看不出来她曾经是一位癌症患者。“我就是冲着年轻老师来的,这个班的老师不但年轻,还非常有耐心,我非常喜欢。舞蹈老师也是需要学习的,老师的教学水平也需要与时俱进,年轻老师更能跟上时代步伐。”

于惠口中的年轻老师名叫林梦瑶,出生于1988年的她毕业于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现在已经是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舞蹈老师。疫情期间,林梦瑶除了在班级微信群里发送上课需要学习的舞蹈视频以外,还会分享许多在抖音上比较流行的“网红”舞蹈供学员们参考,深受老年学员们的喜爱。

“老年人上课气氛比较活跃,理解能力也比小朋友更强,可以根据每个老年人的情况来制定学习。上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藏族舞,我看很多学员都忘记了动作,还要继续复习巩固一下。接下来我们还会学习维吾尔族舞蹈和蒙古族舞蹈,朝鲜族的舞蹈比较难,一般会放在最后学。”林梦瑶说。

让无悔的青春奉献在教育路上(奔涌后浪托起老年教育春天)(3)

吕炜炀

既阳光又有活力

“年轻老师有活力,很阳光,接受新生事物速度也快,跟着年轻老师上课,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在2021级有氧操课程的教室里,57岁的安云芝和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跳着。正在带领他们锻炼,并不停喊节拍的则是1999年出生的年轻教师吕炜炀。

今年24岁的吕炜炀从北京八一军体毕业后,专门学习了有氧操并在健身房担任教练数年。在她的引导下,众多学员跳出了非凡的活力。“今天我们主要在练习踏步、点地、向侧走这三个步伐,有氧操锻炼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坚持锻炼身体也会更加协调。老年人练习的时候要注意中间多休息,多加强基本功和步伐的分解练习。”吕炜炀耐心地说。 老年生活报记者 安娜 张磊

编辑:臧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