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

从古至今,风筝受到很多人喜欢。按传统的观念,放风筝最好的时节是农历二三月,此时大地回春,柔和的春风比较好控制风筝。比如几尺见方的大蝴蝶、大八卦、大鲤鱼,或者一两尺长的蜈蚣等等。漫天的风筝争奇斗艳。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春回大地之时,人们放飞风筝,也放飞梦想。

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1)

放风筝是古代人春天的娱乐项目,有关风筝的诗词也是极多的。大家最熟悉的是清代高鼎的那首《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2)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中记载,墨子在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3)

后来墨子把风筝制作的方法教给了自己的学生鲁班。在历史典籍《墨子·鲁问篇》里记载,鲁班延续了师傅墨子对飞鸟的理想和设计,抛弃了木头的材质,而是采用了更轻的竹子作为骨架。

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4)

鲁班将竹子劈成薄片,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这只木鹊在天上飞了三天。鲁班擅长制作攻城的武器,木鹊被发明出来以后被采用到了攻城中。在《渚宫旧事》里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

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5)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

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6)

把“木鸢”说成是最早的风筝。实乃千古错案。“木鸢“是用木头制作的靠滑翔前进的鸟形飞行器,而风筝则是用纸糊以牵引为动力的飞行器。

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即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7)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

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

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8)

山东潍坊素有“风筝城”之称,早在明代风筝就已进入兴盛时期。自清代中后期,每到清明节前后就成为有名的风筝市场。潍坊风筝中-类出自文人之手,彩绘雅致,另-类出自民间艺人,他们吸收杨家木版年画的特点,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如今,潍坊的国际风筝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外风筝高手和游人,风筝已成为开展国际经贸交流的媒介。

春天来了我们都出去踏青了吗(春回大地之时放飞风筝)(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