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选议题(大选中的韩国)

韩国大选议题(大选中的韩国)(1)

3月10日,韩国第二十届总统选举结束,保守派在野党国民力量候选人尹锡悦以24万多张选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现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成为新任韩国总统。在民主转型进行了三十多年之后,韩国正逐渐演化出西方民主制度的通病:社会的对立、极端与撕裂。而在这次大选中,尹锡悦对李在明微弱优势的背后,暗含着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本文将借由部分数据资料,分析本次大选体现出的韩国社会的旧恨新仇。

01

年龄与代际分裂——不同的历史记忆

先来说说“旧恨”。在历次大选中,不同的年龄阶层往往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构成了选民投票结果的“代际矛盾”。这种矛盾的背后,展示了韩国的国家历史和不同代际间的不同历史记忆。

60、70岁年龄阶层的选民在本次选举中明显偏向于保守派,尹锡悦的得票率保持在六成五以上。这个年龄阶层的历史记忆来自于韩国辉煌的经济发展史。他们是“汉江奇迹”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见证了韩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到数一数二的工业强国的飞跃。

所以,他们对那个时代的领导者,“第三共和国”独裁者朴正熙和他的强人政治有着相对更加正向的评价,对某些政治议题则相对无感乃至厌倦。他们中的部分人甚至渴望韩国能再出现一位朴正熙一样的强人,将韩国的经济与综合国力提升至新的高度,而不可能选择支持在他们眼里只会炒作政治议题的自由派势力。

韩国大选议题(大选中的韩国)(2)

汉江奇迹时期的汉城

40、50岁年龄阶层的选民则整体偏向自由派势力,李在明收割了半数以上的选票。这个年龄阶层的历史记忆则源自于韩国浓墨重彩的民主转型史。自80年代以来,“第五共和国”独裁者全斗焕对内实行了高压政策,面对第三次民主化浪潮采取了消极对抗的态度。1980年的“光州惨案”震惊了世界,也彻底改写了韩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这也是为什么历届保守派候选人在以光州为中心的湖南地区从未获得优势。

韩国大选议题(大选中的韩国)(3)

光州民主化运动与示威游行

随着1987年6月卢泰愚发表“六二九宣言”,韩国的民主化运动也进入了快车道。在这个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普遍极度反感强人政治,极其重视自己手中的民主权利,更加倾心于进步的自由派候选人。

特别要说的是,40、50岁年龄阶层的选民对于文在寅政府任内对房地产调控等民生问题上的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在这种情况下,某些选民宁可不去投票,或者支持进步政党正义党的女候选人沈相奵,也不支持执政党的直接对手尹锡悦。失去这一阶层选民的绝对支持成为李在明败选的一大重要因素,而尹锡悦不及半数的得票率的也反映了这一代选民对保守势力的反感。

而20、30岁年龄阶层的选民则更少牵涉到上面所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记忆中(以光州为中心的湖南地区除外)。他们更多关心的是眼前的民生利益或者其他热点政治议题(比如接下来要分析的性别分裂问题),甚至是候选人关于游戏的政策。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阶层正逐渐脱离民主化初期的历史记忆影响,并逐渐塑造自己的独立观点。这一阶层的情况,笔者将在后面做具体的分析。

韩国大选议题(大选中的韩国)(4)

不难发现,韩国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斗争,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流血的斗争,到辩论台上的角逐,一直没有停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而弥合这个矛盾,恐怕将会成为大韩民国史上最为艰难的考验。

02

性别分裂——社会运动极端化的恶果

韩国的女性在历史上一直处于较低的地位,女权主义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韩国历史上的一股进步势力。但近些年来,韩国的性别议题正不断走向极端化,两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成为了韩国社会最大的 “新仇”。

要说韩国女权运动的极化,就不得不提“Megalia”这家网站。“Megalia”是2015年建立的一个极端女权主义的网站,其标志(下图)就是曾经在国内互联网引起热议的用于讽刺男性的手势。

韩国大选议题(大选中的韩国)(5)

Megalia网站标志

这家网站上有很多内容涉及对男性的言语羞辱、人身攻击乃至于犯罪行为,甚至存在对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金九等人的恶意抹黑与恶搞行为。虽然这家网站在2017年就被关闭,但其挑起的女权主义极端化运动,与西方“ME TOO”运动结合起来,把越来越多温和的韩国男性推到了另一个极端,即男权主义上。这两股势力共同作用,把韩国社会的性别矛盾彻底的推向了极端和“魔怔”的地步。

而在这次选举中,性别议题成为了撕裂20、30岁年龄阶层选民的重要议题。尹锡悦在竞选时宣扬的反女权主义观点,使保守派在20岁和30岁年龄阶层男性选民的支持率达到了惊人的58.7%和52.8%,分别比上届选举增长了18.2%和19.8%。还有分析认为,如果尹锡悦不提出120小时工作论以及改善对游戏的政策的话,其完全可能完整地拿下这一年龄段的胜利。

反观自由派,文在寅政府曾声称要在任期内将女性内阁成员数量提升至50%,而这个目标没有,也不太可能在一届总统任内实现;再加上首尔、釜山市长(两人均属自由派)接连被指控性骚扰女性,使得李在明在这一阶层的选民中难以占到大优势,陷入了“男性眼中的‘女权’,女性眼中的‘加害者’”的两头不讨好的局面。这在选票上也直接体现了出来:自由派在 20 岁年龄段和30岁年龄段女性选民中分别损失了4.4%和14.6%,同年龄阶层的男性选民支持率则更是下降了9.7%和14.2%。

韩国大选议题(大选中的韩国)(6)

釜山市长吴巨敦

总而言之,女权及性别议题在何种程度上成就了2017年的文在寅,就以何种程度反噬了2022年的李在明。而这次选举后,尹锡悦总统面对的,将是一个年轻世代极度撕裂的韩国社会。如果他真的忠实的实践他的政见的话,预计这种矛盾只会有增无减,甚至激化到难以预测、难以收拾的地步。

03

矛盾的爆发——旧疾与新冠的对撞

各种层出不穷的矛盾,虽然在此次选举中集中爆发出来,但仅凭几个政客或政党,还没有能力制造任何一个矛盾。要想分析这些矛盾形成的背后原因,我们不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考量。这些矛盾,作为社会生活的体现,一定存在形成这种矛盾的经济基础。而现在的韩国经济,可以说是被新冠疫情和财阀轮番攻击着,难以恢复元气。

新冠疫情给这次大选带来的,不仅是五天150多万新增确诊病例那么简单。从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餐饮服务业、交通业,到韩国的支柱产业造船业和电子制造业,韩国的众多产业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几乎无一幸免地遭遇了大衰退。虽然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编加特别预算,但仍无力阻止因全球化受阻导致韩国经济的下行趋势。

韩国大选议题(大选中的韩国)(7)

暴涨的韩国预算赤字与国家负债(图源:韩联社)

在这种冲击之下,韩国本就有的恶疾——财阀垄断与中小企业不振就更加明显了。财阀们虽然也遭遇了不小的损失,但其巨大的资本积累可以让他们支撑着走过经济寒冬,甚至还有能力投资医疗产业等在疫情中的获得利好的行业,巩固自己在韩国国民经济中的统治地位。而没有这种资本实力支撑的中小型企业,则只能选择倒闭或者被大企业兼并。

在双面夹击之下,韩国GDP总量虽然保持了4.0%的增速,但根据韩国2022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显示,韩国的国家财政赤字已经达到1064.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669万亿元),超越了1000万亿韩元大关,相比疫情之前更是暴涨近258.9万亿韩元。虽然韩国多年来保持了相对健康的赤字率,但在疫情结束遥遥无期的前提下,韩国民众的生活必定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韩国大选议题(大选中的韩国)(8)

解决财阀问题有心无力的文在寅

经济的蛋糕在全球化受阻的前提下难以做大,财阀又不肯放松对既有份额的垄断,必然造成民众和中小企业获得的份额更小。文在寅政府对整治财阀的有心无力,使得民众没有力量夺取财阀的份额,那么为争夺剩下的份额而产生的恶斗也就不可避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韩国社会正一步步走向撕裂——这是韩国经济现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随着尹锡悦的胜选,这位丑闻不断的保守派总统也将面对其前任文在寅所面对的诸多问题。至于他能不能解决韩国的社会分裂,缓解韩国的经济下行压力,或者说他想不想解决这些经济与社会矛盾,还是进一步激化或转嫁矛盾,我们还不能做出无误的预测。而我们要做的,更多是未雨绸缪的工作,做好准备,发展自身,迎接韩国新一届政府可能带给我国的经济、外交甚至是国家安全的挑战。至于韩国的未来走向何方,就只能依靠韩国国民和政治人物自己的智慧了。

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一界oneworld”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