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单车找合伙人靠谱吗(没有人比哈啰更懂爱情)

哈罗单车找合伙人靠谱吗(没有人比哈啰更懂爱情)(1)

年轻人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了吗?

撰文 | 石雨菡

编辑 | 马 路

不久前,哈啰APP上线了严肃相亲平台“哈啰相亲” ,许多哈啰的用户收到了来自陌生小哥哥、小姐姐的暧昧问候。围绕哈啰5.5亿骑单车的注册用户,这一质朴的单车相亲局被赋予了活跃平台社交的愿望。

这是哈啰APP近年开展多元化业务的一环。共享单车经过7年迭代,急需新的性感故事。去年4月,哈啰冲刺美股,并在招股书中提出“哈啰飞轮”增长模式。其核心是以两轮车业务为驱动,奔向本地生活这一巨量市场,终极目标是扩大流量,加速变现。

#01

没有人比哈啰更相信爱情

10月份的一个晚上,单身女孩林羽手机收到一条推送:

“有3位北京市的小哥哥喜欢了你,他们和你很匹配,去认识一下吧!”

推送来自于哈啰APP。林羽此前从未注册过交友软件,但作为一个城市上班族,每天上下班都会使用到哈啰单车代步。对于一个共享单车平台上线恋爱相亲功能,她颇感到诧异。带着好奇,林羽按照提示在哈啰APP内的“哈啰相亲”小程序上传了真人照片,并完成了注册。

一天之后,林羽收到了不少“喜欢”,经过一系列开盲盒式的筛选过后,林羽选择了一位男士,并发过去两个字:

哈啰。

此后几天,林羽与这位男士一直保持联系,同在北京打工,俩人有不少共同话题。

就在言语之间逐渐走向暧昧、关系即将更进一步时,林羽选择将这段感情扼杀,再也没有打开两人的聊天框。

林羽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地铁上,一对陌生男女一见钟情。一路上两人交谈甚欢,却在分别时都没有主动索要联系方式。相忘于江湖之时,双方心中共同的潜台词是:我将来的“the one”不会坐地铁上下班。

同样,林羽心中的白马王子也不会靠共享单车通勤。

2005年,英国知名女歌手凯蒂·玛露发行单曲《Nine Million Bicycles》,不久之后便夺下英国官方单曲榜单前五。收录该单曲的专辑更是在英国官方专辑榜登上首位。歌词开头是:

北京城有900万辆自行车,这是事实,无法否认,正如我爱你至死不渝。

自共享单车乱战偃旗息鼓至今七年,各公司在北京投放的自行车数量峰值超过200万辆,共同衬托起打工人通勤中的风雨辛酸。北京自行车总数是否如歌中所唱达到900万辆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自行车与爱情并没有太多关系。

对于青年男女而言,无论自身条件如何,对伴侣的想象总是高富帅、白富美。而哈啰的用户,至少可以将其排除在“富”之外。

从“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爱情宣言,到丈母娘要求必须“有房有车”的信条,无一不在刺痛靠共享单车出行的男女。

在相亲市场,平台方乐于将相亲活动的准入门槛拔高,例如“985相亲局”、“豪车俱乐部相亲局”等。男女双方需要验资产、验学历,带着体检报告来相亲。条件越是苛刻,吸引到的关注就越多。你或许要质疑这样的爱情太过物质,人家只会回应你四个字——门当户对。

而对于哈啰相亲而言,无疑在降低这道门槛,甚至设置了上限,自动淘汰了大部分有车一族。

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谁比哈啰更相信爱情。

或许哈啰怀着一颗为年轻工薪阶级打造一个更为纯净、不被物质裹挟的婚恋平台的初心,但一个疑问是,这样的产品理念对于当下浮躁的人心,是否过于超前了?

#02

单车上的爱情没那么单纯

哈啰正式宣布上线“脱单”功能是在今年8月,平台名称为“哈啰想见你”。

在此之前,哈啰陆续邀请单身男女,参与飞盘、露营等线下活动为新业务预热。功能上线之际,小程序首页还打出“已有4289人成功脱单”的标语。

目前观察来看,哈啰的脱单交友功暂时能没有明显的增值服务,完成每日签到、新手任务、每日任务等用户便可获得一定的“青豆”,用户可以花费青豆选择“超级喜欢”的交友对象,提高“配对率”。

不过免费交友大概率是暂时的,在小程序的用户协议中,哈啰明确提到了付费功能的相关条款,包括但不限于会员付费等增值形式,未来也会上线青豆充值。在起量的获客阶段,大家可以短暂获得免费的爱情。

作为共享出行APP,“脱单”功能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铺量宣传,但也没藏着掖着。在微博上,部分用户就称明明没有注册该功能,却不断收到相关推送。在这些声音中,有感到新奇的,也有不留情面吐槽的,直言被哈啰的推送“骚扰”到。

哈罗单车找合伙人靠谱吗(没有人比哈啰更懂爱情)(2)

▲ 图|微博截屏

从用户角度上看,哈啰搞爱情,确实有些违和,但从市场角度出发,哈啰新业务瞄向的是“婚恋 陌生交友”这块还可以溜缝儿的大蛋糕。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72.0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2022市场规模将稳定增长到80.5亿元。

当下的纯婚恋交友类平台,以30岁以上的用户为主,用户年龄层次偏高,Z世代更偏好陌生人社交。同时,寻找同好是更年轻一代的社交需求,由此也衍生出兴趣社交、语音社交、视频社交、特定人群社交等多元社交场景。

不仅是哈啰,各大互联网公司致力于打造婚恋交友的多元场景,希望在荷尔蒙经济中分得一杯羹。

据相关报道,从2019年至今,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网易、小米等企业总共推出了几十款陌生人社交App,分别涵盖了视频、语音、职场、匿名、相亲等多个细分赛道。

以秀场直播起家的映客为例,在直播业务承压后,通过社交产品的精细化运营,打造对缘、积目等婚恋 陌生人交友的APP矩阵,甚至以此成功完成平台业务转型。根据映宇宙2021年财报显示,社交产品收入57.26亿,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直播产品达63%,成为收入的主增量。

回到哈啰,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哈啰APP季均日活破千万,流量增长还未见顶。哈啰当下试验陌生人交友场景,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哈啰持续流量拉新和巩固存量正向逻辑。

不过,陌生人交友虽然是时下年轻人的社交趋势,但也问题频频。比如信息不透明、用户低质等问题饱受用户诟病;杀猪盘等网络诈骗、未成年人乱入,也让陌生人交友具备天然的“暴雷”体质。

虽然打出“正规”“专业”等口号,哈啰“脱单”从用户注册、筛选到推荐等运营模式仍然粗糙,并未建立健全完善的用户保护机制。

#03

两轮不够用,轮子得飞起来

自ofo、摩拜接连在共享单车市场倒塌后,仅剩美团单车、哈啰单车、滴滴青桔三家瓜分市场,其中也只有哈啰以独立品牌运营。共享单车耗损大、毛利率低是不争的事实,哈啰难以支撑持续烧钱的单线任务,近年开启斜杠模式。

去年4月,哈啰正式提交招股书,谋求在美股上市。

在招股书中,哈啰将自己定义为“中国领先的本地服务平台”,并首次提出“哈啰飞轮”增长模式——即以两轮的共享单车和电动车为驱动,从而带动打车、顺风车和本地生活业务的发展。

本地生活业务一直是哈啰对资本市场许诺的美好未来,也寄予了哈啰摆脱烧钱困境、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厚望。

2020年初开始,哈啰举力进军线上和线下社区团购,剑指美团。不过,社区团购一度暂停又重启,最终没能激起太大水花;“吃喝玩乐”功能在APP内进进出出,当下仅剩“特惠美食”这一美食团购入口。

虽然亮眼的业务不多,但依旧不能阻止哈啰在业务边界的探索。

今年4月,哈啰完成第三次品牌升级,继抛弃“单车”后,这次又甩掉了“出行”,单以“哈啰”裸装上阵。哈啰官微还和天猫国际、海澜之家、方太、钉钉来了一波品牌联动。海报中写道:希望大家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也能摸鱼刷哈啰APP。

目前哈啰APP内的生活区包括特卖商城、酒店民宿、特惠加油等19项业务。今年8月,哈啰APP上线“恋爱”功能,后改名为“脱单”;同月哈啰上线“哈啰萌宠”,打造爱宠人士社交圈,提供宠物配种、托运、领养、寄养等服务;10月,哈啰围绕萌宠“哈哈”IP,上线“哈哈SHOP”,推出手办、背包等产品,其中还包括199元的共享单车模型。

哈罗单车找合伙人靠谱吗(没有人比哈啰更懂爱情)(3)

▲ 图|哈啰APP的生活服务

今年9月底,哈啰针对国庆假期推出“哈啰假日狂欢节”活动,这是哈啰成立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促销,两轮出行、四轮出行及小哈换电、租车、酒店等在内的平台服务均参与其中。

在官方公众号的评论中,运营贴心地为用户规划了怎么带着哈啰过国庆,力图证明哈啰能够满足用户一切吃穿住行的要求。

活动的结果哈啰很满意,在后续的战报中哈啰宣布,在狂欢节带动下,APP日活突破1500万和GTV超2亿创历史新高,同时新业务实现前9个月在集团整体业务中的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共享单车的全新突破。不少人认为这是哈啰跻身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第一梯队的里程碑。

不过,基于假日、促销活动这样周期性影响因素拉动,哈啰本地生活这一新增长线是否可持续,是否覆盖两轮车研发、耗损成本,目前尚未可知。

骑单车的年轻人究竟有多少消费潜力,哈啰还需要用大量时间来验证。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