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完整版答案(系统工程-第三章)

第三章-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及定律

第一节 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

一、 系统输入与输出间动态平衡的保持与打破不断变化的规律 输入与输出之间动态平衡的保持与打破是系统内部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打破旧有的动态平衡是系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在旧有的动态平衡打破之后,及时地在更高的水平上建立新的动态平衡,并且在目的未改变之前尽力使系统的状态在允许的变动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则是系统的发展得到巩固的必要保证。

二、、连锁反应规律

(一)系统内的连锁反应

蝴蝶效应: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蹄铁效应:断一枚钉子一掉一只蹄铁-折-匹战马一摔死- 位将军→吃一场败仗一亡一个国家

对形成的结果,要看关键因素影响,也要看次要因素影响

连锁反应的路线往往呈树枝状或网络状。

连锁反应不但在系统内存在,在系统之间也普遍存在。

(二)系统抑制连锁反应的能力1.系统内各子系统输入端的存储能力2.系统内各子系统变换比的伸缩范围和调节能力

3.系统修复局部故障的能力

4.系统的冗余水平系统的冗余性是指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手段来完成同一功能。

(三)连锁反应的作用和控制连锁反应在逻辑上对应的是因果系列。

三、反馈规律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影响原因。

(互为因果关系)

系统工程完整版答案(系统工程-第三章)(1)

(一)反馈及其正、负原因产生结果,结果更加强化原因,这种反馈叫正反馈。

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却抑制原因,这种反馈叫负反馈。

(二)反馈的作用

1.正反馈的作用( 1 )用来放大某一种作用或某一种效应。(2 )使有直接关联的系统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2. 负反馈的作用

(1)用来保持系统行为的稳定(系统控制)(制定标准一-考察绩效,发现偏差-一纠正偏差)

系统工程完整版答案(系统工程-第三章)(2)

(2 )使系统的行为趋向于一个目标

(3 )使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上的各个生物种群保持相对的稳定。

四、局部薄弱环节限制总体功能的规律

(一)局部薄弱环节对总体功能的限制作用

木桶理论; 瓶颈效应(二)形成系统薄弱环节的原因 1.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限制。

2.缺乏对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

3.系统的结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过时、落后、老化。

(三)克服局部薄弱环节的方法和途径

1.发展生产和改变自然条件;

2在发展系统时,加强全面规划和总体设计;

3.更新过时和落后的部件或设备。

五、等效优效代换规律

等效优效代换可使系统更好地保持着稳定,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1系统内的等效代换规律

2系统内的有效代换规律

第二节系统基本定律

一、贝塔朗菲定律 贝塔朗菲定律:系统的属性总是多于组成它的各个要素在孤立状态时的属性之和。系统对可累加或不可累加的某一具体属性的数量既可起放大作用,也可起缩小作用,或者既不放大也不缩小,其作用方式取决于这一属性的本质、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内协同作用的强弱。系统内功能专业化和协作的意义

二、五率最高定律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的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有序结构比较复杂的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就分化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分工承担整个系统的功能。

(一)系统内分工可采取的一些基本方式1.专一和综合。这种方式解决的是每个子系统专业化程度问题。

2.大型和小型。这种方式解决的是每个子系统的规模问题。

3.固定和流动。这种方式解决的是每个子系统的动静问题。

4.集中和分散。这种方式解决的是每个子系统的位置问题

5.联合和独立。 这种方式解决的是每个子系统的地位问题。

(二)五率最高定律

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方式不是各个子系统在彼此孤立的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整个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受系统的目的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服从以下规律:在保证实现环境允许系统达到的功能(目的)的前提下,使整个系统对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用率最高。

因此,在综合运用分工和协作的基本方式时,一定要和系统的目的、环境条件结合起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方式,从而达到五率最高的要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