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赞咏春高手(除了叶问和李小龙)

在中国南派武术中,咏春拳的发展最为迅猛。特别是在《李小龙传奇》《叶问》等武侠电影上映后,更是让咏春拳家喻户晓,一时成为武学爱好者的习武首选,咏春拳的弟子更是遍布海内外。其实,除了叶问和李小龙,还有一个让咏春拳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就是梁赞,他被称为“咏春拳王”,可惜我们对他不是太熟悉。那么,梁赞是个怎样的人,他究竟有多厉害呢?

梁赞咏春高手(除了叶问和李小龙)(1)

梁赞生于道光六年,是鹤山古劳人。他的父亲是赞生堂中医馆的掌柜,靠着祖传的医术,在店中坐堂行医,是远近闻名的中医名家。

出身于中医世家的梁赞从小就聪颖,老师教他诵读的诗文,他往往读个几遍就能流利背诵。吟诗作对这些,他都能做得有模有样。因此连老师都对他多有夸赞,认为他将来必能成大器。

不过,父亲并不打算让梁赞通过读书光耀门楣,毕竟中医馆和祖传的医术都需要有人继承,认为梁赞的未来一定是做一名中医。所以父亲经常在行医的时候,带着梁赞,为的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的医术。

除了读书和跟着父亲学医,梁赞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爱好,那就是特别喜欢武术。在父亲看来,习武是个好事,毕竟当时处于乱世之中,中医馆经常要穿省过县去购买药材,如果会些武功,在路上也相对安全。所以父亲很支持他习武,并且花重金广聘名师来教他各门武功。

父亲病逝后,在中医上已经学有所成的梁赞接替了父亲的生意,继续坐堂行医。

不过梁赞并没有因为事业,就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此时的他,已经学了不少功夫。但是他知道,武术博大精深,唯有不断深造,才能达到武学的最高境界,因此他总让家人朋友帮他打听武术名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友人的介绍下,梁赞结识了黄华宝和梁二姊。

黄华宝的身份是粤剧武生,但他早年便得咏春拳传人梁桂兰的真传,练得一身好武艺。

梁二姊本在红船任职。所谓“红船”,相当于现在的救生船,主要的工作就是海上救难。梁二姊还是洪门弟子,少林至善大师的徒弟,所学的六点半棍法所向披靡。

黄华宝与梁二姊因武相识,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探讨武术奥义,武术精进的同时,两人也都是南武林界无人不知的高手。

梁赞久闻大名,后来在友人梁佳的引荐下才得以认识,礼聘黄华宝与梁二姊到佛山传技。由于他态度诚恳,再加上他不光很有武学天赋,而且还异常刻苦,因此黄梁二人都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于是把咏春拳与六点半棍法都传授给他,并对他进行了详细地指导。

待梁赞学有所成后,黄华宝与梁二姊在告别之前,这才将真实身份告诉他。原来,黄华宝是广东三合会头领之一。早在太平天国起义时,他便联合上千人与太平天国遥相呼应,在两广之间进行反抗满清的活动。随后,黄华宝希望学有所成的梁赞能在佛山开馆授徒,并从中培养人才,以扩大反抗满清的队伍。

梁赞咏春高手(除了叶问和李小龙)(2)

光绪年间,梁赞将咏春拳和六点半棍法重新进行了梳理,并开始在赞生堂收徒授拳。

很多武术派别在选徒弟方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矩,这也让很多武功成了秘不外传的儿女防身术。但一心想推广咏春拳的梁赞,并没有只把这套拳术传给亲儿女们,他反而鼓励好武之人来学习咏春拳。

在梁赞教拳的时候,有个叫陈华顺的人,每天都趴在赞生堂门外跟着偷师学艺。梁赞不以为恼,反而被他数月里风雨无阻来偷学技艺的精神打动。再加上陈华顺身高1.9米多,高大魁梧,行动十分敏捷。习武多年的梁赞凭着经验,认定他是个习武奇才,因此破格收他为徒,还亲授拳法和棍法。得到衣钵真传的陈华顺,后来果然成了一代宗师。

梁赞由于武艺高强,又常惩恶扬善,在地方上以行侠仗义而名声在外,因此人人都尊他为“佛山赞先生”。此外,他高强的武艺又引得不少武林高手来找他比武,尽管比武的次数很多,可他从无败绩,因此他在武林中影响深远,有“咏春拳王”的美称。

在梁赞习得咏春拳后,为了能博取名家之长,他曾在赞生堂门前挂了一根单头木棍,并在木棍旁侧写道:“如有人愿作友谊式交换武技及棍法,十分欢迎。倘有人将我手棍击落,赏纹银五十两,能将我打败,赏纹银一百两,若不能取胜,无任何附加条件,可以自由离去。”

然而,梁赞这根木棍挂了三年,却无人问津。原来武林各派都深知梁赞武功高强,因此谁都不愿冒险与他一搏。不过到第四年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找上门来了。

这个年轻人叫黄飞龙,是四川人。他的父亲黄锦勋是峨眉派嫡传弟子,除了一身绝技外,盘龙棍法更是笑傲江湖。黄飞龙自幼便跟父亲习武,在父亲严厉的教导下,黄飞龙不光学得了父亲的毕生绝学,而且他还四处拜师学艺,因此在他来找梁赞的时候,已经满身本领了。

其实,黄飞龙来的时候,那块写着字的长红,早已被梁赞收了起来,倒是那根单头棍还挂在门口作为招牌。但黄飞龙也有他的心思,他知道只要打败了梁赞,他就能名扬千里,同时他亦能在佛山开馆授徒,所以不管梁赞如何谦虚,他都铁了心一定要和梁梁比武。

梁赞本来也喜欢以武会友,所以在黄飞龙的坚持下,他也不再推辞,比武过程中,两人你来我往,各尽绝技,打得十分精彩。不过黄飞龙虽说一身绝技,但还是武功略逊一筹,最终他的棍被梁赞挑落在地,这一场比武才算结束。

自恃武功高强的黄飞龙在这之前,在江湖行走,尚未栽过跟头,尽管梁赞一再客气表示是切磋武艺,可是他仍面有不服,迟迟不肯离去。

梁赞一向是个不愿和人有过节的人,为了让黄飞龙心服口服,他又施展内功,将七枚山榄,钉入茶台脚下,然后执棍连演七度手法,将这七枚山榄的榄核都点得粉碎,而茶台却纹丝不动。

黄飞龙是个武术行家,他一眼就看出梁赞这几棍的厉害,他清楚这几棍若是打到人身上,外表毫无破绽,但内伤极重,根本无药可救。

这下,黄飞龙才知道自己还是太年轻,完全不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所以立刻拜倒在地,给梁赞拱手作揖,而梁赞也赶紧把他扶了起来,两人从此成了忘年交。

梁赞咏春高手(除了叶问和李小龙)(3)

和梁赞比武的人形形色色,这其中亦少不了恶霸流氓。

比如在沙坪北街口,由于是深港澳的枢纽码头,因此那里常年有流氓地痞盘踞。只要有船靠岸,他们就围上去收码头费。此外他们还强逼商铺、茶楼、饭馆等交保护费。甚至逢年过节,他们还在码头上公然收节礼。如果不给,就会遭到一顿毒打。他们又十分下作,对那些不肯交节礼的商户,在半夜往别人店门口摆死尸。总之,他们无恶不作,引得大家对他们是恨到咬牙切齿。

不堪其扰的商户们,决定找有大侠之风的梁赞替他们惩治恶势力。梁赞听说后,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和他们一起定下了计策。

到了小年那天,流氓地痞又挨家挨户收岁晚钱。结果家家都不肯交,个个都说,他们已经得到梁赞武馆的保护了,要是不服,可以找梁赞公开比武。

一分钱没收到的地痞流氓,知道回去没法交差,于是又像从前一样,想毒打商户。结果不待他们挥拳,只见从店里出来一个人,几脚就把那几个地痞流氓踢到了街上,这个人正是梁赞。

黑社会头领也是一个很会些拳脚功夫的人,他当然不甘心失去沙坪这一块地盘,所以他同意与梁赞公开比武。但他哪是梁赞的对手,不过一招,他便被掼倒在地。老百姓们见了无不高声叫好。自那以后,黑社会头领和那帮地痞流氓,再也不敢在码头上撒野了。码头商户们仰慕梁赞的武艺,于是共同出资在沙坪建立了一所“梁赞练武馆”,并由梁赞的弟子来做武师。水手、苦力、店员等都可以免费到武馆习武。

江湖上关于梁赞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而梁赞也因此威名远扬。不过,由于咏春拳入门很难,再加上梁赞对徒弟的品德非常注重,因此真正想要学得咏春拳和六点半棍法,那得经过他很长时间的考察。所以大多数人学的,都是最基本的拳法和棍法,真正得他真传的,只有他的儿子梁壁和徒弟陈华顺、陈桂等寥寥几人。

不过,陈华顺收了个好徒弟叶问,而叶问又收了个好徒弟李小龙。经过几代传人的努力,咏春拳在南派武功中,已经成了民间习武爱好者最想练习的武功之一,所以咏春拳武馆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开花,而这些武馆也满足了更多习武爱好者。

因此,人们说到咏春拳的起源时,就有了“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传于叶问,盛于梁挺”的说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