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百忆第十六集(第二十九集来啦)

《水西百忆》

第二十九集

《一块手腕垫板》

水西百忆第十六集(第二十九集来啦)(1)

由市委组织部、市融媒体中心、中共溧阳市委党校(江南铁军教育学院)、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联合打造的“沉浸式”“档案式”百集新四军抗战故事微纪录片《水西百忆》在市融媒体中心各平台陆续发布播出。中国溧阳公众号、自在溧阳APP专题板块同时推出《水西百忆》视频,与广大网友一起分享历史的精彩。让我们跟随讲述人的“讲述”走进红色记忆,一起感受可歌可泣的“铁军精神”。

第二十九集 |《一块手腕垫板》

讲述人:

中共党员

溧阳市锡剧团团长

胡星

毛泽东曾在接见蒙哥马利元帅时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这是毛主席对粟裕的最高评价。

相信大家对粟裕的大名一定不陌生,他戎马一生,骁勇善战,为革命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然而在荣耀的背后却是生与死的较量、伤与痛的折磨。

这块竹筒材质,表面光滑的手腕垫板长约12公分,是国家二级文物,如今被珍藏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内。它的使用者就是粟裕,这位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的“常胜将军”,一生中曾经历过6次负伤。今天我们将通过这块垫板,揭开粟裕大将左臂负伤的一段往事。

1933年5月,粟裕时任红11军参谋长,为占据苏区周边军事战略位置,他奉命进攻赣东重镇硝石。在激烈的战斗中,敌人近距离打来的一枪,正好击中粟裕左臂,导致左臂血管被打断,鲜血喷出一米多远,粟裕当场就昏了过去。万幸的是身边的警卫员略懂一些急救知识,迅速用绑腿把粟裕左臂上部扎紧,扯下上身衣服把伤口包扎住,这才暂时止住了血。由于作战区离后方医院很远而且又是下雨天,路又滑,到第二天才到后方医院,这时受伤的手臂已经肿得像腿一样粗了!

医生立即进行检查,才发现受伤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原来子弹是从左前臂的两根骨头中穿过去的,不仅伤着了骨头,还打断了神经。更糟糕的是,伤口已经被感染,出现了组织坏死现象,情况非常严重,医生建议必须马上截肢!在如此危急的关头,粟裕强忍剧痛,做出了一个惊天的决定:为了能继续打仗拿枪,拒绝截肢。

在粟裕的坚持下,医生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很快伤口就化脓了,需要立即开刀挤出脓血,清除坏死组织。那个时候由于药品紧缺,设备简陋,又没有麻药,怎么做手术?在这种情况下,粟裕让战士找来几根麻绳,把自己的左臂紧紧地绑在凳子上固定好,然后语气平静地对医生说:“麻绳就是麻药,请做手术吧。”就这样粟裕接受了此次手术。手术过程不用想都知道,由于没有麻药,一定是痛苦的。被疼痛支配的粟裕大汗淋漓,但他咬紧牙关坚持,没有吭一声。

这次手术后,伤口虽然没有再感染,可一直恢复不太好,后来粟裕被送往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手术队,用当时苏区最好的外科药品治疗,伤口这才慢慢恢复。胳膊虽然保住了,但始终不能剧烈活动,也提不了重物,就这样留下了残疾。

建国后,粟裕旧疾复发,但他强忍着病痛坚持写回忆录,每到疼痛时,他就垫着这块垫板,坚持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91年5月9日,粟裕夫人楚青将它捐赠给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这块手腕垫板是粟裕大将为国奉献高尚品格的见证,更是刚毅不屈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革命的光辉将会一直照耀后辈们的人生。

融自 | 中国溧阳

小栗 | 许文乐

水西百忆第十六集(第二十九集来啦)(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