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周围血管病(周围血管病辩证治疗)

【安逸医生】小说中多次提到周围血管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在第十七章小清出院中提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样鉴别周围血管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样鉴别周围血管病(周围血管病辩证治疗)

怎样鉴别周围血管病

【安逸医生】

小说中多次提到周围血管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在第十七章小清出院中提到:

“今天我才彻底明白了,原来这三个病,真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在中医治疗上又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刘医生又问。

“是啊,以前我们提过这三个病都属于中医“脉痹,脱疽”范畴,治疗上就要辩证施治了。”

【辨证论治】

1、阴寒型:

症状:患肢怕冷,酸痛,间歇性跛行。患肢皮肤温度或下降,皮肤颜色正常或苍白或苍黄。大、中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舌质淡紫,脉紧。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阳和汤(熟地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黄2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当归四逆汤(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细辛3g,通草6g,大枣8枚,炙甘草6g。)

2、气滞血瘀型

症状:患肢持续性疼痛,夜间加剧,怕冷,胀痛,麻木,间歇性跛行加重。皮肤干燥欠润,可呈紫绀色,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稀少,或趾腹弹性下降。大、中动脉搏动减弱。舌质紫有瘀点或瘀斑,脉沉紧或弦。

治则: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方药:当归活血汤(当归、人参、柴胡各10g,赤芍药、甘草、红花、桂心、干姜、枳壳、桃仁泥各6g,生地黄30)或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桃仁、红花各15 克 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

3、湿热型

症状:患肢趾(指)端肿胀,皮肤潮红或紫红,如煮熟红栆,灼热疼痛,遇热痛甚,夜间痛剧。皮肤干燥、脱屑、光薄或皲裂,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稀少或脱落,小腿或足部肌肉萎缩。中小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紫苔黄腻,脉沉紧或滑。

治则: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方药:茵陈赤小豆汤加减(茵陈30克,赤小豆12克,炒薏仁24克,泽泻9克,炒苍术9克,炒黄柏9克,苦参12克,防己9克,佩兰9克,木通9克,白蔻9克,生甘草3克)或四妙勇安汤加减(金银花90g,玄参90g,当归60g,甘草30g)。

4、热毒型

症状:患趾(指)腐溃,疼痛难忍,夜间痛甚,腐溃可蔓延至小腿或小腿以上,范围渐大、渐深。皮肤干燥、脱屑、光薄或皲裂,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稀少或脱落,趾(指)腹弹性下降,萎缩。严重者可伴全身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触不清。舌质红绛见裂纹苔黄燥,脉沉紧或小数无力。

治则: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减(金银花90g,玄参90g,当归60g,甘草30g)。

5、气血两虚型

症状:疮口久不愈合,呈灰白色如镜面,无脓液或脓液少而清稀。皮肤干燥、脱屑、光薄或皲裂,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脱落,小腿或足部肌肉萎缩。中、小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出现身体消瘦而虚弱,面色或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舌边齿痕质淡嫩,脉沉细。

治则:补气养血 活血通脉

方药:顾步汤(牛膝30克 石斛30克 人参9克 黄耆30克 当归30克 金银花30克)或人参养荣汤加减(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5g,人参6g,白术10g,茯苓12g,炙甘草6g,五味子12g,远志12g,陈皮9g,黄芪10g,肉桂3g,生姜6g,大枣6g)。

【体会心得】

到我这里来治疗的周围血管病,大多是患病日久的患者,大部分都有气血虚弱的症状,或气阴两虚加血瘀型。我治疗脉管炎的经验方就是以补气养阴活血为主,选方用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辨证用药。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黄芪、党参、麦冬、玄参,当归,鸡血藤,丹参,川芎,双花,乳香,没药、甘草。

2、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黄芪、党参、麦冬、玄参,当归,鸡血藤,丹参,川芎,双花,乳香,没药、甘草、山楂、荷叶、决明子。

3、糖尿病坏疽:黄芪、党参、麦冬、玄参,当归,鸡血藤,丹参,川芎,双花,乳香,没药、甘草 山楂、荷叶、决明子、山药、葛根、生地。

【我的观点】

周围血管病还包含许多疾病,这里只选择有代表性,并且常见的疾病。但综合来看,周围血管病都和血瘀、湿阻、气血虚弱为主,所以上述的辩证治疗方法可以用在其他周围血管病的治疗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